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戰(zhàn)的歷史爭議 南宋滅亡的歷史真相及原因
崖山之戰(zhàn)歷史爭議:在廣東省湛江市硇洲島。站在岸邊堆積的熔巖亂石之上,霧靄茫茫,水天一線,驚濤如訴。湛江文化研究專家、湛江市博物館原館長陳志堅介紹,相傳當年流亡至此的南宋皇帝趙昰和抗元軍民正是在這里憤慨山河淪陷,將岸邊巨石怒擊水中,代表與元朝抗爭到底的決心。是為“以石擊匈(元)”,“硇”字由此而生,硇洲島也因而得名。
雖然南宋朝廷茍且偏安后在此最后滅亡,然而這段歷史卻是粵西沿海地區(qū)最為珍貴的文化財富之一。南宋年間,粵西沿海大都是荒遠之地,正是因南宋流亡朝廷的一路南下,才為這些地區(qū)帶來了中原、江南文化的火種,并對其后世文化的傳承發(fā)展影響深遠。硇洲島,就是南宋朝廷這段流亡之旅的海上最南端根據(jù)地。在此地發(fā)生了兩件大事:一、年僅11歲的皇帝趙昰駕崩,7歲的南宋末代皇帝趙昺繼位;二、宋軍于此駐扎不久即莫名掉頭北返,走上了最終“自取滅亡”的不歸之路。
在這個僅有56平方公里的小島上,與宋代相關的歷史文化底蘊卻是頗為厚重,宋皇城遺址、翔龍書院、宋皇井、宋皇碑、宋皇亭、宋皇村……這些滄桑斑駁的古跡隱藏在一片片茂密的火山島原始植被深處,曲徑通幽,充滿了神秘色彩。不僅如此,“不拜皇帝拜忠臣”,島上的廟宇除天后宮(媽祖廟)、關帝廟、宗族祠堂等在廣東沿海常見類型之外,早年修筑的分別祭祀文天祥、陸秀夫、張世杰等宋末重臣的祠廟在這里分布眾多,香火不斷。島上居民至今仍延續(xù)著將三位宋臣神像請回家中輪流供奉的虔誠風俗,每年廟會之際又送回廟中,島上、島外居民都會來此祭拜,以告慰英烈的在天之靈。
當代史學專家對硇洲島的歷史背景一直存在著一定爭議。從地圖上看,宋廷流亡至硇洲,卻又突然掉頭北返,最終亡于崖山。行軍路線逆流,且迎向元軍追兵,似乎十分不合情理。然而在以硇洲島津前天后宮理事會副會長竇廣棟為代表的當?shù)匚幕瘜W者看來,這種疑慮似乎不應存在。在他和陳志堅老館長的帶領下,我們仔細考察了當年南宋朝廷駐扎過的遺跡。而對于學術界的爭議,竇廣棟等人有一個頗為大膽的猜想:或許歷史上的崖山海戰(zhàn),根本不是亡宋之戰(zhàn),史料所記載的,只是后人以訛傳訛。崖山海戰(zhàn)的失利對宋軍海上主力的打擊雖是毀滅性的,但陸秀夫背負趙昺跳海記載中南宋滅亡的標志性事件可能并未在崖山發(fā)生。
“趙昺和陸秀夫可能是在硇洲島跳海的!”竇廣棟進一步陳述了他有如此猜想的論據(jù):從海上逃亡路線分析,掉頭北返的確不合情理。因此北返的應該是張世杰所率領的宋軍精銳,企圖開辟“第二戰(zhàn)場”。崖山海戰(zhàn)確實讓宋軍喪失了大部作戰(zhàn)主力,但宋廷并非滅亡在崖山。在硇洲島上,宋廷修建行宮、書院等遺址真實存在,若非宋廷想長期駐扎于此,絕不會貿然勞師動眾大興土木。年幼的趙昺當時可能與陸秀夫等其他大臣留駐在硇洲島,苦等來張世杰崖山戰(zhàn)敗的消息后或于此地絕望跳海,或在隨后繼續(xù)流亡的途中最終葬身大海。
記載不詳?shù)臍v史的真相,或許永遠會伴隨著猜想、推敲和質疑。硇洲島在宋元之交那段特殊歷史中扮演的角色的細節(jié)究竟如何,還有待專家學者的進一步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