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出了一聯(lián)無人能對 一個神童機智對出
對聯(lián)相傳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對聯(lián)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lián)、對子、桃符、楹聯(lián)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于桃符。對聯(lián)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xié)調(diào),字數(shù)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在中國古代,有很多關于文人雅士、皇帝大臣甚至是平民百姓對對子的趣事。
明初幾個皇帝都很喜歡對對聯(lián),放過牛、做過和尚的朱元璋更是有“對聯(lián)天子”的稱號。而他的兒子永樂皇帝朱棣雖然武將出身,但卻很喜歡對對聯(lián)。
永樂年間,江蘇溧陽出了一個神童,名叫彭印山。神童的名聲傳到朝廷,連當朝皇帝都知道了。彭印山六歲那年,被召入京。正趕上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晚上,朱棣在皇宮的奉天門前邊,跟大臣們一塊看花燈。面對火樹銀花的情景,看到熱鬧的觀燈人群,朱棣有感而發(fā),出了一聯(lián):
燈明月明,大明一統(tǒng)
這聯(lián)由眼前的燈之“明”、月之“明”到大明王朝之“明”,八個字中竟有三個“明”字,確實不容易對。群臣一聽趕緊思索,但一時半會卻對不出來。這時朱棣把彭印山叫到了眼前,一看小家伙長得挺機靈,又早就聽說他神童的名號,就讓他來對。
六歲的彭印山馬上對了一句:
君樂臣樂,永樂萬年
“君”指皇帝?!坝罉贰庇袃蓚€意思:一是皇上和百姓們永遠歡樂;二 是“永樂”是明成祖的年號,代表明王朝。彭印山祝愿“大明一統(tǒng)”的天下,“萬年”永存,非常得當。明成祖一聽,樂得眉開眼笑,賜給了彭印山好些賞品。
雖然彭印山對出的句子有討好皇帝的意思,但明成祖朱棣卻是當之無愧的好皇帝。天子守國門,他遷都北京,他在期間北征蒙古、南征安南,對外派出鄭和下西洋,開創(chuàng)了“永樂盛世”,值得這番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