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的作者 由大文豪歐陽修負責編纂
《新五代史》,宋歐陽修撰,原名《五代史記》,后世為區(qū)別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稱為新五代史。它記載了自后梁開平元年(907年)至后周顯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歷史。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天圣進士。官館閣???,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歷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謚文忠。主張文章應(yīng)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yǎng)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lǐng)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歐陽修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lǐng)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著名的史學家,奉命和宋祁領(lǐng)銜編撰《新唐書》。崇儒復(fù)古是他的政治主張,也是他修史的指導思想。他意稟承孔子的《春秋》筆法、“褒貶”義例,對《舊五代史》改編重修。在編排體例上,推翻《舊五代史》一朝一史的基本格局,取法《南史》、《北史》,打破朝代界線,把五朝的人事綜合統(tǒng)編在一起,按時間順序排列。
《舊五代史》成書于宋建國后不久,所依據(jù)的史料多為五代實錄?!缎挛宕贰沸拮珪r,距宋建國已有八九十年,距舊史的成書也已經(jīng)60多年,這個時期又新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資料,這樣就使得《新五代史》可以在《舊五代史》的基礎(chǔ)上增加一些新的史料。《新五代史》全書七十四卷,包括本紀十二卷、列傳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世家年譜十一卷、四夷附錄四卷。其中的列傳,最有特色。它采用類傳的形式,設(shè)立《家人傳》、《臣傳》、《死節(jié)傳》、《死事傳》、《一行傳》、《唐六臣傳》、《義兒傳》、《伶官傳》、《宦者傳》、《雜傳》等名目。每類傳目,內(nèi)寓特定涵義,用以貫徹作者的“褒貶”義例。臂如將相大臣,凡專事一朝的在《臣傳》,歷事幾朝的則列《雜傳》。又如根據(jù)死者忠的不同程度,分為兩等,頭等的進《死節(jié)傳》,次等的入《死事傳》。
一般史書的“志”,《新五代史》稱作“考”,僅有《司天考》、《職方考》,分別相當于《舊五代史》的《天文志》、《郡縣志》。作者認為五代是個名分綱常顛倒的亂世,其典章制度一無可取,所以將《舊五代史》的“志”刪除。這也是為了體現(xiàn)以“禮”修史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