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揭明教虛實 明朝與明教的恩怨糾葛

2017-03-20 14:35:1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在《倚天屠龍記》一書中,明教占了相當?shù)钠?,全書涉及明教的不僅有江湖的恩恩怨怨(如各大門派圍攻明教),還有朝廷的利誘瓦解(如趙敏郡主

在《倚天屠龍記》一書中,明教占了相當?shù)钠珪婕懊鹘痰牟粌H有江湖的恩恩怨怨(如各大門派圍攻明教),還有朝廷的利誘瓦解(如趙敏郡主的拉攏),以及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如小昭與張無忌的感情),甚至還認為明朝之所以稱為“明”,也與明教有莫大的關系。那么,真實的明教到底什么樣呢?

倚天屠龍記》第二十五章《舉火燎天何煌煌》中寫道:楊逍案頭有一本《明教流傳中土記》,“張無忌翻開書來,但見小楷恭錄,事事旁征博引。書中載得明白,明教源出波斯,本名摩尼教,于唐武后延載元年傳入中土。其時波斯人拂多誕持明教‘三宗經(jīng)’來朝,中國人始習此教經(jīng)典……至會昌三年,朝廷下令殺明教徒,明教勢力大衰。自此之后,明教便成為犯禁的秘密教會,歷朝均受官府摧殘。明教為圖生存,行事不免詭秘,終于摩尼教這個‘摩’字,被人改為‘魔’字,世人遂稱之為魔教。”

這段考證的確不假,中國歷史上的明教確實源自波斯的摩尼教。明教在唐朝武則天時期傳入中國,明朝以后逐漸衰亡。這個可能只有歷史學者才能注意到的宗教,卻由于武俠大師金庸的《倚天屠龍記》而名聲大噪。在《倚天屠龍記》一書中,明教占了相當?shù)钠?,全書涉及明教的不僅有江湖的恩恩怨怨(如各大門派圍攻明教),還有朝廷的利誘瓦解(如趙敏郡主的拉攏),以及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如小昭與張無忌的感情),甚至還認為明朝之所以稱為“明”,也與明教有莫大的關系。那么,真實的明教到底什么樣呢?

公元3世紀創(chuàng)立,教徒全部吃素

摩尼教產(chǎn)生于公元3世紀中葉,由波斯人摩尼創(chuàng)立。摩尼教創(chuàng)立后,即在波斯境內(nèi)廣為傳播,并迅速進入北非、歐洲、小亞細亞、中亞一帶。據(jù)說,摩尼本人在游歷中亞時曾到過中國西北地區(qū),但摩尼教正式傳入中國則是在唐武則天時期(公元7世紀末)。

由于摩尼教宣揚光明,在傳入中國后,逐漸被稱為“明教”。類似于佛教,明教教徒也要食素,因為他們認為素食中包含的光明較多,吃素可以凈化自身的靈魂。因而,除非是叛教者,一般都嚴格遵守素食的戒律?!兑刑焱例堄洝返谑恼轮刑峒?,張無忌見到所謂明教徒的朱元璋、徐達一伙在吃牛肉,為之一凜。張無忌的吃驚正反映了明教的教義之嚴。勢力曾僅次于佛教,頻繁參與農(nóng)民起義

明教在唐代的命運可謂一波三折。武則天時期,該教處于合法地位;唐玄宗開元二十年,朝廷認為該教妄稱佛教,欺騙百姓,故不準中土民眾信奉,只許在西域人中自行流傳。在此期間,明教成為了回鶻國的國教。安史之亂中,唐朝屢次向回鶻借兵求援,明教借回鶻的勢力,重新風行于中土,在各地廣建寺院(稱大云光明寺)。經(jīng)過七十余年的發(fā)展,明教在中國的勢力達到頂峰,僅次于佛教,居著名的三夷教(明教、景教、祆教)之首。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朝廷下令禁止明教在華傳播,并沒收明教的寺院財產(chǎn),明教教眾遂轉入秘密活動。在組織上,中土明教也逐漸與西域的摩尼教團總部脫離聯(lián)系。

唐朝滅亡后,明教繼續(xù)在民間秘密流傳。一些信奉明教的知識分子,修建了許多明教寺院并隱居其中。如建于元代的福建泉州市晉江縣華表山麓草庵,就是中國僅存的明教寺院。而2009年在明教首領林瞪的家鄉(xiāng)福建省霞浦縣的一個小山村里更是發(fā)現(xiàn)了大量明教法囂和供奉圣女的姑婆宮。

宋代農(nóng)動中,特別是在江浙和福建一帶,反抗官府的農(nóng)民所參加的諸多秘密會社中,不少都吸收或滲透了明教的成分,如北宋末年,方臘利用明教組織群眾,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起義,震動了東南半壁河山。而在《倚天屠龍記》故事所發(fā)生的元代,明教仍然以種種形式存在,并相當興盛。《倚天屠龍記》中所寫的明教來源、傳入中土以及后來在中國的傳播、被禁的情況,與史實基本相符。

明朝國號來源于明教

朱元璋和他的軍隊經(jīng)過了儒家知識分子的改造,從此與紅巾軍本來所依托的明教、白蓮社漸行漸遠,向著奪取全國政權、成為天下正統(tǒng)的繼承者的方向大步前進。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也就是大宋龍鳳十二年,朱元璋在聲討張士誠的檄文中就說,元末農(nóng)民起義是“愚民誤中妖術,不解倡言之妄誕,誤信彌勒之真有,冀其治世,以蘇其苦,聚為燒香之黨”,而且“妖言既行,兇謀遂逞。焚蕩城郭,殺戮士夫,荼毒生靈,無端萬狀……”從這番言辭激烈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這個時候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要跟以前的兄弟們劃清界限.

也就是在這年十二月,朱元璋派遣部將廖永忠將小明王韓林兒從徐州接到應天來。在瓜州渡江的時候,廖永忠鑿沉小明王御座之船,韓林兒就稀里糊涂地淹死了。從此,朱元璋與以“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為口號的紅巾軍完全脫離關系了。

但是,朱元璋在稱帝后卻仍然將“明”字定為國號,那些儒生怎么會容忍拿這么一個與“邪教”淵源甚深的字作為國號呢?

這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原因。一方面,朱元璋終究還是不能將反元起義的舊部人馬一腳踢開,朱元璋軍隊及其歸附者的主要成分是原紅巾軍將士,這些人參加起義,就是為了投奔“明王”或者迎接“明王”出世,不可能讓他們馬上拋棄原來的迷信思想。朱元璋不能讓他們失望,以“大明”立國,就回應了“明王出世”之說,暗示自己就是明王,地位無可取代。

另外一方面,面對儒生們,這個“明”字又有了另外一番解釋:明,義為光明,分為日、月,合則為明。歷朝統(tǒng)治者所遵行的正統(tǒng)祭禮,都有“大明”、“朝日”、“夕月”這樣的祭禮,這就使得“明”這個國號看起來堂堂正正,表明新皇帝乃是受命于天,與日月齊光。再者,按中國傳統(tǒng)的五德終始之說,新朝建立在南方,南方屬火,為祝融氏;北方屬水,為玄冥氏。元起自北方,北方為水德,以火克水,以明制暗,正合傳統(tǒng)的五行相生相克觀念。而且,朱元璋的姓氏,“朱”字也與祝融氏拉上了關系。朱姓本是從遠古祝融氏而來。祝融,本是顓頊帝之子,是帝嚳(kù)的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在遠古,管火可是很重要的職務,因為祝融為天下安定立了大功,就被另行劃分為一個姓氏,這就是祝融氏的來由。祝融掌管火,火就是光明。明朝得天統(tǒng)之正,因此以“明”為國號。為了宣揚朱元璋的大明王朝起自火德和火德之盛,明代的官私記載都對此大加渲染。《明實錄》中對此一再加以夸大的記述描繪,民間的傳說則越傳越玄,總之,都是為了證明明朝乃是受命于天,興于火德。

這一番附會真是說得有板有眼,明受于天命,合于五行,得天統(tǒng)之正。因此,以“明”作為國號,也得到了信奉儒家學說的人的認可。

更有趣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實際上導致了明教的全面衰落。朱元璋在登上九五至尊之后,由于深知秘密教派的厲害,便下詔嚴禁白蓮教、明教等教派,并把取締“左道邪術”寫進《大明律》,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其后,白蓮教以各種支派的形式變換名目繼續(xù)得到發(fā)展,明教卻逐漸衰落了。到明清之際,明教在中國完全消失了。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