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湯怎么煮?綠豆湯煮多長時間最好
夏季煮綠豆湯代茶飲,既補充水分,又解熱清暑。綠豆具有獨特的清熱解毒等功效,因而長期以來民間用綠豆煮湯作為夏令傳統(tǒng)經(jīng)典飲品,若在其中加些白糖或冰糖,放入冰箱冰鎮(zhèn)一下,則更增加涼意。
綠豆湯怎么煮?綠豆湯煮多長時間最好
許多人有個誤解,以為煮綠豆湯越把它煮得稀爛其湯越好。其實這不科學,生綠豆清熱解毒祛火的作用最強,其營養(yǎng)成分及其所具有的藥物功效最佳,經(jīng)過加熱后都會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所以煮綠豆湯,把綠豆煮到剛剛熟,即可。這時綠豆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被煮出來,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清暑效果佳。
綠豆的營養(yǎng)成分:
綠豆的營養(yǎng)成分比較豐富,是經(jīng)濟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一種豆類。籽粒每100克含蛋白質(zhì)22%~25%,脂肪1.2%~2%,碳水化合物58%~60%,粗纖維4.2%,鈣49毫克,磷268毫克,鐵3.2毫克,胡蘿卜素0.22毫克,核黃素0.12毫克,尼克酸1.8毫克。綠豆蛋白質(zhì)含量是小麥面粉的2.3倍,小米的2.7倍,玉米面的3倍,大米的3.2倍,甘薯面的4.6倍。秸稈含蛋白質(zhì)16.2%,粗脂肪1.9%,均高于玉米莖葉,是牲畜的好飼料。綠豆高蛋白、中淀粉、低脂肪、醫(yī)食同源。綠豆適口性好,易消化,加工技術(shù)簡便,是人們喜愛的飲食、釀酒等加工原料,被譽為“綠色珍珠”。
綠豆屬清熱解毒類藥物,具有消炎殺菌、促進吞噬功能等藥理作用。其籽粒和水煎液中含有生物堿、香豆素、植物甾醇等生理活性物質(zhì),對人類和動物的生理代謝活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中醫(yī)學認為綠豆、豆皮、豆芽、豆葉及花均可入藥。綠豆性味甘寒,入心肺二經(jīng)。內(nèi)服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抗炎消腫、保肝明目、止泄痢、潤皮膚、降低血壓和血液中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等功效,外用可治療創(chuàng)傷、燒傷、瘡癤癰疽等癥。
綠豆湯怎么煮?
煮綠豆湯的過程中,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苦惱,就是綠豆在短時間內(nèi)很難煮爛,總是要加上一大鍋水,煮多半個小時,才可把綠豆煮開花了。
1、將綠豆洗凈并控干水分,倒入鍋中,加入開水,開水的用量以沒過綠豆2公分為好,煮開后,改用中火,當水分要煮干時(注意防止粘鍋),加入大量的開水,蓋上鍋蓋,繼續(xù)煮20分鐘,待綠豆已酥爛,湯色碧綠時即可。
2、將綠豆洗凈,用沸水浸泡20分鐘,撈出后放到鍋里,再加入足量的涼水,旺火煮40分鐘。
3、將綠豆洗凈,放入保溫瓶中,倒入開水蓋好。3-4個小時后,綠豆粒已漲大變軟,再下鍋煮,就很容易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將綠豆煮爛。
4、將挑好的綠豆洗凈晾干,在鐵鍋中干炒10分鐘左右,然后再煮,綠豆很快就可煮爛。
5、將綠豆洗凈,用沸水浸泡10分鐘。待冷卻后,將綠豆放入冰箱的冷凍室內(nèi),冷凍4個小時,取出再煮,綠豆很快酥爛。
快速煮爛綠豆法:
將綠豆洗干凈,放入保溫瓶中,倒入開水蓋好。2-3個小時后,綠豆粒會脹大變軟,拿手掐掐看看軟不軟,如果軟了再下鍋煮,就很容易在較短時間內(nèi)將綠豆煮爛。如果還不夠軟就需要繼續(xù)泡,這樣泡好的綠豆煮起來就很容易酥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