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臨死前說了一句話 引這個國家百年地震
提起鐵木真,想必很多人都會對這位曾經(jīng)遠征歐洲的王朝建立者肅然起敬,不過雖然他成就了一代帝國,但是對于身后事的處理卻明顯粗糙,或許是其去世之時匆忙,沒有明確的選出繼承人,因此導致其后人為了爭奪皇位而發(fā)生了一系列的斗爭。就因為他對于此事的疏忽,導致這場斗爭一直持續(xù)達百年的時間,對于偌大的一個國家來說,造成的影響自然也是極大的。
事情還要從他的遺囑說起,他說道:“自己的這些兒子的后人沒有一個能夠擔任大汗的,我的子孫既然沒有這個能力,還有拖雷和我的兄弟及其子孫?!本褪且驗檫@句話,他的后人開始了對皇位的瘋狂爭奪,這恐怕是他本人都沒有預料到的結(jié)果吧?這么一句類似于發(fā)牢騷的話,居然也會成為其子孫后代爭奪皇位的籌碼。
蒙古人的習慣與我們不同,一般來說,整個家族排名最小的才會繼承父輩的財產(chǎn),而其哥哥們都要分家自己過活,這種制度似乎更加科學,但是對于家族未來的發(fā)展卻非常不利。鐵木真意識到這一點,于是沒有按照以前的規(guī)矩來選定繼承人,因為他的小兒子過于重情,為人老實,對于急需擴張的蒙古國來說,統(tǒng)治者擁有這種性格的話非常不利。
小兒子拖雷或許可以守家,但是拓展家族勢力卻一竅不通,相反鐵木真的第三個兒子——窩闊臺,非常的有潛力,此子既有手段,又心狠手辣,是一個非常適合管理蒙古國的人才。除了這兩人之外,他的其他后代都沒什么天賦,在管理國家上屬于平庸之輩,根本難以擔當如此重任。
一方面是蒙古的祖制,一方面是蒙古的未來,鐵木真在這兩個問題之間不斷的徘徊、思考,畢竟這都不是小事,一旦決策失誤的話,那么給蒙古帶來的打擊,也將是毀滅性的。毫無疑問,窩闊臺就是他眼里最好的接班人,但是如果他這么做了,那么整個蒙古的制度將會被顛覆,會對整個蒙古族產(chǎn)生的影響都是無法估量的。但倘若他不這么做的話,那么蒙古將會失去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只能勉強維持現(xiàn)有的疆土,無法再與眾強爭奪天下。
經(jīng)過一番思想斗爭,他還是決定顛覆祖制,畢竟這是蒙古崛起的一次好機會,一旦放棄的話,那么可能他們就要永遠的偏安一隅。不過,他也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那就是將蒙古起勢最初的家業(yè)交給了拖雷,這樣子也不算是完全背離了祖制,可以讓其臣民明白祖制還是很有約束力的。
原本事情到這里是很漂亮的,但偏偏這位偉大的領(lǐng)袖,又畫蛇添足的賦予了拖雷一個特別的權(quán)利,這個權(quán)利就來自于忽鄰勒塔制度,他專門強調(diào)了這個制度仍舊存在,于是在其死后,拖雷仍舊具有爭奪皇位的機會。簡單來說,他手里具有“監(jiān)國”大權(quán),而在上述制度的相關(guān)會議召開之前,他是可以享有最高統(tǒng)治者權(quán)力的,再加上當時的很多貴族都不支持此會議的召開,因此他就一一直以監(jiān)國的名義,坐著統(tǒng)治者的高位。
不過兩年之后,在窩闊臺派系的強烈要求下,忽鄰勒塔正式召開,不過由于拖雷的支持者眾多,且擁有強有力的即為理由,一度讓會議的重心偏向于拖雷。不過就在他馬上就可以順利登上皇位的時候,卻因為窩闊臺苦口婆心的勸說而選擇了放棄,表示愿意為了蒙古的將來,而讓他即位。
窩闊臺登基之后,整個蒙古的節(jié)奏立即快了不少,勢力不斷擴張,他們一度遠征到了歐洲等國,只可惜不久之后窩闊臺便病死,第二次皇位之爭的序幕也就由此拉開。
當時攝政的乃是窩闊臺的第六位夫人,這個女人上臺后就拼命想要改變窩闊臺的遺言,轉(zhuǎn)而讓自己的兒子成為新的接班人。不過這一提議遭到了廣泛的反對,理由是其子貴由還尚未成年,提議未能成功,貴由非常的惱火,他立即從母親的手里奪回了攝政大權(quán),正式成為新的統(tǒng)治者。
不過由于其在位期間與家族內(nèi)部人員不合,只是三年便死于內(nèi)斗,而隨后接踵而至的就是極其激烈的皇位爭斗。后來經(jīng)過各方協(xié)商,由當時最強大的蒙古勢力拔都推薦,讓蒙哥繼任大汗之位。此子乃是拖雷的兒子,伴隨著他登上皇位的同時,蒙古以幼子即位的祖制也就此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