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晃錯之死 揭秘棄車保帥的一段漢室史實!

2017-05-16 13:19:1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漢朝主父偃主張“推恩令”,以把封地分封給諸侯子弟來分散諸侯王的權(quán)利,從而達到中央集權(quán)地方分權(quán)的目的,其實這個“推恩令”,在主父偃這

漢朝主父偃主張“推恩令”,以把封地分封給諸侯子弟來分散諸侯王的權(quán)利,從而達到中央集權(quán)地方分權(quán)的目的,其實這個“推恩令”,在主父偃這里并不是第一次提出,漢文帝時期的賈誼,漢景帝時起的晃錯,都提出過類似的建議。賈誼主張多封幾個諸侯王來分散權(quán)利,和主父偃的推恩令相對而言都屬于比較溫和一些的做法,晃錯的做法則最簡單粗暴,削藩。也正因為如此,晃錯的結(jié)局應(yīng)該是最悲慘的,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腰斬于市。

漢文帝時期,晃錯任太子劉啟的家令?;五e此人,能言善辯,出眾的口才,再引經(jīng)據(jù)典,把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啟唬的一愣一愣的,直接把晃錯當成人生偶像了。是故,太子劉啟即位為漢景帝后,對晃錯大加提拔,寵信有加。許多提議都是君臣兩人私下咬耳朵般的悄悄話里就下了定論。國家大事不與眾臣商討,不經(jīng)九卿商議,直接兩人敲定,一時風光無限。丞相申屠嘉為人忠正刻板,曾經(jīng)有人在下朝時間去拜訪他,他也是拒之門外,言之公事公堂辦,和人無私事,其古板可見一斑,自是看不得晃錯如此不顧禮法,恰逢晃錯不顧祖制擅自鑿開廟墻只為開一道門方便行走,遂決定去漢景帝跟前說理。誰知道晃錯提前得到消息,先他一步去漢景帝跟前認罪獲免,丞相申屠嘉前來興師問罪,卻被漢景帝駁回,古板嚴肅的丞相申屠嘉自覺深受侮辱,回家后也挺想不開的,吐血后沒多久就被氣死了,晃錯的風頭一時更甚。

于是,晃錯舊事重提。以前漢文帝時期,他就曾經(jīng)提出過“削藩策”,不過那時人微言輕,也未經(jīng)采納。削藩畢竟是大事,景帝也不敢再向從前一樣兩人私下商議決定。景帝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集會討論,因皇帝寵信晃錯,無人敢提出異議,只有竇嬰不同意,不過無人支援?;五e和竇嬰從此結(jié)仇。

晃錯強行削藩,據(jù)說當時還驚動了他老家的父親,他父親不遠千里跑來問他,為何要削藩?晃錯說為了國家的穩(wěn)定,晃父傷心的說,你維護了國家穩(wěn)定,可是我晃家卻要從此滅亡了?;胃富乩霞液缶头咀詺⒘?,說與其日后被賜死不如現(xiàn)在先自殺,好歹還能好死。不得不說,后續(xù)的發(fā)展,的確沒有出乎晃父的意料。

景帝下達削藩令十多天后,深感自己權(quán)利受到威脅的諸侯不干了,吳楚等七國以誅晃錯為名聯(lián)兵反叛,是為吳楚七國之亂。景帝聽到消息后和晃錯商量怎么辦,晃錯建議讓景帝去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

恰逢竇嬰入宮,請求景帝召見袁盎。袁盎曾當過吳國丞相,于是景帝問計于袁盎。袁盎認為吳楚七國造反不足為患,并請求景帝屏退旁人,獻策說:“吳楚叛亂目的在于殺晁錯,恢復(fù)原來封地;只要斬晁錯,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國,恢復(fù)被削奪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亂,兵不血刃?!本暗勰涣季茫瑳Q定犧牲晁錯以換取諸侯退兵。于是封袁盎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裝,出使吳國。此時的晃錯,還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被君主所舍棄。

后來,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鷗聯(lián)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已經(jīng)做好打算犧牲晃錯的景帝批準了這道奏折。于是景帝派中尉到晁錯家,下詔騙晁錯上朝議事。車馬經(jīng)過長安東市,中尉停車,向晁錯宣讀詔書,腰斬晁錯,當時晁錯尚穿著朝服。

晁錯死后,校尉鄧公從前線歸來,匯報軍情,景帝詢問交涉進展。鄧公認為諸侯叛亂,誅晃錯只是借口,誅殺晁錯對內(nèi)堵塞了忠臣之口,對外卻為諸侯王報了仇,而叛亂并不會平息。景帝深以為然,拜為城陽中尉。其后景帝降詔討伐,不到三個月就取得了勝利。

而被腰斬于市的晃錯,只是成為了一個瓦解諸侯叛亂借口的工具,為緩解當時的戰(zhàn)爭贏來了一絲踹息的機會。

一心為國的晃錯,也許在死前的那一刻,都不明白自己一片忠心,為何得到的卻是腰斬于市的結(jié)局?也許有人會說漢景帝刻薄寡恩,在危急之時選擇犧牲晃錯,但是小編覺得,固然漢景帝有他做錯的地方,當時也存在許多客觀因素,晃錯本身,也有他自身的原因。不靠實干只靠能言善辯位極人臣,本已惹得眾臣不滿,晃錯還不加收斂,不懂得韜光隱晦的道理,反而是愈加我行無素,還氣死了丞相申屠嘉,和眾臣的關(guān)系更是不好。提出“削藩策”,雖是出自于一片忠心,卻沒有預(yù)見好諸侯的反應(yīng)而做出對應(yīng)之策,就貿(mào)貿(mào)然的鼓動皇帝削藩而引起七國之亂,最終自己本人也落得個身死的下場,不得不說晃錯本人也是有責任的。只是,晃錯一心為國,所作所為雖是過于魯莽草率,但卻是真心為國考慮,從國家的長遠發(fā)展出發(fā)提出“削藩策”,腰斬于市的下場,于他而言,也委實太過慘烈了一些。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