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起義為什么失敗的如此之快
東漢末年的朝廷是腐敗不堪,官宦外戚的爭斗使得朝堂烏煙瘴氣,加上對西羌的連年戰(zhàn)爭使得徭役繁重,最終逼得百姓聚眾起義。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以張角為首的起義軍在全國各地響應,開始了對朝廷的反抗。由于起義軍頭戴黃金,所以稱之為黃巾軍。黃巾起義早先是勢如破竹,攻城拔寨,但是在經(jīng)歷了短短的九個月后,就被漢軍鎮(zhèn)壓,雖然后面也有小部分的鬧事,但是終究不成氣候。黃巾起義何以敗地如此之快呢?
首先就是黃巾軍所面臨的敵人還是很強大的,不僅有數(shù)量龐大的官方東漢軍隊,還有各地的義軍參與其中,這是整個地主階級對他們的鎮(zhèn)壓。黃巾軍雖然起先打了個對方措手不及,但是待到那邊反應過來時,勢必會反壓回來。再者就是黃巾起義前夕,被叛徒出賣了消息,導致計劃被打亂,最終造成了各地的力量難以相互配合。洛陽的起義更是直接被扼殺,這使得漢軍沒有了后顧之憂,自然可以傾盡全力對付外圍的起義軍。還有就是,兩軍的將領差距太大,漢軍這邊幾乎都是能征善戰(zhàn)的好手,什么曹操、孫堅更是后來逐鹿中原的梟雄。反觀黃巾軍這邊,無論是作戰(zhàn)能力,還是指揮才能都不及漢軍。
還有一點,黃巾軍起義的失敗在于他們的歷史局限性。他們?nèi)狈Υ蟮膽?zhàn)略構想,沒有優(yōu)秀的軍事首領,起義的計劃也不完備,起義時也是各自為戰(zhàn)不配合,這樣的軍隊怎么不會失敗。而且本是農(nóng)民的黃巾軍到后來,竟然也燒殺搶掠,屠戮同是農(nóng)民的百姓。離開了道義,背離群眾的起義注定會失敗的。
黃巾起義最后死的是誰解密
公元184年的東漢朝廷,在宦官外戚的專權之下,政治黑暗,社會腐敗,加上連年的災害,導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生。國家如此,上不顧百姓安危,逼得百姓最后在張角的帶領下發(fā)動了對漢室朝廷的起義叛亂。因為起義的軍隊每個人都頭蓋黃色頭巾,所以稱為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原本是定在這一年的三月份,各州郡一同發(fā)動,但是被叛徒唐周出賣,消息走漏,洛陽的起義就此被扼殺在搖籃中。這讓張角不得不提前一個月,在二月就發(fā)動了這場起義。由于事先有所準備,所以在英勇善戰(zhàn)的張角三兄弟帶領下,起義軍取得了驚人的戰(zhàn)果。但是在攻城后的黃巾軍占據(jù)城池,各自為戰(zhàn),這為后來黃巾軍的失敗埋下了隱患。
在取得了最初的勝利后,黃巾軍迎來了漢軍主力的反擊戰(zhàn),于是被一步步逼退、劉月,張角撤退到了廣宗,同漢軍的盧植對峙。不久張角病死,他是黃巾軍里去世的最為重要的領導人。張角死后,接任他率領黃巾軍的是他的兩兄弟張寶和張梁。八月,張梁在廣宗被皇甫嵩擊殺。十一月,最后的首領張寶也在曲陽戰(zhàn)死。自此黃巾起義基本上被鎮(zhèn)壓,雖然后續(xù)的還有一些殘余的部隊作亂,但是已經(jīng)掀不起風浪了。
黃巾軍在起義過程中,它的三位主要領導人要么病死,要么戰(zhàn)死,首腦級別的將領人物也大都被斬殺。但是戰(zhàn)爭中,被奪去生命的不只是他們,還有千千萬萬的士兵,還有無辜百姓們的生命。
黃巾起義口號是什么
歷史上東漢末年的黃巾軍起義可謂是聲勢浩大,也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以宗教思想組織的農(nóng)民起義之一。農(nóng)民之所以能被聚集起來反對朝廷,除了當時漢室朝廷的腐敗至極,徭役繁重造成百姓苦不堪言之外,還有就是張角等人能夠以宗教思想蠱惑人心,煽動群眾的情緒。而黃巾軍起義時所喊的口號,就是張角等人利用宗教封建迷信思想的一種集中反映。
黃巾軍起義時始終打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來反漢。這里的“蒼天”所指的就是當時統(tǒng)治天下的漢室王朝,這個“黃天”自然就是太平道(張角借用《太平要術》的經(jīng)典創(chuàng)建的迷信宗教)。加上五行上的說法,漢朝是火德,火生土,土又是黃色的,也暗合了“黃天”,故而黃巾軍個個都是頭戴的黃巾的。
第二句里“歲在甲子”,就是指代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因為這一年剛好是六十年一輪回的開始甲子年,“天下大吉”就是說在這一年他張角取代漢室,天下將會重新歸于興盛太平,百姓自然是生活的幸福安康。這兩句就是要告訴眾人,尤其是那些迷信的老百姓們,漢室必然會滅,而取代它的必將是他張角的太平道。
黃巾軍起義之處高喊口號,有點類似“替天行道”的感覺,但是張角的起義軍在起義后不久就開始燒殺搶掠,屠殺同樣是農(nóng)民的百姓們。他們所宣揚的天下太平就在他們的刀下成了無恥的謊言,他們的失敗也將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