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心理健康 > 正文

走近農民工人的內心世界

2017-07-01 12:18:2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目錄: 第一章:走近農民工的內心世界 第二章:遭遇欠薪 別被憤怒沖昏頭 第三章:追逐奢侈品的背后 農民工是一種什么樣的群體?他們生活在

目錄:

第一章:走近農民工的內心世界

第二章:遭遇欠薪 別被憤怒沖昏頭

第三章:追逐奢侈品的背后

農民工是一種什么樣的群體?他們生活在城市,卻不被城市所接受。很多人甚至會遭遇欠薪這樣的事情。農民工的心理問題已經提升到了必須被關注的程度了。

走近農民工的內心世界

隨著農村生產效率的提高和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從事建筑、服務、制造等行業(yè),于是形成了一個特有農村戶籍卻離開農村長期在城市工作的特殊群體——“農民工”。

國家統(tǒng)計局報告顯示,2009年度,全國農民工總量已達22978萬人,他們大多正值青壯年、文化程度不高、勞動時間長、收入水平低、社會保障差。這樣一支發(fā)展迅猛、浩浩蕩蕩的隊伍,在扮演城市建設生力軍的同時,其自身也面臨著來自個人發(fā)展、工作環(huán)境、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他們的心理是否健康,既關系到社會整體的和諧發(fā)展,也關系到農民工作為社會重要成員的幸福感。

農民工也有特殊的心理資源

盡管農民工群體豹總體心理健康狀況堪憂,但需要看到的是,農民工自身也具有一些積極健康的心理資源,這能夠幫助他們應付生活壓力、保持內心平和,其保護作用不容忽視。

有研究者指出,同全國平均水平相比,農民工更加勤奮和節(jié)儉;在面對問題時:他們更多采取思考、解決等積極的應對方式,更少采取逃避、等待、幻想等消極應對方式。不得不說,農民工自身的健康潛能讓我們看到了陌光的一面。

進入網絡時代,我們更是不斷看到底層農民工積極面對生活、改變命運的“走紅”案例。比如,“旭日陽剛”、“西單女孩”堅持理想、克服困難,終于走上星光大道:”新工人藝術團“為勞動歌唱,互助協(xié)作,推動打工者社會、文化、教育、權益維護以及生活狀況的全面改善:一位沒文化、低收入、無保障的拾荒阿婆,卻用“小人物”的平凡良心,在“幼童被撞、路人漠視”的道德危機中播撒了人性的光輝。

當然,農民工所面臨的心理健康挑戰(zhàn)是主要的,問題的解決,有賴于農民工自身的努力和社會大環(huán)境的改善。我們尤其要關注他們當中的敏感群體、弱勢群體,使其有更多心理疏導的渠道、心靈關愛的陪伴。同時,農民工群體的勤勞與積極應對,也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健康陽光?;蛟S農民工自身的心理潛能,才是對他們真正有效的良藥。

農民工心理問題面面觀

近年來,農民工這一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或精神福祉,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農民工的心理困擾,以及由此引發(fā)的各種社會問題不斷浮出水面,已引起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尤其是由80后、90后組成的新生代農民工,他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比老一代更高,更勇于表達內心的情感;遇到不適,他們會更加強烈地表現(xiàn)出自我的失落或憤怒,甚至以自殺、搶劫等極端的形式來表達不滿情緒。新一代農民工的心理健康問題,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引發(fā)了廣泛的討論。

國內有研究考用心理健康癥狀自評量表作為研究工具,在齊齊哈爾、重慶、海口等地分別進行了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農民工的抑郁、焦慮、強迫性等多項心理癥狀高于全國成人的平均水平,而某些農民工的負性心理癥狀,比留在鄉(xiāng)村的農民更加嚴重。

農民工是一個廣泛的標簽,在對農民工心理健康的報道和討論中,我們往往首先看到他們的共性。然而事實上,其中有許多情況不盡相同的小群體,不能—言以蔽之。比如,在農民工群體中,女工就很特別。她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男.生,帶父母子女出來生活的比例也更高,再加上其生理與心理上的特殊性,女工往往面對更大壓力,甚至社會歧視。

多項研究顯示,女性農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性農民工,尤其是人際敏感、恐怖、抑郁等心理癥狀強于男性,生活滿意度低于男性。所以說,女性農民工的心理健康問題需要社會更多關注。

另外,婚姻狀況、文化程度、收入、行業(yè)等諸多因素,都對農民工心理健康狀況有影響。2005年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與年紀大的傳統(tǒng)農民工相比,20-29歲的新生代農民工更多體會到價值尊重和權益保護方面的壓力,對此深表不滿。農民工中已婚者的心理問題要明顯少于未婚者,感受到的積極情感也明顯多于未婚者。可見,婚姻對農民工的心理健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令農民工煩心的原因有許多,其心理壓力的來源廣泛。2005年湖州市的一項調查表明,農民工認為其心理壓力主要源于權益保護、經濟負擔、工作負荷和城市適應。2005年浙江省的一項調查發(fā)現(xiàn),有83.29%的被調查者認為,子女教育是他產外出打工時最擔心的問題:50.29%的被調查看抱怨自己收入太低,對同工不同酬的分配制度心存不滿:41.27%的被調查者感到“情感空虛”,受調查者中未婚者占82.31%,男性居多,已婚者中大部分是單人出來打工,未婚男青年的生理需求、已婚者與配偶長期分居的精神壓力往往導致不良性行為及婚外情的發(fā)生。

遭遇欠薪 別被憤怒沖昏頭

我現(xiàn)在一無所有了! 40歲的人了,還沒娶到老婆,又坐過牢,回家遭歧視?,F(xiàn)在我做了別人都不愿意干的臟活累活,老板竟然拖欠工錢。憑什么老板有吃有喝,讓我們喝西北風?我不會讓老板好過的,我要把他殺掉,然后再自殺。我已經想好計劃了,大不了魚死網破。”

作為危機干預接線員的我,聽到農民工老馬的來電,著實被嚇了一跳。這是一個曾經有過交通肇事經歷的人一出獄走上社會,已經40多歲,還沒有結婚;不敢待在家里,怕被人笑話;出門打工,可是又遇到混賬老板不給工資。我意識到,在這種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他也許真有可能會選擇殺人或者自殺,那樣對社會的危害將是難以估量的。

面對弱勢群體的來電,考慮到他們在社會上很少能夠找到傾聽心聲的人,所以,我的接納和尊重是必要的。

我說:“非常感謝您在這樣困難的時刻能夠信任我,把您的心里話講給我聽,我感到非常榮幸。聽了您的經歷,我感覺您在工作中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老板欠薪傷害了您,讓您很憤怒:您想選擇一種方式來報復他。”

老馬說:“其實一開始,我并沒有打算那樣去做的。”他的話里透著無奈。

我趕快追問道:“一開始您是什么想法呢?”

老馬憤憤不平地說:“老板說話不算話,一邊說發(fā)工資,一邊又拖著不發(fā)。我覺得自己很慘,出獄之后干了很多人都不愿意干的臟活累活,可是老天對我為什么這樣不公平呢?”

我溫和地說:“您覺得上天不公平,是因為自己已經努力了,但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老馬說:“是啊,如果老板能夠給我們發(fā)工資,我也不愿意走上這條路。”

我啟發(fā)他說道:“這是唯一的選擇嗎?有沒有想過其他的方法呢,比如通過法律的方式討回工資?”

老馬頗為疑惑地表示:“能有用嗎?我們屬于邊遠地區(qū),上面不會重視的。我真的好恨啊,老板有車有房,我們卻住著最破的房子,我好恨…”

在對話中,我一直在思索老馬是真的想殺人后自殺,還是僅僅想發(fā)發(fā)牢騷,我怎么才能夠把他極端的想法化解掉。老馬殺人的動機是為了討薪嗎?為什么他拒絕討薪的其他方式?他是因為仇富而選擇報復嗎?我認為要盡映讓他弄清楚,極端行為會給他自己帶來什么樣的后果。

我說:“如果采用報復的手段,您覺得最后會獲得什么?”

老馬坦言:“至少讓那些欠薪的黑心老板知道,我們這些農民工并不是好欺負的。”

我問:“那您覺得這樣做,是不是代價很大啊?”

老馬回答:“嗯,代價雖然大了一些,但是老板付出的代價更大啊。我死了,大不了我的母親沒有人撫養(yǎng),可老板拖家?guī)Э诘?,損失比我大啊。這樣算我還是賺了。”

我追問道:“您真的覺得自己賺了嗎?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情景是多么凄慘啊。”

老馬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我耐心地等待老馬的反饋,因為他正在經歷內心的掙扎。

幾分鐘后,老馬長嘆了一口氣說:“我唯—放不下的就是我的老母親。當時我入獄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放棄了我,唯有母親—直都沒有嫌棄我……”說到這里,老馬的聲音哽咽了:”后來我出獄了,每個月都會給母親寄錢,不管我的生活過得如何艱辛,我不想母親再受苦了。”

只要對一個人還有所牽掛,就不會選擇極端的方式去結束自己的生命,我好像看到了希望。“是啊,如果您走了,您的母親怎么生活呀?她等了您那么多年,現(xiàn)在正是您報恩的時候。老板欠您的錢,肯定可以通過一些法律途徑追回來,只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

老馬說:“我再好好考慮考慮吧。也許是我自己在工地沒有什么事可以消遣,沒有人可以說說話,才會這樣想的吧。”

聽到這里,我心里面的一塊石頭落地了,至少老馬開始反思自己的沖動行為了。我趁熱打鐵地說:“您是因為在工地上生活比較枯燥,又剛好遇到老板欠薪這件煩心事,才想采取這種極端的方式吧?那能不能給我一個承諾,告訴我您不會通過殺老板然后自殺那樣的方式來達到討薪的目的,好嗎?”老馬考慮了十幾秒之后說:“我會好好考慮—下,那樣的方式確實得不償失啊,我還有老母親等我養(yǎng)呢。”

我鼓勵他說:“您這樣想,是負責任的表現(xiàn),我替您高興。女[果有新的問題,也希望您能向我們訴說,我們樂意為您服務。”

老馬輕松地說:“會的,謝謝你能聽我訴說。真的,有時候能夠我到一個說話的人可真難??!”

這次心理危機干預結束后,我們作了回訪。得知老馬和其他工友一起找來律師和媒體與老板理論,老板迫于壓力終于把拖欠的薪資如數(shù)發(fā)放。現(xiàn)在,老馬王在找新的工作,也有老鄉(xiāng)給他介紹了工作。從老馬的語氣中,可以看出他的情緒已經平緩,對未來有了新的打算。

面對不公 選擇多多

農民工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大家背井離鄉(xiāng),從農村到城市,希望生活能夠變得更好,但因為相關法規(guī)的不完善,大家經常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內心的憤怒和郁悶不能向親人訴說,心理壓力無法得到有效的疏解,只能獨自承擔,日積月累形成了自我封閉的性格。遇到強烈的矛盾時,有些人的情緒就可能突然爆發(fā),最終釀成無法挽回的局面。

對于農民工的痛苦,心理咨詢師很希望并且有能力提供一些舒緩心理壓力的方法。

不再差澀 向親朋友訴說煩惱

中國的家庭文化往往不允許家人之間表達自己的感情,尤其對于男人來說,在父母、妻子、兒女面前表達情緒會被認為是不成熟或不堅強。所以,經常會有一些人,遇到難題時會不自覺地壓抑自己的情緒,不愿意向家人或朋友訴說。

用語言表達情緒,具有宣泄的作月,能夠減輕心理壓力所帶來的傷害。農民工朋友,當你被生活的重擔所壓,請向你認為安全的親朋好友訴說心聲,這是首選的減壓方式之一。

跳出自己劃定的“死胡同”

農民工朋友長年在外打工,所經歷的事情很多都不可預測。面對困難時,往往會一個人發(fā)呆,獨自思索解決辦法,因此思路狹隘,容易把自己逼進“死胡同”,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

其實,農民工朋友可以在業(yè)余時間選擇從單調的生活中脫離出來,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志愿活動,認識一些能夠說上話的“局外人”,開闊思路,從而找到更多處理事情的方法,避免走進思維的“死胡同”。

積極利用社會資源

近年來,農民工的生存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都紛紛向農民工伸出了援助之手。農民工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不公平待遇,要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通過合法途徑爭取自己的權益不受損壞。不要把不滿藏在心里,這樣容易積郁成疾更不要通過一些極端手段解決紛爭,這樣既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得不償失。

當然,農民工朋友如果遇到了感情糾紛或心情不舒暢時,也可以到當?shù)氐男睦碜稍儥C構尋求幫助。

追逐奢侈品的背后

“我的衣服是名牌”

蘭花初中一畢業(yè)就來北京打工了。她一直在服裝廠里做衣服,雖說學了不少東西,但是掙的錢卻非常有限。在北京街頭,看著那些穿名牌衣服、背名牌包的同齡女孩,蘭花羨慕得不得了。但想想自己微薄的收入,她連奢侈品商店的門都不敢進去。

今年春節(jié)回老家,蘭花著實下了血本。她一改往年的樣子,穿了一件迪奧的外套。這件衣服花光了她幾年的積蓄!其實,蘭花只是想憑這身衣報告訴村里人,我在北京生活得很不錯,同時也好讓爹娘放心。

大年初一,有幾個嬸娘來家拜年,嬸娘粗糙的大手不停地在幾萬元的衣服上面撫摸,嘖嘖稱贊:“這是奄們縣城里面的商場里都沒有的好衣裳??!我以前在我家閨女拿回來的一本雜志上見過。”一個上大學的妹妹看見她的衣服,趕緊披在身上,在鏡子面前照了半天,然后說了一句讓她差點兒暈倒的話:“這A貨仿得真好,怕是要三四百吧!”

蘭花在服裝廠里面做了幾年,自然知道A貨的含義。幸好那些嬸娘只是東家長西家短地聊天,沒有理會這句話一:回京后,蘭花有意無意地問廠里要好的姐妹,試探她們對這件衣服的看法。沒想到,大家無一例外都認為這是仿品。最后,有個跟她關系最要好的小妹說:“照我說,你就別穿這個衣服了。你想想啊,你天天不是累得臭死地走在街上,就是一身線頭擠在公交車里,滿身的汗味,手背上都有裂紋,衣服在公交車上被擠得皺巴巴的,鞋子走得臟兮兮的,誰會把你的衣服當正品啊?”

渴望融入城市的訴求

經歷了一番摸爬滾打,農民工朋友們的腰包里或多或少有了一些積蓄。在各商家廣告的“狂轟濫炸”下,農民工朋友們也很難抵擋這種誘惑,有些人更是風風火火,對那些自己之前從未涉足過的奢侈品,也愿意花血本買下。

有人曾說,在消費社會中,商品的意義不僅在于對人的實用性,更在于對人的某種潛在需要的滿足。對于一些農民工朋友而言,消費是一種讓自身實現(xiàn)社會認同的重要手段。

很多農民工從事著城市里最苦、最累,甚至最危險的工作。在眾多職業(yè)中,農民工多處于底層,其價值也最易被人忽視。基于種種無奈,他們企圖在消費領域來顛覆和重塑自身的形象,發(fā)泄內心的不滿,從而實現(xiàn)內心的平衡,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因此,消費反映了農民工朋友們渴望融人城市的愿望。他們不再像父輩們一樣自我剝削式地省吃儉用,除了將收入用于飲食之外,他們會將大部分約收入投入購置服裝、電子產品,參加娛樂活動等。

同時,隨著農民工漸趨年輕化,未婚的農民工居多,養(yǎng)育子女的壓力還未出現(xiàn),家中的重擔也有上一輩人分擔??偟膩碚f,他們身上的擔子比較輕,對于各種消費也較少有后顧之憂。

然而,許多新生代農民工由于涉世未深,對于紛繁復雜的商品判斷能力不高,購買對情感因素的作用更加凸顯,理性思考不足,難免有一定的盲目性,于是就非常容易盲目地追隨城市青年的消費觀念,追趕潮流,而且更容易受商家廣告等促銷活動的影響。

賣家總是比買家精明

商家喜歡抓住農民工消費者的心理大肆促銷,拉攏農民二顧客。一位大型商場的主管列出了目前商家流行的“返券促銷”花招。比如先抬高標價,再打折促銷。商家先將價格抬高,再揚言稱“商品打折”,而后再以原定價賣出,而消費者則認為以較低的價格買到了優(yōu)質的商品,也不理會自己是否真正需要或者喜歡,先撿了這個“便宜”。

商家很清楚,農民工也希望體面,但農民工多數(shù)并不富足。這些促銷手段,都是想抓住農民工消費者希望以“低成本”求得“高滿足”的心理,在各大節(jié)日來臨之前,通過廣告宣傳促使農民工成為最有潛力的一大消費群體。

讓消費回歸理性

商家雖然善于把握消費者的心理,“煽動”買家的購物欲望,但只要做到了明碼標價,雙方自愿,也就無可厚非了。但農民工消費者也需要掌握“購物心理學”,讓自己的消費回歸理性,避免“;由動消費”。畢竟兜里的錢掙得辛苦,別圖一時之快,花完錢后悔。

原則1:

我們往往會因為別人的購買行為而影響自己,而在沖動購買之后,往往發(fā)現(xiàn)所買的東西對自己并不實用,或者放置一旁很少用到。因此,在購買商品之前,不妨先問一問自己:這件商品我是否真正需要,買完之后能派上什么用場?盡可能不要無計劃消費,不要為了攀比消費,不要為了求新求異消費。

原則2:

某報刊登了一則新聞,提到一名電腦城工作者監(jiān)守自盜,其店長表示,該工作人員平時工作業(yè)績很好,平均每月能掙4000元。

明明收入不錯,卻還選擇以非法手段去獲取額外財物,讓人不免為其感到遺憾,也不得不讓人對他的日常消費方式感到詫異。他的收入都花到哪兒去了?經了解,這個人經常與身邊人盲目攀比,導致信用卡負債過高,只好用偷盜得來的錢還款。

農民工物質生活水平較過去已經有了大幅提高,然而相對于城市市民的收入,應該說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同時,農民工內部也出現(xiàn)了分化,有些農民工收入不菲,但也不乏部分農民工收入偏低。

在商品面前,我們應該依據(jù)自身的經濟實力進行理!生消費,所購商品的價格應在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圍之內,不要一時眼熱超前消費。

原則3:

市場上商品種類繁多,價格高的不—定就是品質好的。各種商品的賣點不一樣,有的賣的是品質,有的賣的是外觀,有的賣的是新潮,有的買的是品牌……同時,商場于丁折促銷的商品也不一定就是實惠的,商家的廣告總是以其自身的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要期望真的會有免費的“餡餅”。

同時需要明確的是,對知名品牌的消費并不能直接提高人的地位、身份,消費者只是在心理上感到某種安慰。

在商業(yè)領域,人們常常強調人的“財富智商”。有人說,一個人的財商與其掙了多少錢沒有關系,而是看其能夠留住多少錢。農民工朋友的收入來之不易,對于自己的血汗收入,更要學會合理規(guī)劃。要改變地位,得到別人的認可,只能從提高自身能力的角度入手,比如為自己投資,學習專業(yè)技能、接受職業(yè)培訓等等。

換個方式表達情意

部分農民工朋友的非理性消費多源自“愛面子”心理,總以為開著豪車、衣著體面、為家人帶回去各種大包小包的禮物是成功的一種表現(xiàn),這種行為能讓家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事實上,家人真正需要的或許很簡單,正如那首歌《?;丶铱纯础防锼号慵胰嗽捲捈页?,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給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這實際在提醒人們:千金散盡很容易,但在生活條件好了之后仍然能保持以往的淡泊心境卻很難。能夠體現(xiàn)我們優(yōu)雅的,并不是揮霍,而是做那些對大家更有意義的事。

結語:遭遇欠薪怎么辦?這是農民工最想知道的問題。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選擇的一般都是兩種,要么就是妥協(xié),要么就是瘋狂的報復。事實上,法律的手段喜才是正確的。(文章原載于《心理與健康》,刊號:2012.05,作者:吳勝濤,周嬋,陳亞麗,王衛(wèi)紅,肖婧,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