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探索 漢武帝的理財能臣桑弘羊之死

2017-03-29 14:00:1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在寫過幾篇關(guān)于漢武帝時代頒行的與民爭利的經(jīng)濟政策的文章后,不斷有網(wǎng)友問:你讀過《鹽鐵論》嗎?你知道桑弘羊之問嗎?沒有這些與民爭利的

在寫過幾篇關(guān)于漢武帝時代頒行的與民爭利的經(jīng)濟政策的文章后,不斷有網(wǎng)友問:你讀過《鹽鐵論》嗎?你知道桑弘羊之問嗎?沒有這些與民爭利的經(jīng)濟政策,我們拿什么來“愛國”?于是,我不得不寫作這篇《桑弘羊之死》。在帝制時代的中國,沒有國家的概念,或者說:朕即國家,天下即朕。所謂“愛國”,愛的即是皇帝和朝廷。在這樣的理念之下,滿足皇帝和朝廷一切欲望所需都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今天的我們早已經(jīng)明白,國家不等同于皇帝,不等同于某些組織和利益集團。如果我們把“朕即國家,天下即朕”中的“朕”換作“人民”,那么“人民即國家,天下即人民”;如果我們對個體生命本身抱有最基本的尊重和憐憫,再來看困擾中國兩千多年的“桑弘羊之問”,會發(fā)現(xiàn),這原本是個偽命題。

公元前81年,即漢昭帝始元六年2月,漢王朝召開了一次在中國歷史上極為著名的會議——鹽鐵會議。《漢書.昭帝紀》這樣記錄:“詔有司問郡國所舉賢良文學民所疾苦。議罷鹽鐵榷酤?!?/p>

中國歷史上的鹽鐵專營始于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這一年,漢武帝下令將全國各地的煮鹽、冶鐵全部收歸政府管理,收入用以補充賦稅。到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又在全國推行均輸、平準法。所謂均輸,即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統(tǒng)購統(tǒng)銷;平準,則相當于物價管制。均輸和平準法的實行,在漢王朝建立起了一個由中央統(tǒng)一管理的國營商業(yè)網(wǎng)絡(luò)。

漢武帝為政的54年,是一個對外戰(zhàn)爭異常頻繁的時代,史載有用兵的年份就有三十多年。規(guī)模浩大的對外戰(zhàn)爭將漢初七十年所積累起來的社會財富消耗一空。為了繼續(xù)打仗,漢武帝必須想方設(shè)法將民間的財富收歸己有。于是,在漢武帝時期出現(xiàn)了一大批“聚斂之臣”,桑弘羊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個。

在漢武帝推行鹽鐵官營時,桑弘羊即參與了政策的制定;頒布平準均輸法時,桑弘羊已是大農(nóng)丞(財政部長助理);到元封元年(前110年),桑弘羊被漢武帝擢升為治粟都尉,并代理大農(nóng)令(財政部長),從此,掌管漢王朝的財政長達23年。

昭帝時期,霍光輔政,召開鹽鐵會議。這是一次關(guān)于國計民生的大辯論,就應(yīng)不應(yīng)該繼續(xù)施行漢武帝時代的鹽鐵專營,桑弘羊可謂舌戰(zhàn)群儒。

面對儒生們的咄咄逼人,桑弘羊最后拋出了一個困擾中國的千古難題,即所謂桑弘羊之問——如果不執(zhí)行國營化政策,戰(zhàn)爭的開支從哪里來?國家的財政收入又從哪里得?

所以,漢武帝執(zhí)政后半段的漢王朝,是一個除了權(quán)貴階層之外,整個社會共同貧窮的國家。這樣的社會極其孱弱,完全無法抵御任何自然災害的出現(xiàn)。從公元前115年開始,到漢武帝去世,由于水災、旱災、蝗災的輪番襲擊,《漢書》中人民因為各種災害而大量死亡,甚至“人相食”的記錄,不絕如縷。

再回到桑弘羊困擾中國的千古之問上。其實,我們不妨先問另一個問題:漢武帝執(zhí)政后半段,導致這一系列與民爭利的經(jīng)濟政策出臺的前提——北擊匈奴的連年戰(zhàn)爭,是否都是出于國家利益的考慮,是否都是有必要的?

公元前119年,衛(wèi)青、霍去病各領(lǐng)5萬精騎出擊匈奴,取得重大勝利,使得匈奴十余年再無南下之力。這一年,漢武帝38歲。以后,直到70歲去世,他從未停止對匈奴的大規(guī)模進攻。但這些戰(zhàn)爭,漢軍不是無功而返,就是大敗而歸,從未嘗勝跡。導致匈奴單于在公元前89年甚至給漢武帝寫了一封極其傲慢的信,開列了一份昂貴的清單,以承諾恢復和漢王朝的和親關(guān)系。

如果是共赴國難,以舉國之力支持國家抵御外敵固然無可厚非。但公元前119年之后的漢王朝顯然不是這樣,它更像是一部將全體國民、整個國家強行捆綁,卻毫無制動機制的戰(zhàn)車。

鹽鐵會議之后的第二年,桑弘羊便在一場宮廷政變中被霍光以謀反的罪名誅殺。

桑弘羊雖然死了,但他的經(jīng)濟政策卻頑強地活了下去。鹽鐵會議之后,鹽鐵官營并未取消,僅僅廢黜了酒的官營。漢元帝時,曾罷鹽鐵官,但僅僅三年就恢復。

今天,回顧這段歷史,其實比桑弘羊之問更需要我們解答的問題,也許是:在打造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機器之后,我們拿什么來約束這臺機器的駕馭者——皇帝,讓他所作所為真正是出于國家利益的考量,而非出于一己之欲而為所欲為?

這個問題,儒家給不出答案,兩千年的帝制中國也終究沒能找出答案。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