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之死 為何說李密死后在無瓦崗軍?
李密,隋朝末年瓦崗軍的首領,在隋唐歷史上李密也算是留下了獨屬于他的足跡,公元619年1月20日,李密在投降唐朝之后又起兵造反,而后被殺,至于,李密正式推出了歷史的舞臺,而關于李密之死,有人曾說李密之后在無瓦崗軍,那么,知道當時的盛況是怎么回事嗎?李密是怎么由一階常勝軍的首領一步步落到投降而后被殺的地步的呢?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光是瞅瞅以上的那幾顆巨頭,就可知曉:問鼎長安、稱帝建國只不過是李淵父子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而已。雖然“唐”的大旗是豎起來了,但是新生的唐帝國勢力范圍僅限于長安附近、關中(陜西)和河東地區(qū)(山西)。天下尚有大大小小、許許多多的割據(jù)政權(quán)。
如何掃蕩群雄、一統(tǒng)天下就成為這個新生政權(quán)的首要課題。很明顯,李唐不是最佳的績優(yōu)股,但后來發(fā)生的事實告訴我們,這是一支潛力股。
李唐王朝之所以能夠后來居上并最終摘得桂冠,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有一個別人沒有的人。這個人就是秦王李世民。
李唐統(tǒng)一全國的戰(zhàn)爭,基本上(還有別人,比如趙郡王李孝恭)就是李世民的個人秀。在這場長達七年的戰(zhàn)爭當中,李世民的軍事才華和領導能力得到了充分地顯現(xiàn)。接下來,就請大家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去回味那段波瀾壯闊、精彩紛呈的歷史…..
群雄當中,第一個上了李唐黑名單的是薛舉。薛舉之所以能榮登榜首,主要是因為他的勢力范圍在今天的甘肅地區(qū),距離關中非常之近,對李唐構(gòu)成了嚴重威脅。李唐要想放心地東進南下,就必須首先把背后的這個家伙給收拾了。
其實呢,問題是相對的,薛舉也把李唐視為心腹大患。他一心想奪取長安,只是因為受到甘肅境內(nèi)另一勢力李軌的牽制,所以未能如愿。早在義寧元年的十二月,薛舉就曾經(jīng)大舉進攻過李唐境內(nèi)的扶風,但遭到了李世民的痛擊。
薛舉深知大秦與李唐之間水火不能相容,便在義寧二年的六月?lián)屜葎邮?,兵鋒直指長安。秦軍糧草充足,士氣旺盛,涇州一戰(zhàn),常勝將軍劉文靜所部遭到了重創(chuàng)。
長安危急!關中危急!大唐危急!
緊要關頭,李淵任命李世民為西討元帥,加雍州牧,令其迎戰(zhàn)薛舉?;蛟S也是冥冥中的天意,八月,薛舉突然病死。繼任的薛仁杲與薛舉的一班老兄弟不合,致使秦軍人心離散,士氣低落,與唐軍陷入僵持的狀況。這時,一直與薛氏父子敵對的李軌卻投降了李唐。這個消息深深地刺激了薛仁杲的神經(jīng),經(jīng)過兩個月的思考,他決定從折墌(zhǐ)(甘肅涇川東北)撤退。
可是,騰出了手腳的李世民已經(jīng)不給他這個機會了。唐軍步步緊逼。十一月,嚴冬來臨,寒風刺骨,但天氣再冷也冷不過薛仁杲的心。數(shù)十萬饑寒交迫的秦軍被李世民大軍包圍在小小的淺水原。薛仁杲率軍突圍,結(jié)果卻遭到了決定性的失敗。薛仁杲只好投降,隨后被押解往長安處決。
僅僅一個月后,“九巨頭”之一的李密也到下面陪薛氏父子斗地主去了。
李密怎么死了呢?內(nèi)中的原委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且說李密在洛水之戰(zhàn)敗給了王世充,走投無路之下便來投奔李淵。
對于李密的投誠,李淵是十分高興的。但是,他也知道,李密是一只吃人的老虎。所以,就任命李密為光祿卿、上柱國,封邢國公,還經(jīng)常稱他為弟弟。表面的榮寵掩蓋不了實質(zhì)的冷淡。光祿卿、上柱國、邢國公聽起來雖好,卻是有名無實,有職無權(quán)。
李密當然看出了這一點,大失所望。在李密看來,自己的功勞足可與西漢時的韓信相媲美,就算封不了王,最起碼也應該給個三公(太尉、司空、司徒)或者宰相當當吧。李淵這家伙也太摳了!
如果李密就此接受命運的安排,說不定他還可以善終??墒?,他已經(jīng)和命運抗爭慣了,他不甘心這樣的現(xiàn)狀。傷心失意的李密反心又起,他和部將王伯當找了個機會逃離長安,四處聯(lián)絡舊部,準備東山再起。
李密的反叛激怒了李淵。他知道李密的才具,擔心此人龍歸大海,后患無窮,便授意唐軍全力清剿。李密這條龍連大海的影子都沒看到,就被唐將盛盡師剁去了龍頭。
李密,這個隋朝末年第一傳奇人物,縱橫半生,威震天下,如今卻落得如此慘淡下場,讓人不禁感嘆命運播弄英雄。
小玉無法也不愿去再現(xiàn)李密赴死時的情景?;蛟S,當李密即將走向人生終點時,他的心情和幾百年前秦朝的丞相李斯是一樣一樣的:我好想和自己的兒子牽著黃狗去東門外狩獵啊!
李密死后不久,他的戰(zhàn)友徐世勣率領殘部歸降李唐。
從此,世間再無瓦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