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古代女子出門難 春節(jié)竟成“男女偷吃”高發(fā)期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多美的愛情意境!
可是春節(jié)沒月亮呀,錯,古代春節(jié)周期是很長的,從除夕開始,一直到上元夜(元宵節(jié)),大伙兒仍意猶未盡呢。以至于歷代均有大儒引“桑間濮上”之典告誡子孫注意在春節(jié)期間修心養(yǎng)性,出去玩,可以,但不能出格。
這方面的料不必再爆了吧,說明了什么?說明古代春節(jié)恰恰正是男歡女愛的好時候,也正是男女偷情的高發(fā)期。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小周后的一句心里話,在古代具有普遍意義。
大姑娘小媳婦兒一年到頭出個門確乎是比較難的。
不錯,先秦乃至漢代,女子沒那么多枷鎖,男女之間出個軌,似乎還受到政府支持。《詩經(jīng)》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薄坝信畱汛?,吉士誘之。”“靜女其殊,俟我于城隅?!薄八^伊人,在水一方?!薄读凶印珕枴分幸舱f:“男女雜游,不聘不媒?!薄稘h書》里還談到了燕地民俗:“燕地,賓客相過,以婦待宿;嫁取之夕,男女無別,反以為榮?!?/p>
可見在那時候,男女戀愛乃至交歡并不是什么羞恥丟臉之舉。但是到了中古以后,對女性的束縛開始多了起來。男人倒是無所謂,可是另一半神龍見首不見尾了,也只能徒嘆奈何。
春節(jié)期間則不同,政府要舉辦各種活動,如燈會、各類游園會,倒是不禁男女出游雜處。漢唐都有“金吾不禁登城頭”的記載,“金吾”即執(zhí)金吾,官名,相當(dāng)于風(fēng)化警察吧。唐代還特地取消宵禁三天,任百姓通宵娛樂。
《史記》記載:“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搏投壺,相引為曹,握手無罰,目眙不禁。前有墜珥,后有遺簪,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羅襦襟解,微聞香澤?!彼^“州閭之會”,正是當(dāng)?shù)卣e辦的大型游園活動。
司馬光那么一個大儒,春節(jié)期間,他妻子楊氏還說要出去看燈會。司馬光問有何好看的,楊氏說人多呀熱鬧呀。司馬光樂了:奇怪,人有什么好看的?難道我不是人,是鬼嗎?這一說明春節(jié)出游,在宋代也是常態(tài)。
女子只要走上街頭,“吉士們”自然就有了“誘之”“偷之”的機(jī)會。于是,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古代的佳話韻事。
習(xí)俗背后總會蹦出一兩個他
蘇味道《正月十五日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濃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逼渲胁环ε由碛?,也不乏通宵不歸者。究其原因,習(xí)俗使然也。
古代女子春節(jié)出游,有兩個任務(wù),一是走百病,二是摸門釘。
清《月日紀(jì)古》卷一:“燕城正月十六夜,婦女群游,其前一人持香辟人,名辟人香。凡有橋處,相率以過,名走百病。又暗摸前門釘,中者兆吉宜子。”李孚青《都門竹枝詞》:“女伴金箍燕尾肥,手提長袖走橋遲。前門釘子爭來摸,今年宜男定是誰?!?/p>
走百病,其實就是健身運動,倒也不怎么曖昧,后一種就難說了。摸門釘,說明女子已婚,卻沒有懷孕。就好比有女子膜拜送子觀音,這一拜,所有信息都露底了,
大和尚還借這個信息使壞呢,遑論俗家男子。
在古代,傳宗接代是女人人生的大事,也關(guān)乎在夫家的地位和未來的命運。不孕,對一個已婚女子來說,比起失節(jié)啥的要難受的得多,上到帝王后妃,下到士紳百姓,莫不如此。君不見外邦不孕女子還來中華借種呢,有了春節(jié)出游的機(jī)會,小媳婦兒生出這個念想,似乎不過分?!傲_襦襟解,微聞香澤”還是輕的,遇到可心的男子,“生得相親,死亦何恨?!?/p>
回家,繼續(xù)青梅竹馬。
從小到大,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放不下的他或她,那是一種青梅竹馬的記憶,一種刻骨銘心的懷念。春節(jié)到了,遠(yuǎn)方的游子回來了,作為老情人,你見是不見?歲末年初,在今天是老情人再聯(lián)絡(luò)、舊情復(fù)燃的高發(fā)期,在古代又何嘗不是。
《霏雪錄》里說:“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舊歷紙九道為繩,亂結(jié)以首尾,聯(lián)屬者為兆,謂之結(jié)羊腸。”結(jié)羊腸,取“九曲回腸”之寓意,暗指女子懷春:何時得似雙鴛鴦,何時得見遠(yuǎn)方的郎??上У氖牵搅苏率?,那個心中的他還未回來,看來是沒指望了。有這份熱切的情誼在,一旦那個人站在了面前,鬼使神差地見了一面,見面以后的事,就少兒不宜了。
北宋周邦彥把這事兒描繪得最貼切:“一鞭清曉喜還家,宿醉困流霞。夜來小雨新霽,雙燕舞風(fēng)斜。山不盡,水無涯,望中賒。送春滋味,念遠(yuǎn)情懷,分付楊花?!被乩霞矣臅锨槿?,滋味是美好的,可他終究還是要離開的,那一份離情別意,一如送春,讀來感人。
燈會闌珊處還有一個她。
在異鄉(xiāng),為異客,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時候,月白風(fēng)清,華燈初上,你會想啥?辛棄疾元夕逛燈會,寫了青玉案,告訴你這個答案: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是異鄉(xiāng)的艷遇,還有一個情況,那就是青樓。
在古代,教坊妓女屬于官妓,要隨時隨地服官役,如宋代,“紹興年間,廢教坊職名,如遇大朝會、圣節(jié),御前排當(dāng)及駕前導(dǎo)引奏樂,并撥臨安府衙前樂人……”。但在大年這一天卻沒有官役,可以盡情的相聚青樓奏管弦以娛樂。而異鄉(xiāng)的游子在春節(jié)亦能盡情的參與其中,共度一個新春佳節(jié)。
私妓相對自由一些,如果你囊中不是羞澀,那就租一個私妓當(dāng)女友一起過新年吧。
總之,春節(jié)是古代男女偷情高發(fā)期,這一點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