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吳國大夫伍子胥是怎么死的?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謀略家。春秋時楚國監(jiān)利縣(現(xiàn)湖北省荊州市監(jiān)利縣伍場村附近)人。前幾天,我看了一部有關(guān)于伍子胥的電影,影片中有這樣一幕片段:伍子胥跪于吳王夫差面前,告訴他,請大王不要聽信勾踐和范蠡的話,以免誤國,再說他們也并非真正降于大王您,他們想利用西施的美色來迷惑大王,使大王荒于朝政不理政事,之后,他們便會趁機攻打吳國,到那時后果將會很嚴重,請大王三思。
可是吳王夫差哪里聽得進去伍子胥的話,他只顧與西施整日游玩,貪圖享受,不理朝政。面對伍子胥的忠言進諫,吳王卻不屑一顧。伍子胥多次勸諫吳王都沒有成功,便感嘆說:“吳國,不久將亡也。吳王聽后大怒,賜劍于伍子胥,讓他自裁了斷。伍子胥恨鐵不成鋼,最后懷著一顆赤子之心,一腔報國熱情,自刎于吳王夫差跟前,看到此刻不禁熱淚盈眶,一個悲劇式的英雄死去,令人感慨萬分!
公元前451年,夫差做了吳國的大王,此時的伍子胥已是三朝元老,居相國位,地位可謂是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極人臣。他以卓越的才干和直言進諫的忠誠,贏得了吳國人的尊敬,而在他心目中,吳國就是自己的祖國,為了國家,他寧可去死。
吳王夫差得到伍子胥之助,滅越國而以勾踐為奴,意欲稱霸天下。蒸蒸日上的吳國,有一胸懷天下的夫差,有一深謀遠慮的子胥,稱霸之期不會遙遠。但吳王對越國的處置讓子胥如魚梗在喉,這是君臣之間分歧的開始。其一,夫差放臣服的越王勾踐歸國,這在伍子胥看來,無疑是放虎歸山,吳越爭霸數(shù)年,如今吳勝越敗,不趁機斬草除根,必留后患。其二,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吳王寵信越女西施,子胥認識到這是越國實施的美人計,以后能離間君臣,使吳王大興土木,導(dǎo)致兵乏民困者,西施當(dāng)是禍首。其三,吳王以越國大夫、號稱天下第一謀士的范蠡為大夫。子胥言:范蠡若真心歸吳,乃吳之大福,否則,滅吳者必范蠡也。
吳越之間的爭斗,最終歸結(jié)于兩個人之間的戰(zhàn)爭:伍子胥和范蠡。讓吳王信任哪一方,決定著吳、越兩國的命運。伍子胥進言痛陳利弊,吳王不聽,伍子胥欲殺勾踐而不得,欲殺西施也不成,他耿直的性格比不上范蠡的隱忍與耐力。當(dāng)他咄咄逼人地要求夫差絕后患時,范蠡則不露痕跡地運籌帷幄。一個王者,坐得越高,越順利之時,聽到忠言往往覺得刺耳,何況強硬如伍子胥,要殺夫差的信臣愛妃,在夫差眼中這是位高權(quán)重的伍子胥對王權(quán)的挑釁。至此君臣之間的距離越走越遠。
在伍、范的斗智中,伍子胥逐漸處于下風(fēng),直至他將兒子送去齊國,為吳、齊交好,日后聯(lián)手抗越作準備,這已是保護吳國的下下之策。但夫差把這一切誤認為是伍子胥通敵賣國,伍子胥的個人悲劇達到頂峰。他忠于吳王,吳王則賜劍讓他自刎,他要保護吳國,卻眼睜睜看著吳國走向滅亡。
或許自始至終最敬佩伍子胥的,是他的對手范蠡。伯牙遇子期,那是幾世修來的福分,但是兩位能夠互相賞識的英雄卻是各為其主。范蠡要救這位失敗的英雄,堅強如伍子胥,在這一刻流下眼淚,感動于這份知音之情。但是他拒絕了范蠡出手相救的好意,最后自刎于吳王前,囑咐其子在他死后挖出他的雙眼懸于吳門之上,他要看著越過怎樣攻破吳國。
伍子胥至死希望吳王夫差醒悟,可惜沒能如愿,最后死不瞑目。
感動于這樣一個故事,歷史的美麗在于那些逝去的人物,那些細微的情節(jié),那些真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