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時期為什么是大秦先成功變法了呢?
今戰(zhàn)國相攻,大伐有德?!段究澴印け滔缕?/p>
這句話,是源自于先秦時期的一本兵書里,這本書的全名叫做《尉繚子·吳子》。相傳,此書是先秦一代軍神吳起所寫,而或許常人不知道的是,在我國軍事史上,此書在一定程度上是與《孫子兵法》具有同等重要的價值,由此相信大家已經(jīng)明白了此書的歷史地位,而筆者所要說的重點,就在于這句話中所提到的“戰(zhàn)國”二字。
何謂戰(zhàn)國?在歷史上,我們一般將春秋與戰(zhàn)國合稱為東周時期,那是因為,在宏觀意義上,春秋與戰(zhàn)國都是亂世,都是周王室衰微之時,可如果真的是一樣的,那我們?yōu)楹斡謱⑵浞殖纱呵锱c戰(zhàn)國來區(qū)別看待呢?而作為當時之人,也就是上述所提到的那本兵書的作者吳起,又為何將自己所處的時代稱之為戰(zhàn)國呢?其實,吳起的那句話,已經(jīng)很明白的說明了什么是戰(zhàn)國?這么說吧,如果說春秋時期,人們所最追求的和所堅持的,還是道義,是榮譽的話,那么戰(zhàn)國時期,就如吳起所說的,國與國之間,則是以互相征伐,互相爭奪利益為自身的追求,或許,更直白的講,春秋時期的戰(zhàn)爭,就如同貴族之間的游戲,即使是大勝,也很少會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屠殺事件,更不要說是發(fā)動滅國之戰(zhàn)了,正如史書中所記載的“未有殺人累萬者”,甚至就連戰(zhàn)爭時間,在春秋時期都是很少有超過十天的;然而,一旦進入了戰(zhàn)國時期,無論是戰(zhàn)爭規(guī)模,還是戰(zhàn)爭的慘烈程度,還是戰(zhàn)爭的時間跨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在這樣的危機影響之下,一個只屬于戰(zhàn)國時期的特色事物便悄然的走入了列國之中,事實上,也正是在這個事物的催化之下,華夏大地由此便徹底進入了一個大爭之世,列國相戰(zhàn),群雄逐鹿,勝者王,敗者寇,沒有道義,只有存亡,這便是戰(zhàn)國。
而這個事物,歷史上則稱其為變法,亦稱變革,何謂變革?為何要變革?一句話,變得更強,強到可以征服所有的國家。
公元前445年,晉國諸侯魏文侯繼位,成為執(zhí)掌魏族的掌控者。而此時的晉國,雖然其國家形態(tài)依然存在,然而,自從魏韓趙三家擊敗知伯之后,晉國之地,便已盡被三家所分,魏韓趙雖在名義上還未被列為諸侯,然,在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了三個獨立的王國,此便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事件”。而也就是魏文侯繼位不久,遂任用李悝開展變法,在魏國首先舉起了改革大旗,于是,率先變法的魏國,遂迅速崛起成為了戰(zhàn)國時期的第一個超級大國,在軍事上,其麾下的魏武卒在一度上也是那個時代的最強軍隊,西攻秦國,東敗齊國,南壓楚國;在經(jīng)濟上,魏都安邑,富甲天下;在人才爭奪上,列國士子更是以進入魏國從政為榮,真可謂一時之盛啊。
在其后,其余諸國更是不甘其后,也都相繼開始了各自的變法運動,遂有楚國吳起變法、齊威王鄒忌改革、秦國商鞅變法、趙國武靈王變革、韓國申不害變法等等,總之就是四個字,變法圖強。
而在這其中,筆者要著重介紹的便是商鞅變法,事實上,列國變法算是互有側重點,但是,為何卻獨有秦國變法得以持久,得以最為成功,不得不說,這和秦國所遭遇的特殊情況有著很大的影響。
秦國苦,秦國亂,或許在那個時代,沒有哪個國家的苦難真正比的上秦國,連續(xù)遭遇數(shù)代的內(nèi)亂,不僅將曾經(jīng)那個稱霸西戎的西部強國的元氣徹底損耗殆盡,而且,秦人故土河西之地也盡被魏國所占,內(nèi)外交困下的秦國,更是在魏國咄咄逼人的攻勢下,一度有亡國之患。
公元前385年,流浪在外長達29年的公子連在秦國貴族的幫助下,重新回到秦國成為了君主,史稱秦獻公。由此,這個又弱又窮的秦國,便一步一步開始了其傳奇的崛起之路。
成為秦國新君之后的秦獻公,自知要想解決秦國危機,就必然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否則,秦國休想崛起。而廢棄人殉制度,便是秦獻公改革的第一步;同時,深知秦國弊政的獻公,很清楚,秦國之衰,首在奴隸貿(mào)易之盛,更在于奴隸主干涉朝政的陋習,于是,遷都櫟陽,徹底廢棄奴隸主所聚集的舊都雍城,以擺脫奴隸主貴族對其的束縛,成為了秦獻公改革的第二步;而后的改革,便相繼放緩,但總之就是一句話,秦獻公要做的就是,盡量緩和自耕農(nóng)與奴隸主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休養(yǎng)生息的作用。
二十一年,與晉戰(zhàn)於石門,斬首六萬,天子賀以襜霡。二十三年,與魏晉戰(zhàn)少梁,虜其將公孫痤。二十四年,獻公卒,子孝公立?!妒酚洝で乇炯o》
其實在筆者看來,秦國國君都普遍有一個習慣,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是一個好習慣,那就是今日事今日畢,但是,放在一國國君身上,就很顯然會造成一種很惡劣的情況,那就是,秦國大凡有為之君,都喜歡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好所有的事,卻往往忽視了國家的長期發(fā)展性,后來的秦始皇是這樣,這里所講的秦獻公也是這樣。事實上,秦國之衰困,遠非獻公短短二十年的時間就可以徹底恢復,但是,由于對于魏國長期占領故土河西之地的不能忍受,所以秦獻公在秦國剛剛恢復了一些元氣時,就悍然發(fā)動了收復故土的一系列戰(zhàn)爭。
正如史書中所見的,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里,就連續(xù)發(fā)動了兩場對魏戰(zhàn)爭,誠然,秦國是勝了,可是,要知道,秦是弱國,是窮國,而魏是強國,是富國,原本應該速戰(zhàn)速決的秦國,很快便被魏國拉入了長期對峙的狀態(tài)下,如此很快,秦國的實力便迅速下降,的確,兩場戰(zhàn)役秦國都是大勝,可是卻始終沒有達到真正的戰(zhàn)略目的,河西之地仍然牢牢的掌握在魏國手中,而更悲劇的是,年老的秦獻公終于還是不堪重負,在少梁之戰(zhàn)后不久,便闔然逝去,而在失去獻公后的秦國,卻依然還是曾經(jīng)的那副爛攤子,獻公多年來的改革功效,在兩場大戰(zhàn)的急速消耗下,也就沒有多少了,于是,秦國復興的大旗,便自然而然的交在了年僅21歲的贏渠梁的身上,是的,這位名叫贏渠梁的年輕人,便是中國歷史著名的一代明主秦孝公,而與秦孝公相關的一件事,無疑便是深深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的那場偉大變革。
孝公元年,河山以東彊國六,與齊威、楚宣、魏惠、燕悼、韓哀、趙成侯并?;淬糁g小國十馀。楚、魏與秦接界。魏筑長城,自鄭濱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漢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諸侯力政,爭相并。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妒酚洝で乇炯o》
以上所述,便是年輕的秦孝公剛剛即位之時所處的基本情況,歷經(jīng)多年來的戰(zhàn)亂,此時的中國大地,已經(jīng)相繼崛起了齊楚燕韓趙魏等六大強國,同時,在此六大強國的夾縫之下,又有十幾個相對弱小的小國,而作為曾經(jīng)被周王朝封賜為中國西部諸侯領袖的秦國,則已經(jīng)徹底衰弱成了被六大強國所鄙夷的小國,一度上,更是將秦國作為夷狄之國看待。
可以說,此時的秦國,無論是國際地位還是自身實力,都已經(jīng)算是衰弱到了極點,無疑,如若秦國再遇無能之君,那么,秦國就完全有被列國徹底瓜分的威脅,然而,上天還是很公平的,雖然給予了秦國這么多年來的苦難,但,在秦國最危急的時候,幸運的秦國還是迎來了一位偉大的君主,而也正是因為這位偉大君主的橫空出世,便注定了,這個已經(jīng)貧弱多年的西部大國,注定將要重新崛起,勇武而樸實的老秦人,終將會迎來一個屬于自己的時代。
孝公於是布惠,振孤寡,招戰(zhàn)士,明功賞。下令國中曰:“昔我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yè),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nèi)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丑莫大焉。獻公即位,鎮(zhèn)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脩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彊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薄妒酚洝で乇炯o》
看著自己的國家一步一步走上絕境,年輕的秦孝公自然是焦慮不安,然,飯總是要一口一口吃,剛剛成年的孝公所能做的便是重振朝綱,明定賞罰,但是,秦國之衰困,早已到了非常艱難的時候了,已經(jīng)遠遠不是如此簡單的整頓,就能改變一二的??粗鴩乙廊贿€是不能有多少好的改觀,無奈之下的秦孝公,自知如果僅僅是依靠自己的能力,想要真正復興秦國,只會比登天還難,于是,困苦之下的秦孝公,遂在慎重思考下,下發(fā)了一道面向天下的招賢令,此令,正如偉大的改革家商鞅所評價的:“五百年一卷奇文也!”
其實,孝公所下的招賢令,雖然內(nèi)容頗多,然其真正足以震撼天下士子雄才的無疑只有這么一句話,天下之人,不限國籍,如有能助秦孝公復興秦國者,便可與秦君共享秦國,同分土地??梢哉f,如此之大賞,縱觀古今中外,算是獨一份啊,換言之,我們由此也可理解秦孝公想要復興秦國的迫切心愿。
強秦之心,灝天可鑒。憂民之切,厚土佑秦。
無疑,那個偏居西方的秦國,也要開始走上屬于自己的變革之路了,秦國,就要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