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佛教“布袋和尚” 為什么會被稱為未來佛呢?

2017-06-02 02:05:1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未來佛彌勒佛是佛教的八大菩薩之一,雖然他被稱為是佛,但是實際上卻是菩薩,人們也叫他“布袋和尚”。那彌勒佛為什么被稱為未來佛呢? 一

未來佛彌勒佛是佛教的八大菩薩之一,雖然他被稱為是佛,但是實際上卻是菩薩,人們也叫他“布袋和尚”。那彌勒佛為什么被稱為未來佛呢?

一直以來許多邪教組織打著未來彌勒佛已經(jīng)降生在人間的幌子到處招搖撞騙,危害社會,使得許多人家庭破裂,妻離子散,對家庭和社會帶來了許多害處。那么彌勒佛又為什么被稱為是“未來佛”呢?

彌勒佛作為未來佛一直潛心在兜率修行,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降生人間,渡劫成佛,普度眾生。他是正義的化身,一直守護者百姓,希望百姓可以安居樂業(yè),國家可以繁榮富強。未來佛彌勒佛因為他的善行而被許多人熟知和喜愛,使許多人以他為榜樣,多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善事。

彌勒佛為什么笑

我們現(xiàn)在見到的彌勒佛總是笑呵呵的。那么彌勒佛為什么笑呢?

其實彌勒佛的笑有兩層意思。第一個呢,就是告訴世人要笑著面對人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可能每件事情都是順順利利的,就像經(jīng)常說的“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這里也是一樣的,如果笑著面對困難,那么所有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總會迎刃而解的,如果剛遇到困難總就是愁眉苦臉的,總覺得自己沒辦法戰(zhàn)勝它,那么真正的困難還沒來臨,自己就先被愁壞了,所以說遇到困難,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發(fā)愁,而是要保持頭腦清晰,笑著面對困難。

第二呢,就是要笑迎和諧,從心開始。那么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分享,分享快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彌勒佛就是在用自己的笑來感染大家,讓大家每天都開開心心的,這樣人與人之間能和諧相處,世界就更加和諧了。什么是從心開始呢,佛經(jīng)中有句話”欲得凈土,當凈其心”如果自己的心凈不了的話,心中充滿了對權(quán)利和金錢的渴望,那心又怎么可能純凈呢,如果我們放下對這些東西的執(zhí)念,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留心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那么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是那么的美好,笑口常開,好運就自然會降臨在你的頭上啦。這就是彌勒佛為什么笑的原因了。

當然彌勒佛為什么笑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但是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一定是彌勒佛為什么笑的主要原因。

彌勒佛的地位

說起彌勒佛的地位,許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彌勒佛是佛教當中的八大菩薩之一,是如來釋迦牟尼佛預言的將在未來接替他的未來佛。

的確,彌勒佛雖然被稱為佛,可是實際上卻是菩薩,但是一位釋迦牟尼佛說他會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后會在人世間降生,他的出身高貴,父親是一位顯赫的大臣,母親是一位非常美麗的公主,他出生的時候天降異象,人們都普遍長命,女子五百歲才嫁人。他從出生便與佛結(jié)緣,成年之后便出家為僧,之后經(jīng)歷許多的劫難,最后在龍華樹下覺悟成佛。所以說到彌勒佛的地位,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那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然,我們不能這樣說,因為做善事沒有高低大小之分,地位也不能這樣論。

在佛的眼中,眾人皆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而在眾多信佛之人的眼中,佛是普度眾生,救眾人于水火之中的天神,同樣都是做好事,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所以說彌勒佛在佛教中的地位可能很高,但是在眾生的眼中,所有的佛都是解救百姓的天神,沒有高低之分,地位的高低都是在人心罷了。彌勒佛曾經(jīng)化身為布袋和尚,下凡去教化眾人,他不顧別人的冷嘲熱諷,用自己的行為去感化人們,使他們幡然悔悟,在那些百姓的眼中,彌勒佛的形象偉岸,是他們心目中的天神,在他們的眼中彌勒佛的地位很高。所以要論彌勒佛的地位,就要看是在什么人的眼中了。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