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倉兒案的背景與內(nèi)容 滿倉兒案的結(jié)果如何
滿倉兒案是發(fā)生在明朝弘治年間的一樁民事糾紛案件,卻因為宦官主持的東廠的插手逐漸的升級演變成為了一場打壓異己的黨爭案件,從這一案件中可以看到當(dāng)時的宦官的勢力實在是非常大的,甚至是可以改判已經(jīng)定案的事實清楚明白的案件的判罰,可見即使是弘治中興時期的一代明君也是有著相當(dāng)大的局限性的,下面說一下滿倉兒案背景。
明朝弘治年間,千戶吳能將自己的女兒滿倉兒交給媒人賣給了樂婦張氏,并且欺騙張氏說滿倉兒是周姓皇親家的孩子,張氏之后又將滿倉兒賣給了樂工袁璘,吳能死后,滿倉兒的母親聶氏到處尋找自己的女兒滿倉兒,終于在袁璘處找到了自己的女兒滿倉兒,但是滿倉兒因為自己的父母將自己賣掉成為了妓女而痛恨自己的父母,因此拒絕認(rèn)聶氏,說聶氏不是自己的母親,聶氏無奈與自己的兒子將滿倉兒劫持回家。
袁璘不甘于失去滿倉兒這棵搖錢樹,于是向聶氏交涉,想要給聶氏十兩銀子,買下滿倉兒,但是遭到了聶氏的咀嚼,袁璘于是向刑部提起了訴訟,刑部郎中丁哲和員外郎王爵審訊之后得知了詳情,但是因為袁璘言語粗魯,丁哲對袁璘施以了鞭刑,施以鞭刑之后袁璘幾天后就死去了,刑部御史陳玉、刑部主事孔琦檢驗尸體后,便交給袁家埋葬了。滿倉兒被判歸其母聶氏帶回家。
以上就是滿倉兒案背景,這一案件本來事實清楚,判罰明白,但是后來卻因為宦官楊鵬的插手而變得是非難辨,判罰不當(dāng)。
滿倉兒案內(nèi)容
滿倉兒案是發(fā)生在明朝弘治年間的一個普通的民事糾紛案件,但是后來卻因為擁有極大權(quán)利的宦官楊鵬的插手成為了一個舉世矚目的案件,成為了一個被皇帝親自過問的案件,牽連的各色人下獄的多達三十八人,由此可見即使是明朝弘治中興那樣的盛世時期宦官的權(quán)利也實在是很大的。下面詳細(xì)說一下滿倉兒案內(nèi)容。
滿倉兒的父親千戶吳能將其交給媒人賣給了樂婦張氏,并且騙其說滿倉兒是周氏皇親家的孩子,張氏后來將其賣給了樂工袁璘,之后滿倉兒母親找到滿倉兒,但是滿倉兒卻怨恨母親將自己賣掉,不認(rèn)自己的母親,母親聶氏和兒子將滿倉兒劫持回家,袁璘于是狀告聶氏,后來刑部郎中丁哲、員外郎王爵審訊并得知詳情,對袁璘施以鞭刑,袁璘回家后不久死掉了,御史陳玉、刑部主事孔琦檢驗尸體后交給袁璘家屬埋葬了,滿倉兒跟自己的母親回家了。但是滿倉兒的奸夫是東廠宦官楊鵬的侄子,為了能夠與滿倉兒茍且,指使袁璘的妻子向楊鵬申訴冤案,并且命令樂婦張氏稱滿倉兒為其妹,并又命令賈校尉囑咐滿倉兒串供。媒人也稱滿倉兒先前曾經(jīng)賣給周姓皇親家。這樣整個案件就完全變了味,丁哲、王爵被判有罪。
之后案件被交給了司法官、錦衣衛(wèi)審判,之后雖然是真相大白,但是卻判處丁哲有罪,王爵、陳玉、孔琦以及聶氏母女被判處杖刑。刑部典吏徐圭對此判決感到憤憤不平,于是直接上疏皇帝明孝宗,聲稱滿倉兒案件實在是一樁冤案,宦官弄權(quán)。明孝宗大怒,命令下都察院進行復(fù)查,都御史閔圭等人卻偏袒東廠請求治徐圭之罪。徐圭被貶為平民,杖責(zé)滿倉兒,送入浣衣局執(zhí)役,丁哲給與袁璘喪葬費,貶為平民。王爵和孔琦、陳玉都杖刑后恢復(fù)原職。
通過滿倉兒案內(nèi)容可以看到宦官的勢力在當(dāng)時實實在在是很大的,竟然可以讓事實清楚的一個案件顛倒黑白,讓人感嘆。
滿倉兒案結(jié)果
滿倉兒案是明朝弘治年間的一個非常著名的案件,本來是一個民事糾紛案件,卻在權(quán)勢很大的宦官東廠的插手之下成為了一個牽連眾多官員在內(nèi)的舉世矚目的案件,甚至是成為了歷史上一個時代的符號。下面說一下滿倉兒案件結(jié)果。
滿倉兒案件本來在刑部郎中丁哲、員外郎王爵審訊下,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判罰也比較的適當(dāng),唯一不足的是提起訴訟的袁璘不知道是何原因在被鞭刑之后的幾天后死亡,之后由宦官主持的東廠也插手此案,后來越來越多的人被牽扯到這一案件中來,甚至是這一案件驚動了當(dāng)朝的皇帝明孝宗,明孝宗看到刑部典吏徐圭的上疏后大怒,下令讓下都察院徹查此案,都御史閔圭等人卻偏袒勢力強大的宦官東廠,使得原本已經(jīng)判決得非常公平、公正的案件變得撲朔迷離,判決結(jié)果顯然是冤上加冤,明顯的沒有公平公正可言。
滿倉兒案結(jié)果就是延續(xù)了東廠錦衣衛(wèi)對這一案件的判決,最終眾臣紛紛上疏稱罪,之后被奪去俸祿各自不等;徐圭貶為平民,這一案件牽連入獄的人多達三十八人,最終判決杖責(zé)滿倉兒,送入浣衣局執(zhí)役,丁哲賠償袁璘的喪葬費,貶為平民;王爵和孔琦、陳玉杖刑后恢復(fù)原職。
從滿倉兒案件結(jié)果中可以看到審判這一案件的官員明顯的偏袒了東廠錦衣衛(wèi)的人,對于造成如此冤案的人沒有任何的懲罰,反倒是本來秉公執(zhí)法的很多官員受到了最終的懲罰,可見即使是政治相對清明的弘治中興時期宦官東廠的勢力也可以做到一手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