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會說話才算正常
寶寶多大會說話才算正常
寶寶出生時的哇哇大哭,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正式的語言表達。開始,他是用舌頭、嘴唇、上顎和任何新長的牙齒來發(fā)出聲音,頭一兩個月是“哦”和“氨,不久之后,就能咿咿呀呀了。
4-5個月:寶寶可能偶爾會蹦出第一聲“媽媽”或“爸爸”來。這可不代表寶寶會說話了,爸爸媽媽先別激動,這時寶寶還沒有真正把這些詞和你們聯(lián)系起來。要到寶寶1歲左右才能明白“爸爸媽媽”的真正意義。
6-9個月:寶寶的會說的話更多了。當(dāng)他喃喃自語或發(fā)音時,媽媽在一旁聽著覺得很有趣,其實這是寶寶在模仿類似大人的語氣和聲調(diào),也是學(xué)習(xí)說話的一種方式。媽媽可以給寶寶讀書來鼓勵他的牙牙學(xué)語,也可以多對寶寶說話,讓寶寶多模仿,鍛煉語言能力。
發(fā)音比較早的寶寶大約在10個月就能夠開始說話,遲的大約在1歲才開始說話。
10個月時,寶寶可正確模仿音調(diào)的變化,并開始發(fā)出單詞。
11個月時,寶寶對簡單的問題能通過用眼睛看、用手指的方法做出回答,比如問寶寶:“爸爸在哪里啊?”寶寶能夠用眼睛看著或者用手指著爸爸。
12個月時,寶寶能聽懂并掌握10-20個詞。雖然這時寶寶說話比較少,但能用單詞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開始用語言與人交流。
接近1歲時,寶寶不僅能聽懂詞句的意思,還能夠?qū)Υ笕说恼Z言做出反應(yīng)。當(dāng)寶寶聽到大人說“把蘋果給媽媽吃”,他就會拿著蘋果往媽媽嘴里送。這個時候,寶寶常常會用同一個單詞來表達不同的意思。比如,“飯飯”可能是指“我要吃糖”或“我要吃飯”。
在正確的教育下,12個月的寶寶可以說出“爸爸、媽媽、阿姨、拿、抱抱”等5-10個簡單的詞。1歲左右的寶寶能夠有意識地叫出“爸爸、媽媽”,但更多的還是講一些“啊阿不不、嗚嗚”等令人費解的喃喃自語。
12—17個月寶寶可以使用一兩個詞了,而且知道它們的含義。他甚至?xí)毩?xí)變換聲調(diào),在提問題時,把語調(diào)升高,比如寶寶想要人抱的時候說:“抱不?”。他漸漸地意識到說話的重要性,以及語言在表達他的需要方面具備的強大力量。
1歲半—2歲的寶寶詞匯量可能已經(jīng)多達200個了,其中很多都是名詞。在18—20個月之間,寶寶學(xué)習(xí)詞匯的速度為每天10個或更多。有的寶寶每一個半小時就能學(xué)會一個新詞,所以媽媽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
2歲半的寶寶開始會使用“我”和“你”了。在兩三歲之間,寶寶的詞匯量會增加到300個詞。他能把名詞和動詞連在一起,造出雖然簡單但也完整的句子了。
到了3歲時,寶寶將能夠持續(xù)地談話,并根據(jù)談話對象來調(diào)整語調(diào)、說話模式、用詞等。
寶寶說話晚怎么辦
1、媽媽教寶寶說話時,發(fā)音要清楚準(zhǔn)確,讓寶寶看清嘴形。媽媽與寶寶說話時,要在寶寶的對面,使寶寶能看清媽媽說話的口形,還要注意說話發(fā)音要清楚、準(zhǔn)確。像演口技似的說話不動嘴是不行的,因為,寶寶總是看著媽媽的嘴形。即時電視的聲音一直響著,寶寶也不能學(xué)會說話。這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聯(lián)系,在電視和寶寶之間是不會有的。不僅如此,電視的聲音反而會成為雜音,導(dǎo)致寶寶聽不到媽媽的聲音。電視畫面也會妨礙寶寶注意媽媽,所以,為了教寶寶學(xué)說話,最好不要開電視。
2、媽媽多和寶寶說話,不教是不能學(xué)會說話的。寶寶的說話能力與身高、體重不同,家長不教是不能提高的。在養(yǎng)育寶寶的過程中,如果不讓寶寶說話,那寶寶長到多大也不會說話。有的寶寶的耳朵聽不到聲音。耳朵是不是聽得到,是寶寶語言進步的第一步。語言是聯(lián)系人類感情的工具,媽媽對寶寶說“來,洗澡了”,是為了讓寶寶的身體干凈。媽媽說“來,抱抱”,是跟寶寶之間的親密動作。這些都是媽媽愛寶寶的表現(xiàn),寶寶通過感受媽媽的行為來理解語言。
寶寶在學(xué)說話之前,是模仿媽媽的發(fā)音才會的。媽媽如果認(rèn)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自然就學(xué)會說話了,而不有意識地教寶寶說話,寶寶永遠(yuǎn)都不會說話。當(dāng)寶寶不能表達自己的意思時,他往往會著急、發(fā)怒或者哭鬧。
3、制造發(fā)聲的機會,讓寶寶模仿發(fā)音:寶寶會用“咿、呀、哈、嗚”等聲音表達自己的愿望,這就是培養(yǎng)寶寶模仿發(fā)音的好時機。當(dāng)寶寶表達要人抱、要喝奶、尿布濕了時,媽媽趁機替他把這些愿望用簡單的詞語說給寶寶聽,然后等待寶寶的反應(yīng)。如此天天重復(fù),就等于在他的頭腦中強化了這些語言,最終使寶寶的語言模仿變得容易起來。
如果媽媽是個不愛說話的人,就是她給寶寶做什么事情都不出聲,這樣寶寶就沒有了學(xué)習(xí)語言的機會。家長寡言少語的性格,也會遺傳給寶寶,使得寶寶不愛說話。媽媽帶寶寶時,常常找話跟他說,這樣寶寶就能比較快學(xué)會說話。
寶寶一歲半還不會說話
1、最重要的是寶寶的耳朵能不能聽到
不會說話的寶寶,最重要的是他的耳朵能不能聽到。當(dāng)叫寶寶的名字的時候,他能回過頭來就沒問題。但如果說能聽到鐘鼓聲,這就不太準(zhǔn)確,因為寶寶聽不到聲音也會感到振動。雖然不會說成句的話,但只要寶寶會說“不”、“汪汪”、“哎哎”中的任何一個,說明寶寶是聽到了,寶寶肯定能說話的。打開畫冊問寶寶“汪汪”是哪一個,寶寶會指著狗,這樣的寶寶聽力沒有問題。
2、不一定說話早的寶寶智商就高
雖然過了周歲已經(jīng)五六個月了,寶寶還是連“嗯嗯”、“不不”也不會說??吹絼e人家同齡的寶寶或者更小的寶寶都能說話了,而自己家的寶寶還不會說,媽媽就開始擔(dān)心起來。媽媽首先會想到自己的寶寶會不會是智力發(fā)育遲緩呢?可是,不一定說話早的寶寶智商就高。寶寶的耳朵聽得見,與其他同齡寶寶的動作也沒什么兩樣的話,媽媽就沒有必要擔(dān)心智力問題。讓寶寶把蘋果拿來,寶寶會拿過來蘋果,問寶寶爸爸在哪里呢,寶寶會用手指指向爸爸。如果會做這些的話,寶寶就是不會說話也是聽到了,這就沒問題,媽媽不必?fù)?dān)心。有很多寶寶直到2周歲還幾乎不會說話,多半是遺傳造成的,可以問問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3、部分寶寶因為環(huán)境和身體原因晚說話
如果家里人比較多,每個人都用自己不同的語言跟寶寶說話,寶寶就不容易記住話。當(dāng)然,教孩子說話不是媽媽一個人的問題,眼下隔代教育的祖父母、頻繁更換的保姆、家庭環(huán)境都有可能是造成寶寶說話晚的原因。
一生下來就得了敗血癥而注射了各種抗生素的寶寶,如果到了1歲半左右,還不會說話,就必須帶寶寶去耳鼻喉科檢查一下。萬一寶寶有聽力方面的障礙,要想聾啞學(xué)校的老師咨詢一下,盡早開始語言的訓(xùn)練。
如果寶寶不但不說話,而且還不跟媽媽的視線對視,就應(yīng)該懷疑寶寶有自閉癥傾向。但這種寶寶非常少。如果是智力發(fā)育遲緩的寶寶,比起不會說話,還有明顯的行動方面的遲鈍問題。如果是舌下系帶一直連到舌尖,嘴張不開,簡單的手術(shù)就可以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