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80墓埋下不久被盜 古人為何迷信挖祖墳?

2017-03-24 17:51:2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在中國古代,事死如事人概念主導下的厚葬行為,始終是喪葬史的“主旋律”。即便在今天,人死了后還會給他隨葬點物品,而不會“裸葬”,讓逝

在中國古代,事死如事人概念主導下的厚葬行為,始終是喪葬史的“主旋律”。即便在今天,人死了后還會給他隨葬點物品,而不會“裸葬”,讓逝者一絲不掛地來,一絲不掛地走。就是送進火葬場,也不會讓尸主“空手”,而要在其手心塞點東西。

厚葬引起的社會問題是很多的,其中比較明顯的就是盜墓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中國盜墓史上有一個規(guī)律,就是一波厚葬風之后,便有一波盜墓高潮。秦漢把中國古代厚葬觀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帝王甚至把一國財政的三分之一用來隨葬的。到了漢末,便出現(xiàn)了中國古代盜墓史第一波盜墓高潮,此波一直持續(xù)到了南北朝。

實際上,以西漢時盜墓便已很兇了,當時官方允許民間私人鑄錢,那么鑄錢的原材料——銅,從哪里人?除了冶煉,便是盜墓。先秦時代貴族墓中的主要隨葬品青銅器、兵器,便成了很好的發(fā)掘?qū)ο螅耖g盜挖古墓成風,好多在今天價值連城的精美青銅器,都是在西漢時被化成了鑄錢的銅水。鑄錢幣如今天玩收藏一樣,把盜墓推向了縱深。

到了三國,凡是有的點權利的,幾乎都不會放過從死人棺材里撈錢的機會。

三國起群雄并起,竊國者多,有竊國之心者就更多了,他們在伺機竊國的同時,還想著盜墓。這一時期的名人,如董卓、曹操、孫權等人,都曾有盜墓劣跡(詳見本書其它章節(jié))記錄在案。

特別是董卓,把洛陽、長安一帶的皇陵名冢,幾乎全挖了個遍。到了后來的十六國時期,如過江之鯽般爭當皇帝的小國君主們,也熱衷于盜墓,當時盜墓比現(xiàn)在各地搞“開發(fā)區(qū)”還盛行,還熱。

這一波盜墓高潮帶來的破壞和損失,是無法估計。盜墓不像考古發(fā)掘,要挖探方,保護文化層結構,盡量不破壞原貌,提取出最大化的歷史、文化信息。盜墓賊才不會談這些呢,他們是給考古發(fā)掘搗蛋的,只講能否盜出寶物來,才不會顧及文物保護呢。

而且,從已考古發(fā)掘古墓的被盜情況來看,有80-90%都是早期被盜,埋葬時間并不久。除了盜墓尋寶,堪輿在三國時的流行,也為時人提供了一出有效的損人“陰招”:挖墳掘墳,也就是俗話說的“挖祖墳”。此“陰招”以壞人風水,辱人門風為目的,對皇家而言,就是破龍脈,散王氣,打擊有仇者或政治對手。

三國時期魏國便出過一位著名術士、易學大師管輅。此人擅長占卜,在堪輿和相墓上也有絕活,在中國風水史上,此人的貢獻和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管輅對三國魏時名將毋丘儉墓的斷論,是中國古代風水寶地卜擇的指南。

據(jù)《葬書》,“輅隨軍而行,過毋丘儉(毋丘興)墓下,倚樹哀吟,精神不樂,人問其故,輅曰:‘林木雖茂,無形可久;碑誄雖美,無后可守。玄武藏頭,蒼龍無足,白虎銜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備,法當滅族。不過二載,其應至矣?!边@玄武、蒼龍、白虎、朱雀,即風水的“四靈”,是后世風水中,“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標準中的最早說法。

據(jù)《三國志·魏書·方技傳》(卷二十九),時有叫郭恩的兄弟三人,忽然腿全瘸了,請管輅占卜一下是怎么一回事情。管輅卦象一成,發(fā)現(xiàn)是郭姓家族墓地有女鬼作怪,這女鬼是冤死的。管輅算得很準,原來是郭恩貪圖她幾升米,把她推下井弄死了。當時信都令家的婦女輪著生病,也請管輅去占卜。管輅占卜的結果是這家人的北堂屋西頭地下,埋著兩具男尸。信都令很驚訝,依言挖開,在地下果然發(fā)現(xiàn)了兩具男性尸骨,遷葬以后,家里的病人全好了。

顯然,《三國志》上所記管輅占卜的故事有迷信的成份,但從側面說明,墓地好壞會影響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說法,在當時的民間是有人相信的。墓地影響家運,基于這種考慮而發(fā)生的挖墳掘墳現(xiàn)象,在當時并不鮮見。

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安陽曹操墓”,也是早期被盜,好多能證據(jù)墓主身份的物件都讓盜走或是毀損了,甚至連“曹操”的尸體可能到讓污辱了,僅剩頭蓋骨,面部很可能是仇家或有政治目的的盜墓賊砸壞了。

這樣盜墓行為,所造成的破壞是毀滅性的。過去還有一種風水巫術,首先要破壞墓主的“陰間身份證”,能證明墓主身份的墓志、哀冊、印璽什么的,首先要砸之毀之,讓墓主無法到主管陰間事務的閻王那里報到,成為孤魂野鬼。

三國時期的皇家陵墓能幸存到今天的,恐怕已沒有幾座了,這樣的陵墓即便考古發(fā)掘到了,也難辯真?zhèn)危懿倌鼓壳熬褪沁@樣的尷尬。1970年代,曹操墓其實在河北磁縣鄴城舊地也曾發(fā)現(xiàn)了一座,同樣因為沒有有力的物件出現(xiàn),僅有一些陶器,爭議一陣后而被否定。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