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強悍的公主作死后丈夫又娶一位公主
唐朝,女人地位提高,女強人頻頻出世,妒婦、毒婦、悍婦也屢見不鮮。在這方面,武則天是個代表人物,其孫女宜城公主比她還妒、還毒、還悍。宜城公主是唐中宗李顯的第二女,庶出,約生于682年,即永淳元年。這一年,唐高宗仍在世,李顯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高宗病逝,李顯即位,是為中宗,但好景不長,到了嗣圣元年(684年)二月,僅做了三十六天皇帝的李顯被生母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貶出長安。十四年后,即圣歷元年(698年)三月,李顯回到神都洛陽,九月被立為太子。
這一年,宜城約公主十七歲,到了出嫁年齡。其實,宜城公主是她后來的封號,此時的封號為義安郡主。在為宜城公主擇婿問題上,李顯選中了裴巽。裴巽是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人,生于咸亨三年(672年)。裴巽的祖上并不顯赫,但從門閥上看,裴姓在當時算得上望族,且裴巽的父親裴思進曾任蔣王(太宗第七子李惲)府記室參軍,與皇室關(guān)系密切,裴巽也因此受蔭入仕,“年廿二,以門蔭補梁王府執(zhí)任,□□均州司倉參軍”。李顯很早就認識裴巽,對其印象不錯,便有意把宜城公主下嫁給他。約圣歷元年(698年)冬,宜城公主下嫁裴巽。宜城公主下嫁時,李顯尚為太子,故其封號不是公主,而是郡主——義安郡主。正因如此,裴巽沒有被拜為駙馬都尉,而是是一個從五品的朝散大夫。
新婚燕爾,夫妻二人就出現(xiàn)了隔閡。其一,宜城公主自幼孤苦,沒有父愛,在宮中遭人冷落和白眼,其性格難免孤僻暴戾;其二,裴巽比宜城公主年長,足足有十年的代溝,二人未必能談到一塊。有隔閡,就有矛盾,也就有沖突。仗著自己身份高貴,宜城公主對裴巽頤指氣使,甚至拒絕過夫妻生活。沒辦法,裴巽只得暗度陳倉,“有外寵一人”。宜城公主知道后,火冒三丈,惡毒之心突起,派太監(jiān)將裴巽和那個女人綁起來押到郡主府。一陣辱罵毒打后,宜城公主不解氣,便開始了她對情敵瘋狂的迫害。
對此,《新唐書》載,“巽有嬖姝,主恚,刖耳劓鼻”,割掉了情敵的耳朵和鼻子。其實,《新唐書》作者筆下留情,沒好意思寫出要害部分,宜城公主的惡毒遠不止如此。另據(jù)《朝野僉載》《古今譚概》載,“公主遣閹人執(zhí)之,截其耳鼻,剝其陰皮”,不僅割掉了情敵的耳朵鼻子,還割掉了情敵的外陰,其手段極其下流,內(nèi)心極其歹毒,甚至可以說是滅絕人性。收拾了情敵,接著就是丈夫裴巽。宜城公主將情敵血淋淋的外陰“漫駙馬面上,并截其發(fā)”,不僅惡心裴巽,還割掉了他的頭發(fā)。
古人對頭發(fā)看得很重,割掉裴巽的頭發(fā),宜城公主此舉兩個意思,一是“割發(fā)代首”,以示嚴懲裴巽;二是斬斷情絲,表示跟裴巽“一刀兩斷”。隨即,宜城公主將一對男女押往法庭,命官員審理,還“集僚吏共觀之”。家丑如此爆料,僚吏無不“駭笑”。不久,那個受刑的可憐女人,不治而死,而裴巽也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笑柄。李顯聞訊后,大為惱怒,上報武則天。武則天對待情敵,不過是“截去手足,投于酒甕中”,雖然殘忍,但不下流;而宜城公主的惡行令人發(fā)指。為此,武則天一聲令下,將宜城公主從郡主斥為縣主;裴巽由京官左遷外任,不久出為鄜州刺史。
這下,宜城公主老實了,裴巽也受到了懲戒,從此分道揚鑣。幾年后,二人回心轉(zhuǎn)意,關(guān)系緩和,宜城公主封號復初,裴巽也重新回到京城洛陽任職。神龍元年(705年),李顯復辟,“長寧、新寧、義安、安樂、新平五郡主皆進封”,宜城公主這才正式有了公主的封號,裴巽也正式被拜駙馬都尉。此后,宜城公主仗著父皇寵愛,與長寧、安樂公主一起“爭任事,賕謁紛紜”,通過賣官攫取錢財。睿宗李旦即位后,宜城公主失去了靠山,未免失落。宜城公主亡于何年,史料無載,但睿宗時她曾與中宗次子譙王李重福交往過密,而李重福意圖謀反,且自均州“日趨東都,舍駙馬裴巽家,洛陽令候巽,重福驚,遽出,欲劫左右屯營兵,至天津橋,愿從者數(shù)百人”,可見她已卷入當時殘酷的政治斗爭中。這簡直就是作死!后果可想而知,總之她死在裴巽前面。宜城公主死后,裴巽獨居。開元十一年(723年),睿宗第十一女薛國公主的丈夫王守一被賜死,玄宗將薛國公主“更嫁裴巽”,裴巽又當了一次駙馬。三年后,裴巽病逝,時年五十五歲。裴巽死后,薛國公主非常悲痛,“怨昊天之不吊,殲我良人,哀冬夜之何長,空陳饋寢”。裴巽一輩子娶了兩位公主,當了兩次駙馬,兩任岳父都是皇帝,而且是親兄弟,也算是奇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