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飲食 > 飲食文化 > 正文

傣族的飲食文化特點 傣族喃咪種類

2019-06-12 14:25:3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喃咪需要的原料有西紅柿、大蒜、檸檬、小米辣椒、圓白菜、四季豆、黃瓜、香菜等。喃咪是傣族語,咪的意思是攪拌或拌合。傣族的喃咪都是用多

喃咪需要的原料有西紅柿、大蒜、檸檬、小米辣椒、圓白菜、四季豆、黃瓜、香菜等。“喃咪”是傣族語,“咪”的意思是攪拌或拌合。傣族的“喃咪”都是用多種材料拌合而成的像醬一樣的糊狀食物。那么,傣族的飲食文化特點是什么?一起了解一下。

傣族的飲食文化特點 傣族喃咪種類

傣族的飲食文化特點是什么

傣族的“喃咪”也和醬一樣起佐餐、調(diào)味的作用。將“喃咪”稱為傣族的醬食,主要取《新華字典》和《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的第三個意思,即“像醬的糊料食品”。

傣族生活在亞熱帶地區(qū),受自然環(huán)境影響,喜食酸食生。“喃咪”是傣族佐餐之物,也就充分適應了這種口味特點的要求。“喃咪”的制作也都表現(xiàn)出食生、食酸的特點。

傣族的飲食文化特點 傣族喃咪種類

傣族“喃咪”主要有以下幾種

酸筍“喃咪”:竹筍剝皮清洗,擦切成絨絲,入壇用清水浸泡10天左右腌酸,然后放在鍋內(nèi)熬煮,使其變成均勻糊狀,冷卻,加蒜泥、糊辣椒粉、芫荽、食鹽調(diào)勻,可像醬一樣食用。味酸、辣、清香。

青菜花喃咪(喃咪帕):用已開花結(jié)籽的青菜,清洗后整株剁碎,長時間熬煮,濾渣,再熬煮濃縮成膏狀,加食鹽、蒜泥、辣椒粉、蕪荽拌合即成。昧酸、辣、香。

雞(土眾)喃咪:雞(土眾)是云南特產(chǎn)的野生香菌,色澤潔白,香味濃郁。雞(土眾)清洗干凈,在炭火上翻烤至熟,與大蒜、蕪荽等一起剁碎、剁茸后加食鹽拌勻即成。味鮮、香。

番茄喃咪(喃咪麻克滿):番茄經(jīng)烤或燙熟后去外皮,加鹽與青辣椒、大蒜、蕪荽混合、剁細即成。味酸、辣。

花生喃咪(喃咪托領(lǐng)):花生米入鍋以文火烤焙香脆,取出入臼春成粉,加食鹽、胡辣椒粉(或青辣椒泥)蒜泥、蕪荽加水拌勻,再入臼中春搗糊狀即成。昧香、辣。

鮮魚喃咪(喃咪巴):鮮魚在火上翻烤而熟,去鱗,撕下魚肉,剁細,和蒜、青辣椒、蕪荽、食鹽拌勻,在臼中春搗成泥狀即成。味鮮、辣、爽。

螃蟹喃咪(喃咪布):螃蟹洗凈,整只在火上翻烤成熟,去蟹殼。用蟹肉和蟹腳春成泥狀,加芫姜、蒜泥、糊辣粉、食鹽拌合調(diào)勻即成。味鮮、辣、辛、香。

傣族的飲食文化特點 傣族喃咪種類

竹蟲喃咪:竹蟲用滾水燙熟,剁成泥,配花生粉、蒜泥、蕪荽、食鹽,加適量水充分拌勻。味香、鮮、清爽。

豬肉喃咪:精瘦豬肉切成薄片,置沸水中迅速汆燙后撈出,剁成肉泥,加蒜泥、生姜粒、芫荽、糊辣椒粉、草果粉、花椒粉、胡椒粉,以適量檸檬水或番茄汁充分拌合即成。味鮮、酸、麻、辣。

牛肉喃咪:精瘦牛肉烤熟,用刀背剁成絨,剁時不斷加入食鹽、蔥、蒜、芫荽、八角粉、胡椒粉、花椒粉、草果粉拌成的調(diào)料,讓調(diào)味品深入到牛肉纖維之中。剁成后加??嗄?~2滴,再調(diào)合不斷翻剁,然后加適量水調(diào)和至均勻即成。入牛苦膽汁少許,與傣族喜吃的“牛撒別”有同樣的風味。

醬的制作重要功夫在于釀造。在精致的釀造過程中,讓主要原料豆、麥中的淀粉等物質(zhì)充分醣化,產(chǎn)生多種具有香味的酶,產(chǎn)生出濃郁的醬香味,再以經(jīng)過釀造的醬胚與不同的香料調(diào)味品配合,經(jīng)一定技術(shù)處理做成不同口味的醬食。各種不同的醬有不同的濃郁的香味,因此用少量的醬就可以為主食提味,佐餐。醬也因此常用來在不同的菜肴中充當調(diào)味品。

傣族喃咪多為現(xiàn)吃現(xiàn)配,缺少精致的釀造過程,多用生料,充分體現(xiàn)傣族口味嗜生的特點。用肉類制喃咪,過去都喜用生料,為保證食品安全,現(xiàn)都已改用熟料。喃咪都配有大量濃郁香味的配料,所以用少量的哺咪就可以對主食佐餐,起到與醬相似的作用。

傣族的飲食文化特點 傣族喃咪種類

傣族常吃的主食糯米飯、糍粑等就常用喃咪佐食。

傣族有許多蔬菜喜歡生食。常生食的蔬菜有蘿卜、魚腥草、苦瓜、黃瓜、白菜、卷心白、茴香尖、小香尖等等。蔬菜生食都要沾蘸水,或沾喃咪調(diào)味。食生為傣族飲食的大特色。喃咪為食生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為傣族特殊的生食風味生了色,增了輝。

傣族民族風味菜品和烹調(diào)方法的形成發(fā)展,是當?shù)氐乩憝h(huán)境和氣候物產(chǎn),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歷史變遷和政治形勢,群眾喜愛和民族文化等因素的綜合產(chǎn)物,是傣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chǎn)勞動實踐中積累的寶貴財富。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