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武松比李逵名氣大?李逵與宋江的關(guān)系
在水滸故事中,說到打虎英雄,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那位“三碗不過崗”,醉打吊睛白額虎的武松。但是實際上武松并不是水滸中唯一一個打死老虎的人,只是因為武松打虎的故事在百姓間廣為流傳,因此便降低了他人的存在感。
除了武松之外,水滸中還有一位打虎英雄,他就是黑旋風(fēng)李逵。而且李逵比武松更牛一些,武松只打死了一只老虎,李逵打死了五只老虎。除了一只母老虎之外,還有窩里的四只小老虎。要知道哺乳期的,母虎是最具攻擊性的,所以嚴(yán)格來說,李逵面對的情況比武松還要更艱難。
說到這里,那么問題來了,兩人同為打虎英雄,李逵比武松還要牛一些,為什么世人說起打虎英雄,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武松呢?武松為什么比李逵的名氣大呢?
首先,武松在成為打虎英雄之前,實際上在江湖上并沒有什么名氣。別看宋江第一次見武松,一口一句“江湖上多聞?wù)f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卻在這里相會,多幸,多幸!”,但這句話實際上只是一種客套話而已。
而李逵呢?因為劫持法場一事,李逵早就在江湖上名聲不小,黑旋風(fēng)的名字,只是聽到就已經(jīng)形成了一股威懾。就說那李鬼吧!自身能力不出眾,但是就是借著李逵的名聲,路上搶劫一搶一個準(zhǔn)。
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本就有聲名的李逵,自然比不上毫無名氣卻打死了老虎的武松。兩者之間,給尋常人震撼更大的也自然是武松。
其次,個人的宣傳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武松打死了一只老虎的事情,讓別人極為驚嘆,見著武松的時候總要稱贊一番。而武松本人也極為享受被人崇拜的這樣一種狀態(tài),于是后來不僅別人在幫他傳播名氣,他自己也時刻不忘將自己做的事情放在嘴邊。
他和人較量時常說,若是怎樣,景陽岡上的大蟲便是榜樣,或者在殺人之后留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無論做什么事情,他都要與打虎這件事情掛上勾,這也就使得“打虎”二字漸漸的成了他的個人標(biāo)簽。所以到了后來,眾人說起打虎英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武松。
再來說李逵,李逵當(dāng)時正是處于被官府追捕的情況。他從梁山下來,只是想要將自己的母親接上梁山去。所以根本不想要將這件事情鬧大了,畢竟鬧大了最后只會引來官府的追捕,他自己難以逃脫牢獄之災(zāi)。
所以相比武松的四處宣揚,李逵更傾向于姓埋名,不敢聲張。打了虎之后,當(dāng)?shù)匕傩諉査丈趺l,他也不敢報真姓實名,更是不敢替自己宣傳。雖然他最后還是一位這件事情吧,被人告發(fā),最終下獄。
最后,兩者間對陣的武器不一樣。武松當(dāng)時是喝醉酒的情況下,手上的武器不巧被他忘在了一邊,所以他對上老虎是赤手空拳,不借助武器,單憑自己的一股蠻力將老虎打死的。
而李逵呢?則是充分的利用了武器。他先用腰刀再用樸刀,與赤手空拳與老虎相博的武松相比,自然是差一點的。
就是以上各種原因的綜合,造成了武松和李逵同為打虎英雄,但是世人卻只記得武松一人的原因。
宋江和李逵兩人,可以說是最為相配,也最為交心的朋友和上下級。李逵對宋江極為忠心,凡是宋江的命令,李逵都不遺余力的幫他完成??v使讓他傷害一個無辜的七歲幼兒。(宋江讓李逵以知府幼子的死逼迫朱仝上梁山)
而宋江呢?也全然的相信這李逵,很多時候李逵就是宋江手中的刀,宋江想往哪兒打,李逵就攻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