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古代剩男剩女怎么過 宋代已有解決辦法

2017-02-27 13:42:3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在講究“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古代,因為價值觀、貧窮、出身、戰(zhàn)爭、制度、生理等原因,制造了無數(shù)難以被后人觀照的剩男剩女群體,古稱“獨

在講究“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古代,因為價值觀、貧窮、出身、戰(zhàn)爭、制度、生理等原因,制造了無數(shù)難以被后人觀照的剩男剩女群體,古稱“獨”,與“鰥寡孤”并列?!瓣P(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闭鎸崥v史中的孔子并不古板,二十歲娶了丌官氏,知食色性也,編輯《詩經(jīng)》時將歌唱男女結(jié)合的《關(guān)睢》置首,其目的或勸剩男剩女不要迷戀可以放縱的青春。

可惜事與愿違,《詩經(jīng)·周南·漢廣》記:“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有人認為“游女”就是剩女——不接受男子的婚求而有自己思想的孤獨女人。這些披古風悠然隨舟飄蕩于清清漢水的女子,或許追求與自然融為一體自由自在,甘愿為無所歸依的剩女。真實歷史比《詩經(jīng)》更骨感。在講究“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古代,因為價值觀、貧窮、出身、戰(zhàn)爭、制度、生理等原因,制造了無數(shù)難以被后人觀照的剩男剩女群體,古稱“獨”,與“鰥寡孤”并列。男的通常叫“單身公”、“單身佬”、“逸夫”、“喇?!?、“光棍”、“打光棍”;女的叫“姑婆”、“老姑婆”、“自梳女”和“不落家女”等等。1949年以后公開出版物稱“大齡青年”,以示不歧視。

大禹,剩男剩女勵志的榜樣

多大年齡未婚就進入剩男剩女之列?周代有“男子三十,女子二十”結(jié)婚一說,而且一位傳說中人物就是如此——大禹。《吳越春秋》載:“禹三十未娶,行至涂山,恐時之暮,失其制度”。這位年屆三十當時最忙碌的公務(wù)員,在走群眾路線時來到了涂山參加一個批評與自我批評會后,深刻認識到結(jié)婚的重要性,遂娶涂山氏結(jié)束童子身。大禹的確是剩男剩女勵志的榜樣,但從古代人均年齡較低來看,男人到三十結(jié)婚不太可能,一般而言,過了二十不婚便是剩男。

孔子認為“男子二十而冠,有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而嫁,有造人之道”。歷朝歷代亦有適婚年齡規(guī)定。越王勾踐有令,“男子二十不娶,女子十七不嫁,要罪其父母?!睍x武帝泰始九年(273年)令: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北周武帝有詔:自今以后,男年十五,女十三以上……所在軍民以時嫁婚。大唐詩人李頎《古意》記載,“遼東小婦年十五”,李白的《長干行》有稱,“十四為君婦”,后來玄宗有敕“男年十五,女年十三,聽婚嫁”。大宋時代,司馬光在《書儀》中稱,“婚齡男十六以上,女十四以上”。元明清之后,大抵如司馬光所言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男子二十歲以上,女子十六歲以上未婚就成了“大齡青年”。

梅妻鶴子,剩男的某格高

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不認同這個主流價值觀的剩男剩女需要勇氣。中國第一個因為信仰(為了長生不老)成為剩男的,也許是東漢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張道陵。佛學傳入后,漢人世界第一歸依佛門的剩男是北魏時期朱士行(法名八戒),他也是第一個西行取經(jīng)的出家人,千百年后在吳承恩的筆下,他從“朱八戒”成了蠢笨、慵懶的“豬八戒”。第一個女尼是東晉彭城(今徐州)仲令議,她的父親官至武威太守,她在洛陽聽了來自罽賓國(今克什米爾)高僧智山講佛后潛心為佛,并于公元357年受戒。五胡亂華時的后趙有女尼在都城鄴修行,前燕時多至200女尼。在儒家統(tǒng)治的世俗社會這些剩男剩女不入流,但北宋的林逋把這個世界的逼格提升了好幾千米。

這位處士隱居杭州孤山,不娶無子,而植梅放鶴,稱“梅妻鶴子”。他的《山園小梅》詩中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梅花的傳神寫照,為千古絕唱。南宋孤山修建皇家寺廟,獨留下他的墳?zāi)?。?jù)馮至先生考證,杜甫也是剩男,他在三十歲后才娶了老婆。剩男時期杜甫的肉體與靈魂都盛著大唐磅礴氣韻與家族貴族底蘊,沒有一絲漢人以孝、隱的形式博取名譽的功利色彩。

舉案齊眉,好大一塊牌坊

主流的儒家思想似乎不想放棄對剩男剩女的關(guān)心,于是在這個世界立了一個牌坊,掛了牌匾,上書“舉案齊眉”四字。故事男主角姓梁,叫梁鴻,字伯鸞;女主角姓孟,叫孟光,字德曜。梁鴻的父親是城門校尉,封為修遠伯,早亡,太學畢業(yè)后在上林苑養(yǎng)豬(不要認為現(xiàn)在北京大學畢業(yè)后養(yǎng)豬就了不起,梁生早就干過),不小心著火燒毀鄰家的財物,因家貧不能賠償只好給鄰看門。世人聞其賢德愿與之婚姻而不得。同縣一位三十歲的老剩女,體肥而黑,力可舉臼,非賢如梁鴻者不嫁。長得難看,眼光還很高,典型的自戀型人格。可沒想到,兩人真的結(jié)婚,梁鴻嫌孟女衣綺縞,敷粉墨,估計是覺得她長這么難看,越打扮越不舒服。于是猛女改變裝束著布衣,隱于世,與鴻生舉案齊眉。

孟光應(yīng)是史上明確記載的第一個剩女。但日后學她模樣“非賢不嫁”的故事也有,就如“范進中舉”的胡屠戶,看那50多歲的老女婿中了舉人便炫耀起來:“想著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長到三十多歲,多少有錢的富戶要和我結(jié)親,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的,畢竟要嫁與個老爺。今日果然不錯!”原來,范進的媳婦也是三十多歲的老姑娘,屠戶的女兒最終也只能嫁個貧窮潦倒的老童生。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