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出身農(nóng)戶為什么能成功奪取天下?
劉邦出身農(nóng)戶,在起義以前就是一個整日在街頭巷尾廝混的流氓,但是他卻可以打敗出身名門,驍勇善戰(zhàn)的西楚霸王項羽,最終登基為帝,君臨天下,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他的成功是由他的性格決定的。
劉邦的性格十分謙虛謹(jǐn)慎,能夠選賢與能,知人善用。在他的身邊謀臣可以從容地定下計謀,而將士在危急時刻可以臨危授命。而且他老謀深算,心思周密,深得民心。據(jù)傳,當(dāng)年,他到達灞上之時,曾經(jīng)嚴(yán)令: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秦朝的苛刻法律全部被廢黜。這樣一來,劉邦就得到了灞上百姓的擁戴,所謂得到多助,失道寡助,這說的大概就是劉邦吧。
而項羽與劉邦相爭,卻盲目輕敵,空有一身武藝,卻胸?zé)o城府,又怎么會是機智多謀的劉邦的對手呢。據(jù)傳,當(dāng)年,項羽進軍咸陽的時候,大肆燒殺,使得咸陽城一時之間置身于一片火海之中。面對身邊謀臣的勸諫,他竟然也置之不理,一意孤行。當(dāng)?shù)匕傩湛嗖豢把裕粫r之間怨聲不絕。項羽早已失去了民心,又何談爭霸天下呢。而當(dāng)他在兵敗之時,卻放棄了逃生的機會,寧愿拔劍自刎,這不過是因為項羽無法面對自己的失敗罷了。一個沒有堅定決心的人,又何談東山再起。
劉邦面對敗局,能夠隱忍不發(fā),伺機而動,最終成為最后的贏家,這與他的性格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
項羽是楚漢時期的西楚霸王,而劉邦是漢王。這兩個人之間注定要一分勝負(fù),這樣才能決定最后統(tǒng)一天下的君主到底是誰。劉邦其實很多方面都比不上項羽,比如說治軍,打仗等等,但是劉邦也有過人之處,反正最后的結(jié)局就是劉邦打敗項羽,一統(tǒng)天下,開辟了漢朝。
劉邦打敗項羽的一場戰(zhàn)役是在五年十二月。那個時候項羽已經(jīng)退守垓下了。劉邦還有韓信等人,帶著40萬的大軍,去找項羽一決高下。當(dāng)時項羽手上的兵力大概在10萬左右。其實項羽的兵力非常的勇猛。曾經(jīng)他也有過用三萬精兵擊潰劉邦五十六萬大軍的經(jīng)歷。但是這一次似乎有所不同。因為劉邦是事先計劃好了才來的,所以項羽的部隊遭到了重創(chuàng),敗了下來,退入壁壘堅守。
這個時候項羽手下的兵力已經(jīng)不足了,而且在糧草方面也非常缺乏。韓信就讓人在晚上的時候,唱起了楚歌。項羽的士兵們,夜夜聽到楚歌,無比的思念家鄉(xiāng),軍心徹底瓦解了,這也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四面楚歌。項羽見軍心已經(jīng)瓦解了,知道已經(jīng)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于是帶著800士兵突圍出去逃走了。
劉邦見狀,趕緊帶了5000騎兵去追項羽。項羽在突圍的時候不慎迷了路,找不到方向了。被劉邦帶領(lǐng)的騎兵追到了烏江旁,在烏江自殺身亡,結(jié)束了他的一生。至此,劉邦打敗項羽才作為了不爭的事實,劉邦得以統(tǒng)一天下,成為一代君主。
漢王劉邦為什么會得天下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劉邦和項羽之戰(zhàn)最終劉邦得天下。劉邦得天下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才,對待人才他是勢在必得,他的成功與他信任謀士人才有關(guān)。
在《史記》中就有記載,說的是劉邦得天下之后與大臣探討經(jīng)驗,大臣們說是劉邦把將士們攻打下來的城池都獎賞給了他們,這樣獲得了大眾之心,而項羽不同,總是疑神疑鬼,不相信他人,并且殺害了很多有功的人,如此就必然失敗。
劉邦覺得原因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自己有信任的人才是主要成功的原因,尤其是蕭何,張良,韓信三個人,幫助了自己,他們各有優(yōu)點,如此的集眾人所長如何不成功,而項羽不能信任人才甚至總是充滿懷疑,唯一的人才范增還不被信任,這樣必然導(dǎo)致失敗,眾人聽了都十分認(rèn)可。
其實,很多人都喜歡項羽,覺得項羽重情義,但是如果重情義太過,那么就會變成缺點,項羽太重情義就是一個弱點,當(dāng)初劉邦的智謀并沒有太突出的地方,甚至自己本人是一個自私并且異常冷靜、冷血的人,他能把自己的孩子親手送往死神之路,親眼看見自己的父親被殺害,但是為了自己能保全下來都不管不顧。
有求勝之心的人不會因為情誼而心軟但卻會為了茍活而狠心,雖然因人而異但是劉邦就是這樣的人,他有大志向,并且可以心無牽掛的去做自己做的事,也正如此,他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