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神人劉伯溫為何放棄大元投奔朱元璋?
元順帝至正八年(1348),臺州黃巖(今浙江黃巖)人方國珍在臺州起兵,拉開了反元的大幕。方國珍的軍隊迅速占領(lǐng)了臺州、溫州、慶元(今寧波)等地,當?shù)毓賳T奈何不得。省里面只得將劉伯溫召出。劉伯溫同事黃伯生在其《誠意伯劉公基行狀》一文里說,省里將劉伯溫召出后讓他當了個浙東元帥府的都事,仍是個從七品的小官,而元帥府即宣慰司,是省里的一個派出機構(gòu)。劉伯溫到任后,獻計筑城抵御,果然使方國珍受阻。這時,左丞相招安方國珍,劉伯溫認為招安不妥,因方國珍是第一個起兵反元之人,應(yīng)乘勝一舉將方國珍剿滅,否則后患無窮。從起義反元這一面來看,劉伯溫這一計確實很毒,若得逞,元王朝將再茍延殘喘一陣也說不定。方國珍聽說后,忙用重金賄賂劉伯溫,希望劉伯溫改變觀點,為他接受招安說點好話,但劉伯溫不受。方國珍便派人從海上帶重金到京城,賄賂當權(quán)者們,終于打通了門路,朝廷決定招安方國珍,一面授方國珍官職,一面反而斥責劉伯溫霸道。方國珍受招安不久,等到喘過氣來后,再次起兵反元,而此時的劉伯溫,雖又被省里重新任用負責剿捕之事,卻又見疑,不給兵權(quán)。至此,劉伯溫對元王朝心灰意冷,干脆辭官回家了。劉伯溫回到老家青田后,專心著書,寫下了反映自己政治主張的傳世之作《郁離子》。
劉伯溫已經(jīng)看出元王朝末日迫近,天下勢將大亂,便在老家青田讀書,著作,韜光養(yǎng)晦等待時機。不久,群雄四起。朱元璋打下浙江金華后,得知劉伯溫、宋濂是江南名士,即以重金禮聘,劉伯溫賣關(guān)子,沒有答應(yīng)。朱元璋手下總制孫炎又親自寫信邀請劉伯溫,劉伯溫才同意出山。
劉伯溫和朱元璋見面后,即向朱元璋陳述了時務(wù)十八策。十八策的主要內(nèi)容是滅陳(友諒)去張(士誠)、滅方國珍、屯兵自養(yǎng)、勿過度擾民、嚴肅軍紀、招納賢士等等。朱元璋讀后非常高興,即將劉伯溫視作心腹。朱元璋初起兵時,奉紅巾軍頭領(lǐng)韓林兒為首。至正十五年(1355),韓林兒在亳州(今屬安徽)稱帝,國號大宋,朱元璋得到消息,即表祝賀,到了新年,還令中書省為韓林兒專設(shè)御座并叩頭禮拜。群臣皆拜,獨劉伯溫不拜。問他為什么不拜,他說:韓林兒不過是個放牧的小孩子而已,我拜他干什么!顯然,劉伯溫是以這種方式表明他只忠于朱元璋。朱元璋心知肚明,便召見劉伯溫,請教平定天下大計,于是有了一次著名談話,后人稱之為朱劉之間的“隆中對”。劉伯溫向朱元璋分析了群雄形勢,陳述了征討天下大計。劉伯溫說:張士誠目前不過自保而已,不足為慮。陳友諒篡奪了紅巾軍領(lǐng)導(dǎo)權(quán),名號不正,但他占據(jù)了上流之地,又時刻想消滅我們,是我們的大敵,因此應(yīng)當首先消滅他。一旦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自然勢單力薄,就可以一舉將其滅掉了,然后揮師北上,占據(jù)天下!朱元璋聽后大喜,對劉伯溫說:先生有了什么好的計策,都一定要告訴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