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秦始皇陵棺槨的位移竟造成秦二世則亡?
嬴政,被譽為千古一帝,開創(chuàng)封建帝制。作為中華封建開國君王兼秦王朝的首任CEO,戰(zhàn)時可謂戰(zhàn)功赫赫,“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天下一統(tǒng)之后,他政治家的雄才大略更是一展無余,“收天下之兵”,設(shè)郡縣,書同文,車同軌等短短十數(shù)年天下一統(tǒng),氣象萬千。但是,世上所有的好事都經(jīng)受不起一個但是?!笆蓟蕿槿?,天性剛戾自用”,這是嬴政最大的缺點,也為秦二世而亡埋下了深深的伏筆。對于大帝國來說,戰(zhàn)爭結(jié)束“海內(nèi)虛耗”,“輕徭薄役,與民休息”才是正道。可我們的始皇帝為了江山永固,開啟了一種近乎癲狂的模式:修長城、戍五嶺、開直道、焚儒生、筑宮殿、蓋墳?zāi)故沟妹裨馆d道,國事積弱。
別的不說,單拿蓋墳?zāi)挂皇聛碚f?!笆蓟蕫貉运溃撼寄已运朗隆?,但其十三歲繼位后便開始“穿治酈山”,眾多史學(xué)家認為這一行為就是修筑墓葬的前奏。當然這事是呂不韋替他操辦的,畢竟那時他才十三歲,“初即位,委國事大臣”??珊髞恚凹安⑻煜?,天下徙送詣七十余萬人”大規(guī)模修筑,這一定不是別人所為了吧。想想看,七十多萬人匯聚在驪山下修筑一個墳?zāi)鼓鞘呛蔚葔延^的一個場景。這還不算同期修筑的阿房宮、長城、直道等工程所耗人力。想想看,一個剛剛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戰(zhàn)爭的國家怎么還能經(jīng)受得了這種瞎折騰。
始皇帝動用這么多人修筑的這座世界上最大的陵墓到底是怎樣的豪華呢?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還原了這個陵寢的模樣。
“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p>
這是一種何等的場景!篤信命數(shù)的始皇帝,很顯然是為自己無法長生不老做得最壞的打算。換句話說,即便是死他也要讓在人間得到的一切能夠在冥界永存下去,既然生不能長命,死也要將一切盡可能搬入地下。這也是始皇帝為生死天命尋找的最好的一個平衡支點。
說道篤信命數(shù)這事上,始皇帝一邊營建陵冢一邊也在派遣術(shù)士找尋長生不老的妙方。盧生、韓終、徐福、侯生等怪迂之徒奔投而來。徐福為了騙取錢財上書說:“海中有三神仙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始皇允諾給了徐福數(shù)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人,最后不知所蹤。有人說遇到海難死了,也有人說定居某海島,民間傳說徐福到了日本,衍生了大和民族。在這事上,始皇帝上當不止一次,徐福之后盧生、韓終、侯公、石生等人接二連三前來行騙。最膽大的則是盧生,先是奏曰“亡秦者胡也”,使得始皇帝派遣蒙恬發(fā)兵三十萬北擊胡人。隨后又忽悠始皇帝不可稱朕而改口稱自己為真人。再隨后又背后說始皇帝壞話招惹始皇大怒,最終引發(fā)焚書坑儒之事,甚至連親生兒子扶蘇勸諫都被貶黜到了上郡。
始皇帝從來都是在為生存和死亡做兩手準備,一邊追求長生一邊則替死后著想。“秦初平天下”,議論更改帝號之事,“朕為始皇帝。后世以數(shù)計,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但他萬萬沒有想到他死后三年不到秦便滅亡。
秦滅亡固然與始皇帝的暴政分不開,但就沒有點別的什么傳說嗎?這么一個信奉術(shù)士的皇帝陵墓選擇不會沒有考量,即便最初修筑時他僅十三歲后來平天下之后肯定也有對這陵墓在風(fēng)水上有所勘察。這事不假,秦始皇陵寢風(fēng)水絕對是一流的好。怎么個好法呢?這可是一個頭枕九峰腳踏三川的絕佳位置,足可以保證江山萬世永固。民間有這樣一個版本的傳說流傳,說是埋葬始皇帝的勞役們聽說始皇帝埋葬的位置可以讓秦王朝萬世永固便感到恐慌,其中不乏聰明者鼓動大家講棺槨位置稍微移動一點,這樣足可以破壞原來的風(fēng)水讓其萬世之夢徹底破滅。大家聽后興奮異常紛紛表示為了兒孫不受暴秦統(tǒng)治誓死也不會將棺槨放到指定位置。就這樣秦始皇的萬世基業(yè)被民眾的一點小動作終結(jié)了。這是一個極具諷刺意義的民間傳說,也從另一個側(cè)面表達著人民對于暴秦統(tǒng)治的不滿。人心向背固然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