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曹魏滅亡蜀漢時 東吳為什么見死不救?

2017-04-12 16:05:05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公元263年,曹魏派遣鐘會、鄧艾等人率二十多萬大軍進攻蜀漢,蜀漢不能抵擋,后主劉禪在成都投降,年底,蜀漢滅亡。三國時代魏蜀吳,魏國最

公元263年,曹魏派遣鐘會、鄧艾等人率二十多萬大軍進攻蜀漢,蜀漢不能抵擋,后主劉禪在成都投降,年底,蜀漢滅亡。三國時代魏蜀吳,魏國最強,吳蜀同盟對抗曹魏。令我們不解的是:曹魏滅蜀漢時東吳在做什么?東吳為什么不救蜀漢呢?難道吳人不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其實,蜀漢滅亡前,東吳是盡力去救蜀漢了的。根據《三國志@三嗣主傳》記載:冬十月,蜀以魏見伐來告。......甲申,使大將軍丁奉督諸軍向魏壽春,將軍留平別詣施績於南郡,議兵所向,將軍丁封、孫異如沔中,皆救蜀。蜀主劉禪降魏問至,然后罷。這段記載說的很明白:蜀漢向東吳求救,東吳派遣丁奉出壽春,“圍魏救趙”,又派留平前往荊州商議從永安入川,另外,還派丁封,孫異從漢水入漢中救援。從部署來看,東吳其實盡了力,他們動用了可以動用的力量,以當時僅有可能的途徑試圖救援蜀漢,減緩蜀漢的軍事壓力。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蜀主劉禪降魏問至,然后罷。”

東吳全力救援蜀漢,如果兩家合兵,魏軍未必能滅掉蜀漢,搞不好魏軍還會覆沒于四川山中。但是,東吳到底沒有來得及救援蜀漢。東吳未能及時救援蜀漢,從時間上看,不能怪東吳動作慢,只能怪蜀漢滅亡太快。蜀漢求救的信息是十月份送到東吳,但下個月劉禪就投降了,短短一個多月時間,東吳又怎么來得及救援呢?可是,到此我們又有了疑問。我們都知道,蜀漢地處四川,崇山峻嶺,沿途都是險要關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漢坐擁十萬大軍,怎么說滅亡就滅亡了呢?為什么滅亡的如此迅速呢?要說起來,蜀漢迅速的滅亡的最大責任人有兩人:一個是后主劉禪,另一個是蜀漢軍隊主將姜維。

后主劉禪的責任是因為他執(zhí)政期間,蜀漢政治腐敗,人心渙散,鄧艾兵臨城下,他又不戰(zhàn)而降,因此導致蜀漢速亡。劉禪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坑爹君主”,他的責任已經是眾人皆知,不用再多說。倒是姜維的責任,恐怕并不為大多數人所知。姜維對蜀漢迅速敗亡至少有三大責任:一、常年窮兵黷武,導致國力衰退,軍中出現厭戰(zhàn)情緒。姜維的戰(zhàn)爭導致“軍旅數出,百姓彫瘁”,蜀漢大將廖化憤怒的抱怨說:姜維的這種惡政,為何不在我生前出現,為何也不在我死后出現,偏偏要在我這輩子遇到呢?(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二、改變漢中防守策略,導致漢中迅速失守。

漢中自魏延時代,就采取“御敵于國門之外”的戰(zhàn)略,王平等人也都沿用。這個策略有效的擋住了曹魏的進攻,漢中安如磐石。但是,姜維掌權后卻腦洞大開,他改變過去的防御策略,變?yōu)椤罢T敵深入,聚而殲之”的策略。結果,正是姜維的策略導致魏軍深入漢中腹地,漢中迅速失守。

三、姜維面對鄧艾等人的魏軍部隊,只堅持一個月就被擊敗。姜維最初在沓中屯田避禍,鄧艾的精銳與姜維蜀軍主力正面野戰(zhàn),大戰(zhàn)于強川口,結果姜維大敗。鄧艾前后僅用一個月便將姜維擊敗,姜維被迫退守陰平,鄧艾部隊得以深入蜀中?!度龂継姜維傳》記載:“月馀,維為鄧艾所摧,還住陰平?!睆奈簻缡裰畱?zhàn)來看,魏軍在蜀國境內進展迅速,從公元263年秋進軍,僅用三個多月時間就兵臨成都城下。魏軍進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姜維負有主要責任,總結起來,姜維的責任就是:“以攻代守”戰(zhàn)略失誤,“御敵于國門之外”策略錯誤,“被敵軍擊敗”戰(zhàn)術錯誤。正是因為姜維的屢次錯誤,導致漢中迅速失守,蜀中門戶大開,被鄧艾偷渡陰平,抄襲后路。假如姜維能在漢中或者沓中擋住魏軍至少一路人馬(魏軍三路伐蜀),就可以為蜀漢爭取時間,東吳的援軍就有可能到達。但是,姜維未能擋住任何一路,反而被鄧艾擊潰,終于導致蜀漢在短短三四個月中滅亡,東吳就是想救也來不及??!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