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人偷情為何都喜歡帶上枕頭?
古代女人們與情郎偷情幽會通奸時,是一定要帶上枕頭的。作者理由十足、言之鑿鑿,似乎不容置疑。那么,歷史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們先且看看作者在文章里是怎么說的。
他先是提到了《西廂記》中崔鶯鶯夜里幽會張生的場景。崔鶯鶯當(dāng)時就帶著一個叫“鴛鴦?wù)怼钡恼眍^,每到天黑就讓紅娘掌燈陪著她去西廂張生的住處。還有一首曲詞:“鴛鴦?wù)?,翡翠衾,羞搭搭不肯把頭抬,弓鞋鳳頭窄,云鬢墜金釵。”作者進而總結(jié)道,類似的古代小說、詩詞中,也總是出現(xiàn)這樣的描寫,女子與情郎偷情,都要帶上自己的枕頭。即便是大家閨秀,甚至是皇室公主,與情人幽會偷情時自帶枕頭的描寫,也常常見諸史料。
此外還有曹植與甄氏。作者寫道,曹植七步成詩,可謂獨步天下,但是他與自己嫂嫂甄氏互相愛慕,情投意合,恨不能日夜相守。然而甄氏乃其兄長曹丕妃子,這種感情既悖倫違理也礙于魏文帝權(quán)勢,因此二人終未敢越雷池半步。其結(jié)果,甄氏相思成疾,抑郁而終,死后化為洛水之神?;钪荒芟嘁?,死后也要相會,于是這兩個多情的男女便在夢中相會了。明眸善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若飛若揚。兩人曲盡纏綿之歡后,甄氏把自己帶來的“玲瓏枕”留給了曹植。沒有人的時候,曹植就拿出玉鏤金帶枕撫摩著,見枕如見人,那精致的鴛鴦刺繡可是甄氏一針一線嘔心瀝血之作!雖然人神殊途,但是枕上留香,可算是古代愛情史中最浪漫的千古佳話了。香港作家董千里的歷史小說《金帶玉縷枕》說的就是這段故事。
還有高陽與辯機。作者認(rèn)為,要說最倒霉的,則是與大唐王朝高陽公主偷情的玄奘高徒辯機和尚。高陽為唐太宗最寵愛的女兒,嫁與當(dāng)朝宰相房玄齡之子、散騎常侍房遺愛為妻,卻與曾因撰寫《大唐西域記》而享有盛名的玄奘高徒、人稱神童的辯機相愛,交往了8年,生下一兒一女。在他們互相交往期間,高陽贈給辯機的定情信物無數(shù),其中就包括一只皇室專用的“金寶神枕”。他們在偷情約會后,萬萬沒想到這只神枕竟被一個無名小偷盜了去,后來在銷贓時被官府抓獲。恰恰是這只神枕,使得高陽與辯機的不倫之戀大白于天下。辯機被叛于西市場大柳樹下處以腰斬極刑,侍奉高陽的十余名侍女也以知情不報罪悉被賜死。這只神枕給辯機招來了殺身之禍。辯機的所有遺物,都被玄奘收藏于大慈恩寺特辟的僧房中,以便他的靈魂可以繼續(xù)參予譯經(jīng)工作。同門為僧的和尚們說,月明星稀時,常常會聽到辯機的哭聲。但不知,那是他在嘆悔自己與高陽曠世絕倫的戀情,還是在抱憾未完待譯的經(jīng)書?
一只小小的枕頭,演繹出無數(shù)風(fēng)流軼事,不禁令人感慨萬千。作者還分析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形?可能有以下幾種主要原因。
首先鴛鴦?wù)硪苍S是古代男女尋歡作樂的實用之物。由孔子所說的“屈肱而枕”可以看出,古人睡覺一般是不用枕頭的??墒?,當(dāng)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比如在做愛的時候,當(dāng)采用雙方側(cè)臥或平臥十字交叉法時,發(fā)現(xiàn)隨意取一塊石頭或木頭枕著腦袋,彼此會更適意更能得到快樂和滿足。于是枕頭便成了快樂的工具,甚至于把枕頭等同于快樂了。于是人們在不做愛時也用枕頭睡覺了。久而久之用枕頭睡覺就成了一種習(xí)慣,連剛生來的嬰兒也要給他枕上一個枕頭;如果說不給他一個枕頭,他就不會快樂,似乎被虐待了??梢娬眍^對于偷情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張生與崔鶯鶯。
也可能是玲瓏枕上留體香,古代風(fēng)流才子佳人的互送浪漫。如果古人習(xí)慣了枕著枕頭睡覺,上邊勢必留有自己的體香。雙方送手帕,在公開場合使用會被發(fā)現(xiàn);送內(nèi)衣,在封建社會顯得過于猥瑣。而枕頭這種東西在房間使用就比較私密,且日日枕上頭,夜夜聞體香,豈不是天下最浪漫的事?比如曹植與甄氏。
亦或是金寶神枕贈神童,古代女子饋送如意郎君的情愛信物。古代女子因愛之深切,便會將自己的心愛之物饋送給如意郎君,作為情愛信物。但是,這種見之于形的情愛信物,有時也容易給偷情的男女帶來意想不到的災(zāi)難,甚至慘遭殺身之禍。因而,枕上春秋記載的不僅是你儂我儂、卿卿我我,更還有恩怨情仇、血腥殺戮。比如高陽與辯機。
第四,不論是鴛鴦?wù)砩弦椎煤脡粢埠?,還是枕上留香、留下愛情見證亦罷,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古代男女幽會偷情都必須要有芙蓉帳、鴛鴦?wù)?、桃花等等必備的用品,而枕頭是其中最便于攜帶的。
該作者所舉的三個古代名人例子是正確的,后面的四點分析也很不錯,但在我看來,古代女人偷情攜帶枕頭只是部分現(xiàn)象,并非普遍規(guī)律。一則,我們在歷代典籍、野史和文藝作品中見到的類似記載并不多;二則,去偷情還帶枕頭,難道不是種累贅?難道情郎房里就沒有枕頭?難道送情郎禮物一定要送枕頭?
相關(guān)實例
高陽公主偷情帶枕頭
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高陽公主和辯機的故事,一個唐朝公主與和尚的愛情故事。這樣的感情自然不能被世俗接受,因為他倆犯了兩重罪——婚內(nèi)女近男色,佛門人近女色。所以事發(fā)后,辯機毫無例外地被腰斬,高陽因著貴族的身份雖然免于受刑,但心灰意冷,而后謀反,被處死,這是后話。
我是個“明白混賬人”,曉得這樣的“奸情”很危險,做不得,但仍想著總有辦法做得“天衣無縫”,遮住世人眼。
新近閱讀,看到了高陽和辯機事發(fā)的原因,真是陰溝里翻船。原來當(dāng)時的公安局抓了一個賊,發(fā)現(xiàn)其贓物里有皇宮用品,一個金鑲玉的枕頭,為高陽公主所有。賊供出,此物從辯機處偷得。順藤摸瓜,真相很快大白。這一個枕頭不但讓皇室顏面掃盡,還損了辯機的命,斷了高陽的情。(之所以把皇室顏面放在第一位說,是因為我相信,在當(dāng)時,它比后兩者重要得多)
看到這里,我不禁要怪高陽不懂事了,她擁有那么多天時地利的偷情條件,怎么就斷送在一個枕頭上?要知道,高陽的確具備了很多女子無法企及的偷情條件。
首先,她出身高貴。身為當(dāng)朝最受寵愛的公主,高陽從小在思想和行為上少受禮教約束,這才能培養(yǎng)自由的思想,萌發(fā)偷情的愿望,才讓她敢把愛交給一個和尚。
其次,她有個“賢惠”的丈夫。房遺愛不但不管她偷情,還處處幫助她,偷情最大的障礙變成了最好的“同盟”。
再次,同樣因為出身高貴,卻沒有尋常女子的種種義務(wù),不需生養(yǎng),不用洗手做羹湯,這才有偷情的時間和精力。
另外,高陽具有相當(dāng)?shù)牟徘楹腿菝?。辯機的情,不是人人都偷得的。身為當(dāng)時最有才華的男子之一,辯機不但容貌清秀、氣質(zhì)脫俗,而且因了和尚的身份,更是不入塵世,不同于一般的紈绔子弟。如果男人也可以是尤物,我相信辯機是當(dāng)?shù)闷稹坝任铩币辉~的。由此可以推理,讓辯機愛上,不是,或者說不僅僅是因為高陽公主這個身份,她本人,也是有才有色的可人兒。
還有,高陽的特殊身份讓她可以調(diào)動更多的“資源”,做好“偷情”保密工作。
但是,還是敗露了。因為一個枕頭,一個公主的枕頭,一個透露身份的枕頭。高陽把辯機當(dāng)成一個男人來愛,不記得他是個和尚;辯機把高陽當(dāng)做一個女人來愛,忘記她是公主。但是,高陽沒有忘了自己是公主,或者說,她不習(xí)慣自己不是公主。有的時候,身份像皮膚一樣,緊緊貼著自己,不撕去的時候,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身份是一種習(xí)慣,如同她習(xí)慣枕著自己的金鑲玉枕頭睡覺。這讓我想起《西廂記》里的崔鶯鶯,她“送貨上門”到張生房里的時候,仿佛也是帶著自己的枕頭被子的。
我真想走進歷史,問問兩位美女,難道如意郎君的被窩還是不如你們原有的,偷?的樂趣還不能讓你們忽略這些“小資”的細節(jié)?我猜想,女人就是這樣,不管西瓜多么大,芝麻也是不能不撿的。
我還有一個疑問,辯機如此聰慧之人,且與高陽相處多時,怎么就不提醒她,不要帶著那個昂貴的枕頭來偷情?好像張生也沒有告訴崔鶯鶯,偷情來人就好,不用帶被枕。所以我又猜想,這兩個男人愛這兩個女人時,并沒有忘卻她們高貴的身份,更有可能,這身份是一種特殊的春藥,讓感情發(fā)揮得更加濃烈。
崔鶯鶯偷情帶枕頭
《西廂記》里,紅娘抱著枕頭送崔鶯鶯相就張生,鴛鴦?wù)恚浯漪?,羞搭搭不肯把頭抬,弓鞋鳳頭窄,云鬢墜金釵。是不是很讓人想往?
只是,「鴛鴦?wù)怼故鞘裁礃拥恼眍^呢?是不是說枕套上繡著一對鴛鴦,還是繡著鴛鴦的一對枕頭,或者,是那種很長的雙人枕?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鴛鴦?wù)?就是給鴛鴦?wù)碇?,要兩個人同時用。一個人枕,那叫作孤枕難眠。
不過,看古代的小說角本,不知道為什么,那些小姐閨秀們,甚至神仙妃子,偷情時都喜歡帶著自己的枕頭前往,莫不是有潔癖,嫌人家的枕頭不干凈?又或者像是新近港片《戀上你的床》那樣,離了熟悉的枕頭,便睡不著覺?
崔鶯鶯是這樣,傳說里的洛神甄妃也是這樣。
七步成詩的曹子建,愛上了自己的嫂嫂──漢獻帝曹丕之妃甄氏,情投意和,然而悖倫違理。甄氏因此相思成疾,抑郁而終,死后化為洛水之神,于夢中意會曹植,「明眸善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若飛若揚」,曲盡纏綿之歡,并且留下玲瓏枕一具,雖人神殊途,而枕上留香??伤阄氖分凶罾寺牧粽砹?。
而最殘酷的留枕,則要屬唐高陽公主。高陽為唐太宗最寵愛的女兒,嫁與當(dāng)朝宰相房玄齡之子、散騎常侍房遺愛為妻,卻與曾因撰寫《大唐西域記》而享有盛名的玄奘高徒辯機相愛。一個是九五之尊的大唐公主,一個是學(xué)富五車的佛門子弟,他們的愛情注定要遭天譴的,然而兩人瞞天過海,硬是在禮教和禁規(guī)之間尋找縫隙,整整交往八年,還生下了一兒一女。這其間,高陽贈送辯機定情信物無數(shù),其中便包括一只皇室專用的金寶神枕。一個月黑風(fēng)高之夜,有小偷潛進弘福寺,盜走了玉枕,卻在銷贓時被官府逮獲,公主與沙門的不倫之戀也就此大白于天下。辯機被叛于西市場大柳樹下處以腰斬極刑,侍奉公主的十余名奴婢也以知情不報罪悉被勒死。
那只枕,給辯機招來了殺身之禍。再香艷的物事染了血,也難免腥氣。枕上的春秋,記載的不僅是你儂我儂,更還有恩怨情仇。
辯機的所有遺物,都被唐僧玄奘收藏于大慈恩寺特辟的僧房中,以便他的靈魂可以繼續(xù)參予譯經(jīng)工作。同門為僧的和尚們說,月明星稀時,常常會聽到辯機的哭聲,但不知,那是在嘆悔自己與高陽曠世絕倫的戀情,還是在抱憾未完待譯的經(jīng)書?
每次經(jīng)過大雁塔,想起這段艷史,都不禁悵憾于高陽的有緣無份,辯機的有才無命。常常想,如果不是那只枕,如果那枕沒有被小偷盜走,如果銷贓時沒被官府拿獲,如果拿獲的玉枕不是皇家御物,或許辯機便不會慘死了。
偷情不是罪,罪過的是不該留下證據(jù)。高陽的金寶神枕就和萊溫斯基的藍裙子一樣,是恩愛的痕跡,卻是災(zāi)難的因由。后宮的風(fēng)云,左右著前廷的戰(zhàn)事,而多少玄機,都是在枕邊進行。
都說人生如一枕黃梁,米已熟,夢醒否?
枕頭引發(fā)的洛神賦
故事出于唐代李善在《昭明文選》后的注解講的這么一個故事:最初想娶甄妃的是曹植,結(jié)果卻是曹丕搶了先,曹植卻一直念念不忘。在甄妃死后,曹植入朝去見曹丕,曹丕拿出甄妃曾用過的金縷玉帶枕給他看,曹植睹物思人,大哭一場。到了晚上,甄后之子曹睿擺宴請自己叔叔,干脆把這個枕頭送給他。曹植揣著枕頭返回封城,途經(jīng)洛水時夢見甄妃前來與之幽會,有感而發(fā),寫成了千古名賦《洛神賦》。
《昭明文選》卷十九《洛神賦》之《紀(jì)》:“魏東阿王,漢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與五官中郎將,植殊不平,晝思夜想,廢寢忘食。黃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鏤金帶枕,植見之,不覺泣。時甄后已為郭后讒死,帝意亦尋悟。因令太子留飲,仍以枕赍植。植還,少許時,將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見女來。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今與君王。遂用薦枕席,歡情交集,豈常情能具。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發(fā),羞將此形貌重睹君王爾!言迄,遂不復(fù)見所在。遣人獻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勝,遂作《感甄賦》,后明帝見之,改為《洛神賦》?!?/p>
《洛神賦》是三國時期魏國文學(xué)名家曹植(曹子建)的浪漫主義名篇。
洛神賦圖
《洛神賦》原名《感甄賦》,一般認(rèn)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賦》,“甄”通“鄄”(juàn)。唐代李善則認(rèn)為其為甄皇后所作,此說亦博得后世多人的認(rèn)同。
附:《洛神賦并序》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辭曰:
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jīng)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末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于巖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日乎?其狀若何?臣愿聞之?!?/p>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 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秾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zhì)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nèi)鮮,明眸善睞,靨輔 承權(quán)。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yīng)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
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壤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愿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習(xí)禮而明詩??弓偒熞院陀栀?,指潛淵而為期。執(zhí)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于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 若將飛而未翔。踐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乃眾靈雜遢,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休迅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zhuǎn)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風(fēng),川后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云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wèi)。
于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lǐng),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dāng)??沽_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xiāng)。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雖潛處于太陽,長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fù)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相關(guān)評論
《宓妃留枕》是發(fā)生在甄妃與曹植之間的事情,本就是現(xiàn)實中的夢,追逐的結(jié)果定然是被撕裂,只有在神界才能達到自由,圓滿,極致,華麗的愛情如愿迸發(fā),也讓觀眾欣賞到藝術(shù)世界的巔峰之美。
發(fā)生在嫂子與小叔子之間的這點事,莫管歷史上有還是無,則被炒作得十分文藝唯美,最可靠的憑證就是《洛神賦》了。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一千多字的娓娓描述,字字珠璣,暗香飄渺。歷史記載,《洛神賦》的原型宓妃即甄妃。甄妃父親甄逸是上蔡縣令,她雖然三歲喪父,但家境優(yōu)裕。及笄后嫁與袁紹之子,袁紹也是一方諸侯。
甄妃為三國時期傾國美女,通文能詩,曹操父子三人皆為歷史上之蓋世雄才、詩人,隨便哪個都可與她匹配唱和,況三人對她均愛慕有加,還有人說曹操打袁紹的那場戰(zhàn)役就是為了甄妃。當(dāng)兒子曹丕向他請示,想帶走袁紹兒媳甄氏時,寫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擁有帝王胸襟的曹操,唯有慷慨允諾,但也心懷繾綣。
曹丕與父親曹操一樣,鞍馬間為文,橫槊賦詩,是位具有文韜武略的帝王。雖說甄妃是作為戰(zhàn)利品擄掠而來,可面對這樣一個人杰,甄妃也會為之心動吧,何況曹丕對她是真心愛戀。但曹丕終究不是案前書生,為了他的統(tǒng)一大業(yè),經(jīng)常出外征戰(zhàn),只能將愛妃留在后方。小曹丕五歲的曹植便有機會陪伴這位風(fēng)華絕代的嫂嫂。生性自由浪漫,厭惡戰(zhàn)爭的曹植,與同樣痛恨血腥戰(zhàn)亂,有切身之痛的甄妃漸漸心有靈犀,聲息相通,李商隱曾寫下“宓妃留枕魏王才”,是真是假,已入了義山詩人的詩句。
愛情從來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東西,當(dāng)曹植在曹丕的劍鋒下用血淚詠出那首句句如同驚雷的《七步詩》,兄弟之情戰(zhàn)勝了殺戮之心,但也開始了曹植被貶流放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