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肉火燒是流行于華北地區(qū)的著名小吃,起源于河北省保定市。,廣泛流傳于冀中平原,其中以保定北部徐水縣的漕河地區(qū)歷史最為悠久。即把熟驢肉夾到火燒里食用,火燒口感酥脆,驢肉肥而不膩,回味醇厚。另外在河北省河間市有類似的小吃叫做火燒驢肉,口味和做法和驢肉火燒有較大的不同,也很有名。
驢肉火燒源自保定徐水縣漕河鎮(zhèn),現(xiàn)在遍布燕趙大地,“天上龍肉,地上驢肉”。
驢肉火燒起源于明初。朱棣起兵到保定府徐水縣漕河,將士們饑腸轆轆。士兵出了個主意,要他效仿古人殺馬吃。其實所謂“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馬肉纖維比較粗,不是特別好吃。但是饑不擇食,就把馬肉煮熟了夾著當?shù)刈龅幕馃粤。哪知味道還很不錯。于是后來當?shù)乩习傩找查_始殺馬做“馬肉火燒”,而且馬肉火燒因為曾經(jīng)被皇上吃過而聲名大振。但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因為軍隊的需要,馬成了戰(zhàn)略物資,當然就不能由著老百姓做火燒吃了。于是就出現(xiàn)了替代品——驢肉。驢肉纖維比馬肉細膩,而且純瘦不肥,自古就是下肴的佳品。而且保定一帶,屬于冀中平原,水草肥美,最適合養(yǎng)驢。河北地區(qū)的驢有兩種,一種是沿海一帶的渤海驢,一種是山區(qū)和平原的太行驢。保定的驢一般都是太行驢,而另外一種驢肉火燒——河間的驢肉火燒則是渤海驢。相比來說,太行驢比渤海驢好吃一些。于是在種種際會之下,驢肉火燒就誕生了。
保定驢肉火燒與河間驢肉火燒的區(qū)別
河北滄州河間地區(qū)也有一種類似的小吃,名叫火燒驢肉或大火燒。這種食品和保定的驢肉火燒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不論做法、外觀以及口味都有巨大的不同,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火燒:從外形來講,保定的火燒是圓形的,河間火燒是長方形的。兩地火燒外形的差異緣于做法不同,保定的火燒是面上抹油后揉成小圓球像小饅頭一樣,用一圓木一壓再烙,此圓木中間略細,上面手握的一頭略小,下邊壓面的一頭略大,好像一枚大個木頭公章,用它一壓一晃,所以火燒是圓的;河間的火燒是面上抹油后抻成長方形片兒,然后左右向中間對折兩次,用面杖搟薄再烙,所以是方的。
2、驢肉:驢肉的區(qū)別是這兩種食品的最大區(qū)別,同時也是本質的區(qū)別。首先,從原料上來說,保定驢肉火燒選用的是太行驢,河間的火燒驢肉選用的是渤海驢,相比而言,太行驢要比渤海驢更細嫩些;其次,從做法上講,保定的驢肉為鹵制,河間的驢肉為醬制,這一點決定了兩種食品口味上的巨大差異;最后,在將驢肉夾進火燒的時候,保定的驢肉是熱騰騰的,帶有老湯鹵汁的淳厚,且一般不會在火燒里面夾上蔬菜等一些輔料,以免淡化驢肉特有的鮮美。而河間的驢肉因為是醬制,所以在加進火燒的時候是涼的,就像我們吃醬牛肉的時候一般都吃涼的一樣。
驢肉火燒的營養(yǎng)成分
驢肉的營養(yǎng)極為豐富,每100克驢肉含蛋白質27克,其蛋白質含量比牛肉豬肉都高,而脂肪的含量很低,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驢肉還含有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驢肉中特有的氮浸出物,這些物質不僅能增進食欲,而且能增加肉的香味和味道。據(jù)本草綱目記載,驢肉性溫,具有補氣養(yǎng)血、益精壯陽、滋陰補腎、利肺作用,尤其是對止煩、安神清腦有獨到效果,用驢骨熬湯可“治多年消渴(即糖尿。。功效非凡的阿膠制品,就是用驢皮熬制而成的,具有很好的補血補氣功效,對女性養(yǎng)顏護膚更有特效。驢鞭更是《本草綱目》、《四川中藥志》、《吉林中草藥》等藥典公認的補腎保健上品。具有滋陰補腎、生精提神的作用,其功效僅次于鹿鞭,被譽為“男人餐桌上的偉哥”中青年朋友最喜愛此菜。驢臉、驢皮、阿膠具有補血益氣,護膚養(yǎng)顏的功效,最適合于女士美容養(yǎng)顏。成就美女的三件寶:木瓜豐胸、木耳減肥、驢肉養(yǎng)顏。數(shù)驢肉功效最佳。心、肝、腰、肉、肚、腸、耳、尾、口條、蹄筋、骨髓均口味清香、脆而柔嫩,可健脾胃、補肝腎、固精填髓、補血益氣,護膚養(yǎng)顏。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m.redwood-b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