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偏方大全 > 正文

胸悶氣短怎么辦 中醫(yī)四款藥膳方來緩解

2017-07-02 08:51:40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有些人只要走一會兒路就覺得喘不過起來,還有的人,只要到了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就呼吸困難,其實這些都是胸悶氣短的表現。那么胸悶氣短怎么

有些人只要走一會兒路就覺得喘不過起來,還有的人,只要到了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就呼吸困難,其實這些都是胸悶氣短的表現。那么胸悶氣短怎么辦呢,有什么中醫(yī)秘方能夠解決的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

生活中有些人總是會出現胸悶氣短的現象,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理的,幫助自己緩解胸悶氣短的癥狀。

人們在門窗密閉、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內逗留較長時間,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與別人發(fā)生口角、爭執(zhí),或處于氣壓偏低的氣候中,往往會產生胸悶、疲勞的感覺。這時候就可以試試看下面的食療方。

胸悶氣短四款中醫(yī)藥膳方

1、桑菊甘杏湯

桑葉、菊花、甘草各7克,杏仁15克,蜂蜜適量。

我們將上述幾味藥洗干凈之后和蜂蜜一起放在茶壺里面,加入適當的開水,大約泡十分鐘后當茶喝,每天一次。

2、草芪龍苓粥

炙甘草、黃芪、龍眼肉各10克,茯苓粉、大米各50克,白糖少許。將炙甘草、黃芪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加茯苓粉、大米、龍眼肉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xù)2~3療程。

可補氣安神,適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悶氣短、活動后加劇、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脈結代等。

3、冬瓜甘草湯

冬瓜200克,甘草7.5克,杏仁、桔梗各15克,蔥少許。將冬瓜去皮切塊,布包,鍋中放油適量燒熱后,下冬瓜煸炒,而后加清水,藥包同煮,待冬瓜熟后,去藥包,食鹽、味精、蔥花等調味服食,每日1次。

4、三七三子粥

三七5克,蘇子、白芥子、萊菔子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諸藥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xù)2~3療程。

可除痰化瘀,適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悶心痛、頭暈氣短、唇甲青紫、苔白膩或有瘀點、脈弦結等。

胸悶氣短兩款鍛煉方法

體質鍛煉

體育運動能調節(jié)和改善大腦的興奮與抑制過程,調整大腦功能,另外,運動能明顯改變人的情緒,堅持長期鍛煉,能增強體質、心血管功能改善,自主神經的調節(jié)功能增強,使植物神經功能恢復。

對于因心律失常、肺氣腫、哮喘、肺不張、肺梗塞、氣胸、支氣管炎、氣管炎、肺心病、氣管狹窄、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等疾病因素引發(fā)的胸悶氣短,一定要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全面的檢查,并積極的治療。

精神心理治療

即調整心態(tài)、放松精神、消除顧慮,培養(yǎng)樂觀豁達的性格,保持良好情緒,良好的情緒有利于神經系統與各器官、系統的協調統一,使機體的生理代謝處于最佳狀態(tài),從而反饋性地增強大腦細胞的活力,改善神經功能。

女性胸悶常會自覺胸部悶脹及呼吸不暢,尤其是每天的早晨起床后十分明顯。其實胸悶并不是單一的疾病體征,而更多的是多種原因導致。

胸悶氣短與性激素分泌水平大有關系。年輕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分泌旺盛,皮下脂肪增厚,脂肪組織的耗氧量比肌肉組織多,所以年輕女性會導致人體氧氣供應不足,出現胸悶氣短。

婦科疾病中與情志相關的疾病不在少數,大多由郁悶、心情不舒暢等不愉快的情緒引起。女孩子往往情感細膩,遇到不順心的事容易生悶氣,情志不舒,常常使她們感到胸悶氣短。

當然,也有一些胸悶癥狀是與其他原因相關。例如頸椎不舒服所導致的胸悶氣短現象。

經臨床驗證,頸椎病反射性引起冠狀動脈痙攣收縮,導致心肌缺血,誘發(fā)心律失常,除心前區(qū)疼痛外,還可有胸悶不適、心悸、氣促等表現。

女性胸悶正高發(fā),該如何預防

首先,要保證增強自身免疫力,預防感冒和及時防治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因為只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才能有效抗擊病毒入侵。還要多運動、注意室內通風和衛(wèi)生。

其次,女性更應該注重飲食的平衡和調理,盡量清淡飲食且盡量不吸煙,以避免接觸對氣管和支氣管有刺激作用的煙氣、毒氣等。

最后,當女性出現短暫性的胸悶氣短時,可以試試按揉內關穴。內關穴是心臟的保健要穴,能夠寧心安神,理氣止痛,屬手厥陰心包經。手掌朝上,當握拳或手掌上抬時就能看到手掌中間有兩條筋,內關穴就在這兩條筋中間,腕橫紋上兩寸。

以上為女性朋友介紹了緩解胸悶氣短的小妙方,希望給女性朋友帶來幫助!

結語:對于一些人來說,胸悶氣短是常發(fā)生的事情,尤其是在氣壓低的事情更加的多見,你不要不在意,對于老年朋友來說也是非常危險的。不過,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飲食的方法來調理和改善的哦。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