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舊唐書》對于中國歷史有何作用?
《舊唐書》共200卷,包括《本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原名《唐書》,宋祁、歐陽修等所編著《新唐書》問世后,才改稱《舊唐書》,成書于后晉開運二年(945年)。
賦稅制度
《舊唐書》在研究我國土地制度、賦稅制度等方面,也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史書。關于唐朝的均田制、租庸調(diào)制和兩稅法,都有比較翔實的記載,給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條件。尤為可貴的,是《舊唐書》的志里,保存了內(nèi)容相當豐富的我國科技史的資料。在《歷志》和《天文志》里,有著名天文歷法家李淳風和僧一行制定的《麟德歷》和《大衍歷》的比較完整的內(nèi)容?!段逍兄尽芬痪?,列舉各地不同的自然災害,其中還有不少反映民生困苦、工商業(yè)狀況和國內(nèi)外交通方面的資料。《地理志》四卷,記載了全國邊防鎮(zhèn)戍的分布和兵馬人數(shù),并以天寶十一載(752)疆域為準,分道敘述了各地州縣設置和戶口等情況。《職官志》三卷,不少文字是照抄《唐六典》,并記載了代宗永泰二年(766)時官品的變革。《輿服志》一卷,記載唐代帝、后、王、妃以及百官按品級規(guī)定的車輿、衣冠、服飾制度,用以區(qū)別貴賤士庶,是封建等級制度的體現(xiàn)?!督?jīng)籍志》二卷,以開元盛世為準,記錄了經(jīng)、史、子、集四部的存書。志序還扼要敘述了安史之亂后直至后梁遷洛期間國家書籍的殘損情況?!妒池浿尽范恚容^集中地記載了唐代田制、賦役、錢幣、鹽法、漕運、倉庫乃至雜稅、榷酤等有關經(jīng)濟史資料?!缎谭ㄖ尽芬痪?,記載了唐代法典律、令、格、式(見律令格式)的制訂過程,并有關于執(zhí)行情況的概略敘述??偟恼f來,《舊唐書》諸志集中了不少有價值的歷史資料,但也存在著錯訛和重大遺漏。
地理學
在《賈耽傳》里記錄了他所著作的《隴右山南圖》和《海內(nèi)華夷圖》等地理學上極為珍貴的資料,這是中外地理學家研究古地理學的難得的記錄。但《舊唐書》的缺點也很明顯。因為它出自亂世,又出自眾手,成書迅速,因此不免有些粗率。有時轉抄的痕跡也很明顯,甚至一件公文,在紀和傳里同時抄進,造成了不應有的蕪雜。因為編史隊伍的不穩(wěn)定以及互不通氣,竟至出現(xiàn)某些人物同時并列兩傳的情況,如《楊朝晟傳》就同時列在卷一百二十二和卷一百四十四兩處;《王求禮傳》和《丘神績傳》也有類似情況。難怪北宋初年有人要否定,由宋、歐諸名家另寫一部。但若由此把這部書全盤否定,甚至革出正史之列,也是不公平的。歷史畢竟已給予《舊唐書》坎坷的命運,使它無端沉沒了約五百年。
在北宋編撰的《新唐書》問世以后,《唐書》始有新舊之分?!缎绿茣吠ㄐ?,該書受到冷遇。南宋初年刻印之后久無印本。明代中葉,有人在吳中張、王兩家分別獲得宋版《唐書》的列傳和紀志。嘉靖十七年(1538),余姚聞人銓等重刻《舊唐書》,但傳布不廣。清乾隆時,《舊唐書》始復刻重印于世。由于長期沒有印本,書中存在不少殘缺和相互歧異之處。清人羅土琳等撰《舊唐書??庇洝妨?,可供參看。百衲本《舊唐書》是用南宋紹興刊本殘存的六十七卷,配以聞人銓本影印的,也是目前最好的版本。中華書局1975年出版的校點本現(xiàn)比較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