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的歷史影響 該如何評價二十四史中的宋史
《宋史》的主要史料來源是宋代的國史、實錄、日歷等宋朝史官的原始記述,而這些史籍如今幾乎全部佚失了,在其他書中雖然也有引用,但取舍、詳略各不相同,加上在記載宋朝歷史的各種文獻中,只有《宋史》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了政治、經(jīng)濟、軍事、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狀況,內(nèi)容廣泛而豐富,史料價值相當高。
史家普遍認為,《宋史》是保存宋朝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統(tǒng)全面的一部史書,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要想了解宋朝歷史便不可能脫離《宋史》,后世眾多的修訂之作,雖然確實各有其長處,但卻不能取而代之或者與之并行于世。
宋代文治、武功略遜漢唐,然經(jīng)濟的發(fā)達、文化的昌明、思想的繁榮則遠超漢唐,近代大史學家陳寅恪認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數(shù)千年之演變,造極于天水一朝。而要了解這一光輝燦爛的時代,《宋史》將是一部很好的入門參考書。
《宋史》和《金史》都是由元朝史官編寫的,都是官修正史。然而,《宋史》和《金史》兩書中的一些記述,尤其是關(guān)于宋金之間戰(zhàn)事的記載,卻有不少差異。
《宋史》的編者以南宋遺民為主,《金史》的編撰者則以金國遺民為主,但是遼、金、宋三史的審核權(quán)及最終決定權(quán)則掌握在蒙古史官手中。
《宋史》便是元朝史官在宋代官修史書的基礎(chǔ)上稍加排次整理修訂而成,《金史》則基本來源于原金朝史官所撰寫的金國的國史、實錄、日歷。
在對待宋金兩國以及《宋史》、《金史》中與宋金戰(zhàn)事相關(guān)的描述上,元朝史官的態(tài)度是中立的,基本上不存在厚此薄彼的問題,而且在保留宋朝史官記載和金國史官記述的同時,在人物傳記的結(jié)尾加入了作為局外人的元朝史官的客觀評判。所以,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同樣是元朝中央政府組織史官編撰的官修正史,關(guān)于宋金戰(zhàn)事的某些記載,《宋史》和《金史》卻存在一些差異。
《宋史》缺少前期整理,而后期修撰時間又相當倉促。故《宋史》修撰者面對數(shù)量龐大、毫無整理的原始史料,匆匆急就,致使《宋史》在史料的裁剪、編次、修飾、檢校,以及文字的修飾、全書體例等方面相當粗糙。盡管存在一些問題,但《宋史》卻是保存宋代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統(tǒng)全面的一部史書,因而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關(guān)于這些,以往的史家早已指出。
《金史》不提蒙古對金國的威脅,也不提劉豫的偽齊政權(quán),而關(guān)于宋金兩國在1140年前后發(fā)生的諸多戰(zhàn)役的記載,更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
《金史》記事經(jīng)常避重就輕、為尊者諱,甚至刻意地隱瞞金國軍隊的敗績,片面地夸大金將的戰(zhàn)績,這些在《金史》卷七七《宗弼傳》關(guān)于1140年宋金戰(zhàn)事的描述中有很明顯的體現(xiàn)。
歷代屢有重修宋史之議。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王洙完成《宋史質(zhì)》100卷,嘉靖三十四年柯維祺編有《宋史新編》200卷,王惟儉有《宋史記》250卷。清代陳黃中編《宋史稿》219卷、陸心源編《宋史翼》40卷,朝鮮的李算也編了一部148卷的《宋史筌》。這些改訂之作,雖然改進了《宋史》的某些缺點,但沒有一部能夠取代《宋史》。
乾隆末年,邵晉涵發(fā)憤重修《宋史》,錢大昕、章學誠曾參與制定體例,邵先撰《南都事略》,然後再修《宋史》,惜書未竟而卒。
歷代屢有重修宋史之議。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王洙完成《宋史質(zhì)》100卷,嘉靖三十四年柯維祺編有《宋史新編》200卷,王惟儉有《宋史記》250卷。清代陳黃中編《宋史稿》219卷、陸心源編《宋史翼》40卷,朝鮮的李算也編了一部148卷的《宋史筌》。這些改訂之作,雖然改進了《宋史》的某些缺點,但沒有一部能夠取代《宋史》。
乾隆末年,邵晉涵發(fā)憤重修《宋史》,錢大昕、章學誠曾參與制定體例,邵先撰《南都事略》,然後再修《宋史》,惜書未竟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