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時忽必烈把京杭大運河北端點修在積水潭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橫。都說內城唯一的開放水面——什剎海,是咱北京多情善睞的眼波,而今,它多情之外又添了厚重。
作為京杭大運河的北端終點,什剎海地區(qū)深厚的漕運文化正原址復活:按《清明上河圖》復原的搖櫓船橫滿碼頭,船頂上正在噴繪展示元明清三代漕運的畫卷;沿岸而行,萬寧橋、老碼頭……所到之處,老船工都會給你講上一段漕運掌故;說話間,岸上又響起數百年前的運河號子……什剎海,儼然一座流動的“漕運博物館”。
古船、篷頂、桌布處處不離漕運
信步前海南沿,剛剛竣工的什剎海地標碼頭上,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搖櫓船停泊于此,隨著水波上下蕩漾。其間,一艘摞滿麻袋的船最受青睞,人們紛紛上前跟它合影。工作人員凌敏告訴記者,這船是根據元代漕運糧船原樣做舊造出來的,7米多長、1米多寬的船體,草編的篷頂以及船頭敦實的糧袋……一切都按老樣子來。
本文摘自:中新網,作者:鞏崢,原題為《元朝時忽必烈把京杭大運河北端點修在積水潭》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橫。都說內城唯一的開放水面——什剎海,是咱北京多情善睞的眼波,而今,它多情之外又添了厚重。
作為京杭大運河的北端終點,什剎海地區(qū)深厚的漕運文化正原址復活:按《清明上河圖》復原的搖櫓船橫滿碼頭,船頂上正在噴繪展示元明清三代漕運的畫卷;沿岸而行,萬寧橋、老碼頭……所到之處,老船工都會給你講上一段漕運掌故;說話間,岸上又響起數百年前的運河號子……什剎海,儼然一座流動的“漕運博物館”。
古船、篷頂、桌布處處不離漕運
信步前海南沿,剛剛竣工的什剎海地標碼頭上,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搖櫓船停泊于此,隨著水波上下蕩漾。其間,一艘摞滿麻袋的船最受青睞,人們紛紛上前跟它合影。工作人員凌敏告訴記者,這船是根據元代漕運糧船原樣做舊造出來的,7米多長、1米多寬的船體,草編的篷頂以及船頭敦實的糧袋……一切都按老樣子來。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萬寧橋。它和杭州有著“江南運河第一橋”之稱的拱宸橋,并稱為京杭大運河的標志性建筑。工作人員介紹說,它始建于元代,又名后門橋、海子橋,為單孔漢白玉石拱橋。它不僅是什剎海最老的橋,也是北京中軸線上最老的橋,同時還是北京漕運歷史的見證。
在元代,忽必烈把京杭大運河的北端點修在了今天的積水潭,而這座萬寧橋正是京杭大運河最北邊的一個閘口,進入北京皇城的漕運船只必須通過這里。
細心觀察的話會發(fā)現,萬寧橋兩側共有六個鎮(zhèn)水獸,橋東兩個,橋西水上兩個與水下兩個對視,其中橋西兩個保存最為完整。善講掌故的船工會告訴你,它們是傳說中龍王的第七個兒子——守橋之神。
船至西海,匯通祠中的郭守敬紀念館是繞不開的看點。元大都建成之后,正是郭守敬設計開鑿了通州至積水潭的河道,這才令京杭大運河重煥生機。
像這樣的漕運景點,眼下什剎海已恢復六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實就在我們當今生活中,還有不少東西跟什剎海有關。人們說,“北京城是從河上漂來的”,意思就是,建筑北京的各種材料都是靠運河運來的。
此外,昔日什剎海作為南北大運河京城終點碼頭,由此處卸下來的一船船茶葉、絲綢、糧食、瓷器,伴著隨船往來的南北文化與風情,流入宮禁、流入王府,也流入尋常百姓家中,久而久之形成北京人的種種生活習慣。就連現在護國寺、舊鼓樓大街上流行的河間驢肉火燒、滄州金絲小棗,也都是靠著運河流傳開來的民間特色美食。
82歲老船工傳徒運河號子
“搖櫓船,運河長,一路上,好風光,嘿呦嘿喲嘿……”岸上嘹亮的船工號子響遏行云。
經過幾百年的傳承,船工號子已成為運河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它的傳人——82周歲的趙慶福老人,今年會在什剎海帶徒弟,把這項漕運非物質文化遺產親傳給年輕一輩。
趙慶福說,小時候聽老輩人說,當年運河日夜運漕糧,號子響連天,老人們都說這就是十萬八千嚎天鬼。
“十萬八千嚎天鬼”足以說明運河號子的聲勢浩大,但是它起源于什么時代還是無法考證。史料記載,光緒年間,運河的主要補給河流——潮白河潰決改道,運河斷了,朝廷改征糧為折扣銀兩,漕運廢除,水運凋敝,陸路興起,通州碼頭的地位逐漸減弱。1943年運河因大旱斷流,客貨運輸停止。那時,與運河共興衰的船工號子也消失了。
如今,趙慶福老人還能喊出起錨號、搖櫓號、出艙號等10種運河號子。起錨號是開船前撤去跳板,開始起錨喊的號子,緊湊有力;搖櫓號則是船行到深處,順水搖櫓時喊的號子,簡潔明快;出艙號是卸貨或者裝貨時喊的,旋律感強……
趙慶福還會喊一種“閑號”,就是船工休息時喊的船號。內容多是能愉悅別人也讓自己開心的。能有閑號,也和運河特點有關,運河水勢平穩(wěn),沒有什么驚濤駭浪和險灘,所以才有心情唱閑號,這是區(qū)別于其他河號的獨特之處。
趙慶福回憶,“閑號”里面的內容經常可以抓詞,“那時候河邊經常有唱小曲的,也有唱蓮花落的,也有唱評劇的,就經常把他們的詞放到自己的號子里面。”說著說著,趙慶福用運河號子的調唱起了評?。骸氨被▓@開的綠牡丹,二八小佳人來游園……”
眼下,趙慶福老人在什剎海已經有了30來個小徒弟,他們都是景區(qū)的船工,二三十歲正當年。“現在,我坐在河邊一聽他們喊號子,心里,那叫美?!崩先苏f得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