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品派VS素食派 4大養(yǎng)生方式優(yōu)劣勢大PK
近年來,由于各種原因,不少人的體質變差,所以人們就開始尋求方法來提高身體素質。對于提高身體素質的養(yǎng)生保健方法有很多,最經常用到的有四種。這四種養(yǎng)生方式,各自有什么優(yōu)劣勢呢?我們今天來幫大家解析。
一、補品派:按需服用,切忌過量
按需服用補品
臨近年底,各大商場、藥店的保健品專柜尤其熱鬧。人參、阿膠、燕窩、維生素、鈣片,以及各種名目繁多的保健品,成為很多人養(yǎng)生或饋贈親友的首選。一般情況下,老人是保健品消費的主體。
有些人希望通過服用各種補品來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認為只要是補品就對身體有益,經常服用可增強身體免疫力。不少人長期服用,甚至幾種補品同時吃;還有人患上“補品依賴癥”,如果幾天不吃,就覺得身體會生病。
點評:補品是指能夠增強人體體質、改善某種虛弱狀態(tài)的食物和藥物。一般來講,正常人不需要專門進補,如果確實出現身體易疲乏、頭暈眼花等癥狀或某種營養(yǎng)素缺乏,可服用相應補品。但進補要有針對性,并非“多多益善”。盲目進補,會損害健康。如西洋參對內熱人群最為合適,陽虛的人服用就會腹瀉。
支招:營養(yǎng)素類的補品和平時的膳食均衡有關,應到醫(yī)院做營養(yǎng)素檢查后再決定補什么。其他類補品,進補前應向中醫(yī)師咨詢,明確體質,不同程度的各種虛證,用不同的補品進補才正確。比如氣虛可食人參,血虛首選阿膠,陰虛要吃銀耳。
二、素食派:每周一兩次
每周一兩次素食
從古至今,素食的傳統(tǒng)一直在東西方廣泛流傳。 素食派認為吃清淡的素食,可減輕消化器官的負擔,預防便秘和痔瘡,排毒養(yǎng)顏,還能有效降低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的風險。但有些嚴格的狹義素食主義者,不但不碰葷腥,就連蔥姜蒜也要剔除在外。
點評:廣義的素食包括豆類、雞蛋、牛奶等,能提供足夠的優(yōu)質蛋白質,還含有其他微量元素,基本可達到膳食平衡。
適當吃素能減輕腸胃負擔,減少一些慢性病的發(fā)病幾率。但如果長期堅持狹義的素食,會導致營養(yǎng)不足,從而引起身體代謝紊亂,出現一系列疾病。
支招:對部分肥胖或高血脂人群,可通過每周一天或兩天吃素,改善身體狀況。
三、運動派:要長期堅持
要長期堅持運動
從騎車到跑步,從瑜伽到健身器械,從戶外到室內,“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成了風靡一時的流行語。熱衷于運動健身的人堅信“生命在于運動”,他們認為運動不但能增強體力和耐力,還能預防各種疾病。堅持運動的主體是青年男性,他們對運動有熱情,希望以此來維持肌肉和身材。
點評:經常運動能使機體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增強機體免疫力。人的一生都可以通過運動的方式達到健身的目的。但運動也有標準,過度運動不僅對健康無益,還會給機體帶來傷病,甚至運動性猝死。特別是年過40歲或有心臟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等家族病史者,應由醫(yī)生評估后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
支招:年輕人可多做些大強度和力量鍛煉,但半小時左右的運動量就可以;老年人則適合相對舒緩的項目,如慢跑、太極拳等。無論選擇何種運動方式,不可在鍛煉之后感到十分疲憊,甚至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選擇運動,最好能長期堅持,這樣效果更明顯。
四、理療派:身體太累時可試試
身體太累時可試試
現代人生活節(jié)奏較快,人們熱衷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給身體放個假”,于是,針灸、刮痧、足療、拔罐、溫泉等各種理療保健方式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每周泡一次溫泉,做兩次足療,一次針灸減肥,白領階層熱衷這樣的生活。
他們大多工作壓力大,身體和心理均有很強的疲憊感,希望通過理療放松身心,重新煥發(fā)活力。此外,一些慢性病患者,如頸椎病等,也會通過理療改善癥狀,減輕患部病痛。
點評:理療保健可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組織修復,因而消除致病因素。但是,對穴位、經絡等過多、過頻的刺激,會降低其靈敏程度,因此,最好只有當身體出現明顯疲憊或不適時,才去做理療保健,而且要注意控制頻次,這樣才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支招:各種理療方式有不同的特點和適應人群,做之前最好找專業(yè)人士詳細咨詢,以確定自己是否適合。比如時下很火的針灸減肥,就不如合理膳食加運動更有效;溫泉泡多了會使皮膚干燥,容易產生脫屑、發(fā)癢等癥狀,對女性來說還有可能導致婦科炎癥;心臟功能弱、氣血虛弱、有皮膚病的人則要謹慎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