發(fā)芽的土豆能不能吃 土豆的正確儲藏技巧減少土豆發(fā)芽幾率
土豆是人人喜愛的美食食材,既能當主食,也能當菜肴,還能當零食,很少有食品像它這樣“多面手”。然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土豆吃的方式不對,可能會給健康帶來麻煩。下面,就和360常識網(wǎng)一起來看看吧。
土豆富含優(yōu)質蛋白、維生素C和鉀
土豆有至少幾百個品種。有白皮、黃皮、紅皮、紫皮等不同土豆皮顏色,也有白色、黃色、紫色等不同顏色的土豆瓤。有大的有小的,有面的有脆的。有容易煮熟的,有很難煮熟的。從非營養(yǎng)素成分來說,有些多酚物質含量高,有些含量低。在美國膳食中,土豆貢獻了膳食多酚類物質總攝入量的25%,不可小看。
鮮土豆中含有1.5%~2.0%的蛋白質,按干重計算,大概是6%~8%,和大米接近。別看含量不算太高,但質量非常不錯。土豆的各種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和雞蛋很接近,高于各種豆類蛋白質,相當符合人體需要,所以它可以算作優(yōu)質蛋白。
雖然美國人日常吃的土豆維生素C含量看起來不太高,只有十幾毫克到二十幾毫克,不過也比蘋果、梨、桃之類要高了。
土豆還是一個超級富含鉀的食品,鉀含量達到200-400mg/100g,達到甚至超過傳說中最富含鉀的香蕉,還比香蕉便宜多了。
如果用土豆來替代部分白米飯白饅頭,能輕松多吃進去幾百毫克乃至上千毫克的鉀,順便還能有效增加膳食的維生素C、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質的攝入量。這對高血壓和中風患者,以及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患者,都是特別有好處的。
發(fā)芽的土豆有毒
土豆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一種食物,但如果是發(fā)芽變綠的土豆,你還要吃嗎?這樣的土豆到底有沒有毒呢,吃了對人體有什么危害呢,特別是愛吃土豆的朋友們,一定要注意了,趕緊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么發(fā)芽的土豆不能吃?
土豆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頂芽和葉芽很容易萌發(fā)發(fā)芽時,在出芽的部位會產(chǎn)生很多霉,經(jīng)過這些酶的作用,塊鏡中儲存的物質會被分解,誰知轉變成供氧芽生長的物質。而在這個物質轉化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種龍葵素的毒素,當這種毒素進入人體后,可能會造成我們惡心、嘔吐、頭暈、腹瀉等不適,嚴重時還可能會造成心臟和呼吸器官麻痹,甚至導致死亡。
所以,都說發(fā)芽的土豆不能吃。
到底能不能吃,其實具體還要看發(fā)芽的程度:
如果只是發(fā)了一點芽,理論上是可以吃的,但需要注意把發(fā)芽的部分和泛青的表皮去掉,當然可能處理起來比較麻煩,會耗費多一些的時間,也會損失掉土豆很多的部分,而且如果沒有處理好,很可能保留一些有毒部分,可能會造成中毒風險。
但如果土豆表面發(fā)生了霉變或發(fā)青的狀況,或者土豆長出很長的芽,就應該毫不猶豫的扔掉。因為這樣的土豆即使挖掉發(fā)芽和發(fā)青的部分,吃了雖然不會中毒,但土豆中所含的營養(yǎng)已經(jīng)所剩無幾了,而且口感會很差。
其實,對于已經(jīng)發(fā)芽的土豆,最穩(wěn)妥的做法就是不要吃。
土豆儲藏技巧
1、忌暴曬:土豆洗涼,所以忌暴曬,如果將土豆暴曬,會導致土豆變質霉爛或土豆皮變綠,不能食用。應該將土豆放在陰涼通風處晾曬,或者把土豆裝在通氣的袋子中,放在干燥處保存。
2、忌潮濕:土豆是蔬菜,如果濕氣過大,通風不良的話,會發(fā)生霉變,所以應該放在干燥有通風的地方。
3、忌高溫:如果溫度過高,會導致土豆更快的生涯或福了,溫度過低,土豆也容易凍傷,所以放土豆時要放在清涼的地方,儲藏前也要把病、爛、受傷以及受潮的土豆挑出來,以防傳染其他土豆。
土豆品種
按同樣的烹調(diào)方法,有的品種的土豆GI低到53,有的高到104。一般來說,口感脆硬的土豆比較低,口感軟面的土豆比較高。
洋快餐里做土豆泥、炸薯條等食物時,用的都是高血糖指數(shù)土豆品種,所以不利于血糖控制。其次,如果土豆煮到軟爛,烤到特別面,都比剛烹到熟就立刻吃掉血糖指數(shù)要高。
烹調(diào)方法
從烹調(diào)方法來說,煎炸土豆升血糖速度比較慢(但長胖力量卻巨大),蒸煮燉土豆升血糖速度比較快。這是因為油脂會讓淀粉形成“淀粉-脂肪復合物”,它不容易糊化,也不容易消化。燉得越軟爛,打成土豆泥,好消化了升血糖速度就會變快。
總體而言,同一品種土豆烹調(diào)后血糖指數(shù)排序是這樣:土豆泥>煮土豆>烤箱烤土豆>微波烹調(diào)土豆>炸薯條。
食用溫度
從溫度來說,剛出鍋的熱土豆升血糖快,在室溫下放了一陣子變涼的土豆升血糖慢。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烤箱烤的土豆,趁熱吃時,GI值為95;而涼后再吃,GI值降低到73;即便是土豆泥,趁熱吃時是106,涼后再吃就變成了81。
其實別的主食也是一樣的。因為變涼了之后,淀粉會進入一個“回生”過程,淀粉分子之間靠近,消化酶工作起來就會稍微麻煩一點。所以,胃不好的人還是要吃熱飯熱湯的,而胃特別好、血糖上升特別快的人,不妨吃稍微放涼一點的淀粉類食物。
配料和吃法
從配料和吃法來說,添加蛋白質、油脂和醋,都會降低土豆的血糖反應。
蒸、煮、烤都不會使淀粉含量下降,但是中國式的炒土豆絲會減少淀粉的數(shù)量。炒出來的土豆絲是脆的,還帶很多油,血糖反應是比較低的。這本來是很多人滿意的事情,但在水中反復浸泡涮洗的同時也會損失大量的維生素C、鉀和抗氧化物質。要不要這么吃,自己看著辦吧。
對需要減肥和控三高的人來說,最要緊的是,要用土豆來替代白米白面,而不是一盆豬肉燉小土豆、一盤炒土豆絲,再加一碗白米飯。
用土豆來替代米飯饅頭,按同樣淀粉攝入量,血糖負荷是下降的,飽腹感是上升的。如果用它當菜,配米飯饅頭吃,那就使血糖負荷大幅度上升啦。
土豆蒸著吃最營養(yǎng)
土豆在我們餐桌上的出鏡率很高,幾乎適用于所有常見的烹飪方式,比如蒸、煮、燉、炸、炒、拌等。在所有烹調(diào)方法中,最推薦蒸。
土豆營養(yǎng)價值較高,富含鉀元素,含量堪比香蕉;維生素C也比較豐富,能與番茄相媲美;富含國人容易缺乏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含量也比大米高;還含有膳食纖維和多酚類物質。蒸土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上述營養(yǎng),還能留住其天然的清香。在不放油鹽的時候,蒸土豆的熱量較低,淀粉含量不如米飯饅頭高。根據(jù)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研究,蒸土豆的飽腹感是白面包的3.23倍。蒸土豆時,建議大家要帶皮,能防止水分和營養(yǎng)的流失。如果擔心這種做法口感較差,可以加點椒鹽吃,味道鮮美,或者把蒸熟的土豆切成小碎粒,盛在飯碗里,然后一口土豆一口菜正常吃。
吃土豆要避免3個錯誤
錯誤1.用土豆替代蔬菜。
如果用土豆替代其他蔬菜,必然會增加膳食的總能量攝入,同時提升膳食整體的血糖負荷。比如說,一碗米飯+一碗炒青菜,和一碗米飯+一碗炒土豆絲,在炒菜油相同的情況下,肯定是后者熱量高,血糖反應也高。
錯誤2.用土豆替代全谷物。
用土豆替代燕麥片、糙米、雜豆等全谷雜糧類食物當主食,也會提升膳食的血糖負荷。研究證實,如果用一份土豆代替全谷物,則2型糖尿病的相對風險上升30%。替代白饅頭白面包就沒有這個風險。
錯誤3.攝入油炸薯條。
土豆經(jīng)高溫油炸后,原料會吸收大量的烹調(diào)油,導致脂肪含量大幅升高,極易造成人們脂肪攝入過多,增加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總而言之,吃過量的土豆食品,會產(chǎn)生較高的血糖負荷,高血糖飲食又會引起餐后高血糖癥,與內(nèi)皮功能紊亂、氧化應激和炎癥這些引起高血壓、心臟病的重要潛在機制相關。此外,過量的土豆增加了飲食攝入的總熱量,導致體重增長,而研究確認超重和肥胖會促進糖尿病和高血壓。
吃土豆的六個妙招
把土豆當飯吃,不要替代蔬菜。
根據(jù)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居民每日攝入谷薯類250~400克,其中包括土豆在內(nèi)的薯類平均每日攝入50~100克。它是當主食來吃的,不算在每天300~500克的蔬菜中。如果想享用土豆燒牛肉,土豆是在菜肴里面的,那也沒關系,但吃了土豆,就要相應扣減米飯。
只用土豆替代白米白面,不用它替代全谷雜糧。
土豆作為主食吃時,替代相應的米飯饅頭,不僅不會快速升高血糖,還會增加膳食中鉀的攝入。即便是比較面的土豆,升糖指數(shù)也超不過白饅頭白面包和大米粥,所以不用太擔心。
選比較脆口的土豆品種。
土豆品種差異對升糖指數(shù)值的影響極大。日常生活中,沒有辦法像實驗室研究一樣精確測定土豆的血糖負荷值到底有多高,但憑口感判斷也大致不差:選購土豆時,選擇脆性相對較大,不那么面軟,烹調(diào)起來不那么容易軟爛的土豆,升糖指數(shù)也會低一些。
烹調(diào)時少加油。
傳統(tǒng)的土豆烹調(diào),都是配以高油高鹽,比如大家常吃的土豆燉牛腩、大盤雞等。這樣的土豆菜肴不僅會增加膳食總脂肪量,總熱量也隨之升高。烹調(diào)時少加點油,發(fā)胖的風險就不那么高了。
稍微涼點兒再吃。
與土豆熱食相比,在8℃放置24小時后升糖指數(shù)降低26%,冷卻導致快消化淀粉轉變?yōu)槁矸?,抗性淀粉含量顯著增加。其他研究也發(fā)現(xiàn)經(jīng)冷藏后的土豆升糖指數(shù)能降低約25%。
吃土豆配點醋。
類似醋酸的添加物,是通過降低胃排空的速度來降低血糖反應,延緩了健康人攝入土豆后的餐后血糖和胰島素上升速度。中國人愛吃醋溜土豆絲、酸辣土豆絲,既能保護維生素C,又能保持脆口,只要少放點油,再相應少吃點米飯饅頭,就是一種降低血糖反應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