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為啥不考科舉?因為拿不到準考證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天寶初,入長安,賀知章見了,稱為謫仙人,薦于唐玄宗,待詔翰林。
他所作詩歌,總體風格豪放俊邁,清新飄逸,大氣磅礴,氣勢十足。既反映了唐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極具浪漫主義情懷。
他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李白為何終生不參加科舉考試?
說法一:
李白生平里,有件事非??梢?。李白終生不參加科舉考試,這是為什么呢? 當然李白自己說我是天才,天才哪有參加考試的?果真如此么? 唐代的一個讀書人不去參加科舉考試,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唐代人要出人頭地,通常有兩條途徑:你本來就是王公貴族的后人,可以享受政府特殊照顧。萬一你不是這個出身,又想上進,正規(guī)的渠道就是考進士。
唐代的進士文化,對詩人的人格影響太大。哪些人詩寫得雍容華貴,哪些人詩寫得苦大仇深,都跟考進士有關。像王維那樣一考就中的,詩肯定雍容華貴。詩寫得苦大仇深,要么是沒考上,要么起碼八年抗戰(zhàn)才考上的。杜甫的詩為什么苦大仇深?考了兩次都沒考上。孟郊更慘,考得心態(tài)都扭曲了。
為了考進士傾家蕩產(chǎn),把家具都典當了,“借車載家具,家具少于車”,多傷心啊!孟郊46歲終于考上進士了,心花怒放地寫了一首《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堪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觀盡長安花?!币郧拔沂莻€無名的人,你們看不起我都是應該的??涩F(xiàn)在我是新科進士,我要把長安所有的青樓逛遍,把所有的妓院頭牌都叫過來陪我喝酒。
唐代考上進士之后,有兩樣最榮耀的事情:一個是慈恩塔上題名。白居易就寫過“慈恩塔上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還有一個就是游街。放榜之后,所有的青樓都張燈結彩,夜夜笙歌,都是新科狀元來游。大把的錢往里頭扔,我估計背后也有很多廠家贊助。當時的大族選女婿,都瞄著新科進士。因為你在唐代考取進士,如果又能做翰林的話,你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做宰相。
當時的背景就是這樣,讀書人必須走科舉這條路。李白憑什么不走?當然他有自己的借口:我是天才,我懶得考進士。但這是托辭。實際上李白有難言之隱,跟他的身世有關。他沒資格參加科舉考試。
在唐代,不是什么人都能參加科舉考試的。 白居易年輕時候寫過一組文章,叫《百道判》。唐代科舉考試,到中唐的時候有一個習慣,考進士要考你判案的能力。白居易特聰明,他自己做模擬題,就編了100個案例,然后事先把答案做好。其中有一道“判”,討論的是:商人的兒子能不能參加進士考試?白居易說可以,他希望政策能夠開明一點。白居易專門做這樣一道模擬題,說明唐朝的慣例,商人的兒子是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的。
唐代考進士,先要通過資格審查?!罢彙钡臅r候,要注明:一、“郡縣鄉(xiāng)里名籍”,你是哪個地方人?二、“父祖官名”,你的父親,還有你的祖父,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此外還規(guī)定,如果家里是做商業(yè)買賣的,或者關系比較近的親屬是做生意的,你就別來考進士。當然,罪犯的后人,更沒有資格。李白的身世,恰好兩條都占了。一是罪人之后,二是商人之子。你想考進士,連門兒都沒有。人都是這樣的,你已經(jīng)把我資格都剝奪了,我還奴顏卑膝地求你?天才李白絕不會這么干。李白就說,你不讓我考,我還看不起你進士考試呢!我不考科舉,我就靠自我炒作,炒出大名來,讓你皇帝老兒親自把我請過去。這是李白的情結。
說法二:
作為中國文學史中一個標志性人物,李白的能力毋庸置疑,那么,這么一個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杰出人物,為何終生不走科舉道路,反而奔走豪門,通過“走后門”的途徑進入仕途?
王元明說:有了“北門厄事件”這把“總鑰匙”,這個撲朔迷離的千古疑案,一下子豁然開朗……科舉“大道如青天”,李白緣何“我獨不得出”?唐代沿襲隋代的科舉制度,打破了魏晉南北朝以來門閥、士族通過世代沿襲的方法壟斷政權的落后傳統(tǒng),來自中小地主商人家庭和出身普通農(nóng)家的底層知識分子,在政治上終于有了出路,“朝為田舍郎,暮為狀元公”,應該說是歷史的巨大進步。
通過科舉取得入仕資格,成了唐代文人最普遍的選擇,無論是杜甫、白居易,還是韓愈、柳宗元,絕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都利用科舉得到了實現(xiàn)自己政治理想的機會,像李賀那樣,因為父親名諱(李賀父親名叫李晉肅,“晉肅”和“進士”聲音相近,為避諱不能參加科舉)而放棄科舉的,可以說少而又少。在整個文人階層積極參與科舉的熱潮下,李白卻偏偏特立獨行,放棄科舉,終日游走于達官貴族之門,希望通過“走后門”的方式進入仕途。這是為何?對于這一奇怪現(xiàn)象,絕大多數(shù)學者的解釋是,李白心高氣傲,“不屑于”走科舉道路。
王元明認為這一說法很不妥當,放棄科舉而去“走后門”,未必是因為心高氣傲,在奔走豪門的過程中,李白往往是以犧牲尊嚴和人格為代價的。在《上安州裴長史書》最后,李白這樣寫道:“愿君侯惠以大遇,洞開心顏。終乎前恩,再辱英眄。白必能使精誠動天,長虹貫日,直度易水,不以為寒。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許門下,逐之長途。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觀國風。永辭君侯,黃鵠舉矣。何王公大人之門,不可以彈長劍乎?”王元明說:請大家仔細回味,“愿君侯惠以大遇”以后八句,李白說的何其慷慨,何其激昂;然而“若赫然作威”以下,李白說的何其無奈,何其悲憤!尤其是“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兩句,多么凄涼,哪里有半點“心高氣傲”?排除了“心高氣傲”的因素,唐代科舉道路既然“大道如青天”,李白為何“我獨不得出”?
身世不清,李白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
還是讓我們回到“北門厄事件”這個切入點上。王元明說: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科舉考試的程序早已正規(guī)化、嚴格化了。朝廷明文規(guī)定:到京城參加進士考試的士子,必須經(jīng)過地方官的嚴密審查并予以推薦,被推薦人不一定都是貴族子弟,但起碼是品學兼優(yōu)、家世清白的良家子弟。
通過對“北門厄事件”事件的分析,讀者已經(jīng)知道李白出身貧寒之家,本是斗雞徒,曾經(jīng)在斗雞徒群毆中“手刃數(shù)人”,他又逃亡蛾眉山避難,隱姓埋名。像這樣有過“劣跡”、家世不清的人,哪個地方官敢于推薦他參加科舉考試?另外,“北門厄事件”后,李白隱其真名真姓,自稱“涼武昭王(李) 暠九世孫”,和唐代皇家同宗。李白這種說法,自己隨便說說,別人姑妄聽之可以,一旦對方較真,李白可就沒招了。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發(fā)布詔書,續(xù)牒認親。詔書中說:“天寶元年七月二十三日詔:殿中侍御史李彥允等奏稱,與聯(lián)同承涼武昭王后,請甄敘者。源流實同,譜牒猶著。自今已后,涼武昭王孫寶已下,絳郡、姑臧、敦煌、武陽等四公子孫,并宜隸入宗正寺,編入屬籍?!?見《唐會要》卷七十五)
值得注意的是,李白正是在天寶元年秋受詔入京的,“玄宗召見于金鑾殿,異禮有加,命為待詔翰林”,處于仕途中最得意的時候。如果李白真是“涼武昭王(李) 暠九世孫”,那么按照輩分,他就是唐玄宗的族爺,皇帝還能不更加尊敬他、提拔他?可后來李白并沒有和皇帝續(xù)家譜,也沒有入宗正寺。這是因為李白本來并不姓李,無法較真。既然李白不敢續(xù)譜認親,他說的“本家隴西人”,自然也屬假冒,這也從反面證明了王元明“李白生于洛陽說”的正確性。顯而易見,李白并不是不想?yún)⒓涌婆e考試,而是無法通過地方官“政審”這一關。在這種情況下,李白不得不放棄科舉考試,轉而尋求達官貴人推薦。
連救命恩人陸調(diào)也不敢推薦李白入仕
即使想通過達官貴人推薦的辦法進入仕途,李白不清不楚的身世,也給他帶來了很多麻煩。
為了尋求進入仕途的推薦人,李白曾經(jīng)寫了《上安州李長史書》、《上安州裴長史書》、《與韓荊州書》、《贈張相鎬二首》等大量尋求幫助的信函、詩歌,但大都泥牛入海,沒有下文。
值得注意的是,張鎬曾經(jīng)“喜識拔后進,嘗薦崔宗之、嚴武于朝,當時士咸歸重之”(《新唐書·張相鎬傳》),以識人、薦人著稱,但對于“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的李白,他卻不肯推薦,應該和李白身世不清有關。最具代表性的是陸調(diào)。在“北門厄事件”中,陸調(diào)是李白的救命恩人。唐玄宗天寶八年(公元742年),李白寫作《敘舊贈江陽宰陸調(diào)》時,陸調(diào)官任江陽縣令,就在張鎬手下做官,但他既沒有留李白在縣衙做官,也沒有向張鎬或朝廷推薦李白。
原因很簡單,陸調(diào)最了解李白的復雜身世,年輕時他可以憑義氣救李白于危難,但隨著年齡漸長和飽經(jīng)世故,他對李白的態(tài)度可能會表面熱情、內(nèi)心冷淡了。后來,陸調(diào)官至袁州別駕,成為和張鎬關系密切的“故吏”,肯定擁有推薦官員的權力,但他一直沒有推薦李白。王元明說,李白在詩中,曾多次寫出人情世態(tài):“斗酒強然諾,寸心終自疑”(《古風五十九首》),“前門長揖后門關,今日結交明日改”(《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雖然這并不一定是針對陸調(diào),但顯然李白對陸調(diào)的態(tài)度也冷淡下來??梢钥隙ǖ氖牵詫懽鳌稊⑴f贈江陽宰陸調(diào)》之后,李白再也沒有和陸調(diào)有過交往,也沒有再寫一篇和陸調(diào)有關的詩文。
最初推薦李白的,居然是一位道士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最初推薦李白的,不是什么達官貴人,卻是和官場有一定聯(lián)系的道士吳筠。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在吳筠的極力推薦下,朝廷下詔把李白征到首都長安,此時李白已經(jīng)42歲。
王元明分析說:吳筠敢于第一個推薦李白,當然和李白才干超群有關。但更現(xiàn)實的因素,是因為吳筠作為出家人,即使推薦錯了,他也不用擔負什么責任,“無官一身輕”的他即使是李白家世不清的前提下,他敢推薦李白。在長安期間,李白廣泛奔走于社會名流、豪門貴族中間,或主動求見,或詩詞唱和。李白的詩歌天才,不但得到了時任太子賓客、唐代著名文學家賀知章的贊揚和推薦,再加上玉真公主的推薦,唐玄宗這才讓李白供奉翰林,除了讓他寫一些宮廷詩歌,偶爾也讓他起草一些詔告文件。
李白這種“劍走偏鋒”的入仕道路并不平坦。一方面,翰林學士這種閑職讓李白感到苦悶彷徨,“彷徨庭闕下,嘆息光陰逝”;另一方面,李白“揄揚九重萬乘主”的狂放性格,得罪了當朝權貴,在唐玄宗寵信太監(jiān)高力士等人的誹謗、誣蔑下,李白被“賜金放還”,從此離開了官場。
王元明說,從《敘舊贈江陽宰陸調(diào)》可以看出,即使李白當了“翰林學士”這樣的高官,他也沒有洗刷“北門厄事件”之恥,可見其對手或其后臺的職務,應該比翰林學士要高。
由此可見,“北門厄事件”讓李白隱姓埋名、遠走他鄉(xiāng),而且極大影響了他的仕途,成了他一生的“難言之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