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民族英雄的大將鄭成功最后怎么死的
鄭成功有著大功績在身,于是人們對他有各種稱呼,那么鄭成功被稱為什么呢?明朝首的都被攻陷之后,遷都到了南方,史稱南明,清軍并沒有放棄對南明的攻打而是派遣大軍進攻南方企圖一同中國,徹底滅掉明朝。
鄭成功像
揚州被攻陷之后明弘光帝被殺害,弘光政權(quán)滅亡,鄭芝龍等人輔佐隆武帝繼位,并且把自己的兒子鄭成功引薦給了隆武帝。隆武帝見到鄭成功驚為天人,被鄭成功的氣質(zhì)所折服,夸贊鄭成功將成為朝廷的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
隆武帝非常欣賞鄭成功,并且常常惋惜自己沒有女兒否則一定要招鄭成功為駙馬,鄭成功對隆武帝也是非常衷心,正是“士為知己者死”。
隆武帝覺得不賞賜鄭成功點東西實在心里過意不去,一般的賞賜也不足以表達自己的心情,隆武帝非常糾結(jié)。這時候有人出主意說:“陛下,不如賞賜鄭成功姓朱吧,這樣就是以國為姓了,也能讓鄭成功更好的為國家效力?!甭∥涞垡宦?,覺得很有道理嗎,于是就下了一道圣旨,賜鄭成功姓朱,并且將名字森改為成功,從此之后鄭森就變成了鄭成功或朱成功。鄭成功面對圣旨感激涕零,并表達了自己的忠心,以至于在父親鄭芝龍投降清朝之后鄭成功依然在戰(zhàn)斗。
隆武帝的賜姓之舉也贏得了民心,以至于后來人們都稱呼鄭成功“國姓爺”以示尊敬。
鄭成功收復臺灣
鄭成功的一生是短暫的,短短的39個年頭,就走到了人生的盡頭,但他的人生卻是精彩的,值得人稱頌的。
鄭成功出征臺灣
他年少時曾憤青、曾青春澎湃、曾滿腔熱情;中年時曾低落沮喪、曾孤獨彷徨、曾落寞無人理解。
他的一生一直被一個結(jié)給困擾,那就是反清復明。他希望依靠自己的個人努力去改成這樣的結(jié)果,但卻事與愿違,現(xiàn)實與理想總是背道而馳。但,在這隱忍中、這默默中,他卻創(chuàng)造了另外一個理想,并且努力實現(xiàn)了,那就是收復臺灣。
臺灣,那時候的臺灣還是一個小小的漁村,與福建隔海相望。列強在侵略中國的進程中,被荷蘭人無情的占領(lǐng)了。
被侵略國人民是悲慘的,他們喪失了土地,喪失了親人,甚至喪失了人權(quán),淪為被壓迫、被奴役、被迫害的對象,那時,家破人亡就跟家常便飯一般隨處可見。
福建與臺灣的隔海相望,鄭成功及其下屬對荷蘭人的暴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們在尋找一個契機,該如何去幫助臺灣的同胞呢?正好,臺灣難民們說,我們愿意與您共同抗擊敵人。這為收復臺灣拉開了序幕。
鄭成功是深諳兵法,且熟悉水戰(zhàn)攻守戰(zhàn)略的。加上長期被壓迫,被抑制,熱情一旦爆發(fā)將不可阻擋。內(nèi)外夾擊,荷蘭人不堪一擊,終以舉白旗,滾出臺灣為結(jié)局結(jié)束了這場民族戰(zhàn)爭。
公元1661年,被侵略者荷蘭占領(lǐng)了多年的臺灣終于回到了中國的懷抱,迎來了解放和自由,這里面鄭成功居功至偉。
鄭成功怎么死的
鄭成功作為明朝最后的堅守者,一生都在為已經(jīng)滅亡的大明王朝耗費心血,希望憑借自己的一人之力能夠力挽狂瀾,這也使他也成為了大明王朝最后的殉葬者,鄭成功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鄭成功畫像
公元1661年,清王朝完成了皇權(quán)更替,康熙繼位,黃梧向當時的統(tǒng)治者提出了“平賊五策”:絕了已經(jīng)固守臺灣的鄭成功經(jīng)濟來源,頒布了“禁海令”不允許漁民下海捕魚,斷絕了鄭成功與福建沿海的聯(lián)系,并斬殺了鄭成功的父親,挖了鄭家祖墳,并且把投降的鄭成功的部下分化瓦解。
鄭成功在臺灣聽到了這個消息,倍受打擊,吐血病倒了。鄭成功的士兵因為大多都是陸地士兵,在臺灣水土不服,很多人都生病了,鄭成功每天都為這些事情忙的焦頭爛額,顧不上調(diào)理身體,加重了病情,可是,他依然堅持工作在第一線,就在鄭成功勞心國事的時候,傳來了他的兒子與乳母私通的亂倫消息,這也成了壓倒鄭成功的最后一根稻草。這一系列國事家事的重重打壓,使得鄭成功在內(nèi)外交困的時候身心俱疲,病情加重了。
躺在病榻上的鄭成功,感覺自己已經(jīng)命不久矣了,可是自己的抱負還未能施展,心中更加憂郁,使得病情不斷地加重,終于在1662年的一天夜里,大呼“我無面目見陛下于地下”,用手抓臉而亡。
鄭成功死了,大明王朝最后的一根柱石也倒塌了,雖然鄭成功沒有完成自己的終生抱負,可是他的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精彩,就是他最后死亡也有著各種說法,到現(xiàn)在只怕也沒有一個鄭成功是怎么死的一個定論吧。
鄭成功后代
歷代的皇帝,都希望自己能夠早日開支散葉,子女多多益善,尤其是兒子。也許,你覺得我將鄭成功與歷代皇帝做比較不合時宜。但卻不然,請仔細聽我說來。
鄭成功石像
但是后代多,也并非一定是件很好的事情,從康熙帝身上就深深印證了這個道理,康熙帝壽命較長,后宮嬪妃也多,他一生中有50多個子女,兒子更達到了30多個,但大部分都被自己親手處決、流放、圈禁了,剩下來的個個都是明爭暗斗,為的不過是皇權(quán),是地位,是權(quán)勢,與父親、與親情是絲毫關(guān)系也沒有的。
首先,我們來看鄭成功的人物性格,他一直是一個自詡聰明和清高的人,他認為時勢造英雄,他沒成功,只是沒有天時地利,人和這點他是有的。
中年的他,日子過得也較為安逸,但內(nèi)心的寂寞和空虛,卻是與日俱增的,他一直沒能放棄心中的那對權(quán)勢的欲望,于是他想既然天時地利,我沒有,那么我就用人和去造,福建的那些日子,平靜,舒適。他與夫人、愛妾恩愛有加,繁衍的后代數(shù)量雖不能比擬康熙大帝,但對于當時人均育兒數(shù)來說,還是比較高的,他的一生中,也是有十來個子女的。
但,鄭成功臨死的時候,亦沒有饒過他的長子,鄭經(jīng),只因為他違背了他的愿望,背叛了明朝,投向了清朝,鄭成功在臨死前依然念念不忘要處死鄭經(jīng)。伴隨著鄭成功的逝世,鄭氏一族逐漸沒落下去,子孫后代分散、大隱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