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探秘通天塔 巴比倫的“神之門”

2017-03-28 11:09:4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所在地5000年前是一馬平川,那里曾屹立著一座無比壯觀的巨塔——“巴別”通天塔。它為何稱作“巴別”塔?它真的能

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所在地5000年前是一馬平川,那里曾屹立著一座無比壯觀的巨塔——“巴別”通天塔。它為何稱作“巴別”塔?它真的能夠“通天”嗎?它到底是派什么用場的?人們并不知道“巴別”塔最初從何而來,只知道早在遠古時代,它就走進了猶太人的《圣經(jīng)·舊約》之中。下面就和360常識網(wǎng)小編去了解一下吧。

根據(jù)猶太人的《圣經(jīng)·舊約》記載:洪水大劫之后,天下人都講一樣的語言,都有一樣的口音。諾亞的子孫越來越多,遍布地面,于是向東遷移。在示拿地(古巴比倫附近),他們遇見一片平原,定居下來。由于平原上用作建筑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庇谑撬麄兡么u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又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p>

由于大家語言相通,同心協(xié)力,建成的巴比倫城繁華而美麗,高塔直插云霄,似乎要與天公一比高低。沒想到此舉驚動了上帝!上帝深為人類的虛榮和傲慢而震怒,不能容忍人類冒犯他的尊嚴,決定懲罰這些狂妄的人們,就像懲罰偷吃了禁果的亞當和夏娃一樣。他看到人們這樣齊心協(xié)力,統(tǒng)一強大,心想:如果人類真的修成宏偉的通天塔,那以后還有什么事干不成呢?一定得想辦法阻止他們。于是他悄悄地離開天國來到人間,變亂了人類的語言,使他們分散在各處,那座塔于是半途而廢了。

在希伯來語中,“巴別”是“變亂”的意思,于是這座塔就稱作“巴別塔”。也有人將“變亂”一詞解釋為“巴比倫”,稱那座城叫“巴比倫城”,稱那座塔叫“巴比倫塔”。而在巴比倫語中,“巴別”或“巴比倫”都是“神之門”的意思。同一詞匯(“巴別”)在兩種語言里竟會意思截然相反,著實令人費解。其實這是有緣由的。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滅掉猶太國,拆毀猶太人的圣城耶路撒冷,燒掉神廟,將國王連同近萬名臣民擄掠到巴比倫,只留下少數(shù)最窮的人。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巴比倫之囚”。猶太人在巴比倫多半淪為奴隸,為尼布甲尼撒修建巴比倫城,直到70年后波斯帝王居魯士到來才拯救了他們。亡國為奴的仇恨使得猶太人刻骨銘心,他們雖無力回天,但卻憑借自己的思想表達自己的憤怒。于是,巴比倫人的“神之門”在猶太人眼里充滿了罪惡,遭到了詛咒。他們詛咒道:“沙漠里的野獸和島上的野獸將住在那里,貓頭鷹要住在那里,它將永遠無人居住,世世代代無人居住。”

事實上,“巴別”塔早在尼布甲尼撒及其父親之前就已存在,古巴比倫王國的幾位國王都曾進行過整修工作。但外來征服者不斷地將之摧毀。尼布甲尼撒之父那波博來薩建立了新巴比倫王國后,也開始重建“巴別”通天塔,他在銘文中寫道:“巴比倫塔年久失修,因此馬爾杜克命我重建。他要我把塔基牢固地建在地界的胸膛上,而尖頂要直插云霄?!钡岵技啄崛鲋钢粚⑺ǖ?5米高,尼布甲尼撒自己則“加高塔身,與天齊肩”。塔身的絕大部分和塔頂?shù)鸟R爾杜克神廟是尼布甲尼撒主持修建的。

備受人稱贊的“巴別”塔一般指的就是那波博來薩父子修建而成的那一座。這座塔的規(guī)模十分宏大。公元前460年,即塔建成150年后,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游覽巴比倫城時,對這座已經(jīng)受損的塔仍是青睞有加。根據(jù)他的記載,通天塔建在許多層巨大的高臺上,這些高臺共有8層,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臺上建有馬爾杜克神廟。墻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階梯,可以繞塔而上,直達塔頂;塔梯的中腰設(shè)有座位,可供歇息。

塔基每邊長大約90米,塔高約90米。據(jù)19世紀末期的考古學家科爾德維實際的測量和推算,塔基邊長約96米,塔和廟的總高度也是約96米,兩者相差無幾?!鞍蛣e”塔是當時巴比倫國內(nèi)最高的建筑,在國內(nèi)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人們稱它“通天塔”。也有人稱它是天上諸神前往凡間住所途中的踏腳處,是天路的“驛站”或“旅店”。

傳說中的“巴別”通天塔

將塔修得如此高大,真的是如《圣經(jīng)》中所言,要讓失散四方的人們有一個集中的地方嗎?顯然不是。人們普遍認為,“巴別”塔是一座宗教建筑。在巴比倫人看來,巴比倫王的王位是馬爾杜克授予的,僧侶是馬爾杜克的仆人,人民需要得到他的庇護。為了取悅他,換取他的恩典,保障國家城市的永固,巴比倫人將“巴別”塔作為禮物敬獻給了他。在“巴別”塔里,每年都要定期舉行大規(guī)模的典禮活動,成群結(jié)隊的信徒從全國各地趕來朝拜。根據(jù)希羅多德的記載,塔的上下各有一座馬爾杜克神廟,分別稱上廟和下廟。

下廟供有神像。上廟位于塔頂,里面沒有神像但金碧輝煌,由深藍色的琉璃磚制成并飾以黃金。巴比倫人按照世俗生活的理想來侍奉他們的神靈。大殿內(nèi)只有一張大床,床上“鋪設(shè)十分豪華”(如同希臘和羅馬貴族一樣,美索不達米亞貴族也是躺著進食),床邊有一張飾金的桌子。廟里只住著一位專門挑選出來陪馬爾杜克尋歡作樂的年輕美貌的女子。僧侶們使人們相信,大神不時地來到廟里并躺在這張床上休息。只有國王和僧侶才能進入神殿,為馬爾杜克服務(wù)和聽取他的教誨。

這種超級神圣的東西是同老百姓無緣的,他們只能遠遠地敬拜心目中的神靈,因為如果近在咫尺,普通人經(jīng)受不起大神的目光。據(jù)希羅多德記載,神像和附屬物品一共用去黃金800泰侖,折合現(xiàn)價約值2400萬美元。考古學家曾經(jīng)在僧侶的一住處發(fā)現(xiàn)一只石鴨,上有銘文“準秤一泰侖”,石鴨約重29.68公斤。如果希羅多德的記載可靠,則照此推算,馬爾杜克神像連同附件一共重約23700公斤,都是純金所鑄或制作!除了神靈,誰能享受如此高的禮遇?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