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打滾是老北京傳統(tǒng)小吃之一,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
驢打滾的做法-驢打滾的營養(yǎng)價值
驢打滾的簡介
驢打滾是老北京傳統(tǒng)小吃之一,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
“驢打滾”的原料有大黃米面、黃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它的制作分為制坯、和餡、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驢打滾”外層粘滿豆面,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別具風味,是老少皆宜的傳統(tǒng)風味小吃。
豆面卷子,北京稱驢打滾,是滿洲以及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滿洲地區(qū)一般叫豆面卷子),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源于滿洲,緣起于承德,盛行于北京。由于清朝的八旗子弟愛吃粘食,“驢打滾”很快就傳到了北京,成為北京的一種風味小吃。
驢打滾的做法
驢打滾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后,軋成粉面。制作時將蒸熟發(fā)黃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搟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卷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材料準備:江米粉、紅豆沙、黃豆面
制作步驟:
1、把江米粉倒到一個小盆里(量根據吃的人數定,人多的話就多一點,要是有小饞貓在的話,也要多一點),用溫水和成面團,拿一個空盤子,在盤底抹一層香油,這樣蒸完的面不會粘盤子。將面放在盤中,上鍋蒸,大概20分鐘左右,前5~10分鐘大火,后面改小火。
2、在蒸面的時候炒黃豆面,直接把黃豆面倒到鍋中翻炒,炒成金黃色,并有一點點糊味(注:有糊味不等于炒成黑色!)大概炒五分鐘左右,出鍋。
3、把紅豆沙倒出來,放半小碗水,攪拌均勻,待用。
4、待面蒸好(要攤在盤子中,且要蒸熟),拿出,在案板上灑一層黃豆面,把江米面放在上面搟成一個大片,將紅豆沙均勻抹在上面(最邊上要留一段不要抹),然后從頭卷成卷,再在最外層多撒點黃豆面。
5、用刀切成小段(切粘面的時候在刀上沾上清水,就不會粘刀了),在每個小段上再糊一層黃豆面,然后放在盤子里,這樣,一盤好吃的驢打滾就出鍋。
驢打滾的營養(yǎng)價值
富含銅,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yǎng)素,對于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tǒng),頭發(fā)、皮膚和骨骼組織以及腦子和肝、心等內臟的發(fā)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
富含鈉,調節(jié)滲透壓,維持酸堿平衡。
富含碳水化合物,是構成機體的重要物質,儲存和提供熱能,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調節(jié)脂肪代謝,提供膳食纖維,節(jié)約蛋白質,解毒,增強腸道功能。
適宜人群:適宜出現頭暈、乏力、易倦、耳鳴、眼花,皮膚黏膜及指甲等顏色蒼白,體力活動后感覺氣促、骨質疏松、心悸癥狀的人群。
適宜高溫、重體力勞動、經常出汗的人。
食療:
1、提高免疫力:銅等礦物質形式與免疫機能有關的酵素。
2、補充能量:含碳水化合物,能迅速為身體提供能量。
3、安神除煩:碳水化合物可以補充大腦消耗的葡萄糖,緩解腦部葡萄糖供養(yǎng)不足而出現的疲憊、易怒、頭暈、失眠、夜間出汗、注意力渙散、健忘、極度口渴、沮喪、化紊亂,甚至出現幻覺。
4、消食: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于治療飲食積滯證。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redwood-b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