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英為什么能受寵不衰?看慈禧太后怎么寵他
宦官制度從先秦時期開始出現(xiàn),一直到封建王朝覆滅才得以結束,各個朝代中都出現(xiàn)了宦官亂政的現(xiàn)象,唐朝、明朝、清朝最為嚴重?;鹿僮鳛橹袊糯赜械囊活惾巳?,在歷史的長河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今天我們來講述晚清時期最有名的太監(jiān)李蓮英的故事。
晚清時期有著很多知名的太監(jiān),如安德海、小德張等等,可是他們的名氣都沒有李蓮英那么大。有很多說法,其中一個便是李蓮英還未入宮之前,在市井之中算是個痞子、無賴,一直偷偷地販運硝璜,有一次差點被抓入大牢,逃跑之后他開始以補鞋為生。
其實,李蓮英八歲時就凈身,九歲進入皇宮,還不可能做上述事情,販賣硝璜、補鞋為生是他的家族從事的行當,因為家里人生活過得不如意還經(jīng)常受到欺凌,而當時做太監(jiān)如果能得到重用,可以獲得很多的好處,享受榮華富貴,所以李蓮英年幼就被送入宮中,家里人指望著他能在宮中顯貴。
李蓮英年少之時就進入宮中,一個人都不認識,無依無靠,甚是可憐,還好有一位老鄉(xiāng)沈玉蘭也是宮中的太監(jiān),李蓮英受到了他的不少關照。據(jù)說當時慈禧太后聽說外面流行著一種新式的發(fā)型,但是諾大的后宮中沒有一個人可以梳理這種發(fā)型。得知這個消息后,沈玉蘭告知了李蓮英,并讓他仔仔細細地研究這種發(fā)型的梳理方法,等到李蓮英學得熟練之后,沈玉蘭就把他介紹到慈禧太后那里。李蓮英果然沒有讓人失望,他熟練的手法讓慈禧太后甚是欣賞,自此李蓮英開始受到了慈禧太后的重視和喜愛。
說來也怪,慈禧太后有一個奇怪的癖好,就是對梳理頭發(fā)極其重視,自從得到李蓮英這個梳頭小能手之后,慈禧太后更加重視,每天梳理頭發(fā)都要李蓮英親手打理,要不然整天都不自在。不僅僅是梳頭,李蓮英說話風趣幽默,經(jīng)常能逗笑慈禧太后,最關鍵的是李蓮英懂得揣測慈禧太后的心思然后極力奉承,這就是他能得勢最主要的原因。
慈禧太后在閑暇之時總會叫李蓮英給大家講笑話,雖然李蓮英沒有受過什么教育,但是他講的東西并沒有那么粗俗,反而風趣幽默。在為大家講笑話解悶之時,他總能把在場的人都逗笑,即使是市井上諷刺政府的笑話,他都能講的不那么刻薄,反而更加委婉、詼諧。
日復一日,李蓮英受到的寵愛更加多了,根據(jù)歷史記載,李蓮英居然都可以和慈禧太后坐在一起看戲,慈禧太后吃點心的時候,如果看到李蓮英喜愛的,都會吩咐下人多做一些,留給李蓮英嘗嘗,由此可以看出這份寵信簡直無以復加。
作為后宮之中的大總管,李蓮英可謂盡職盡責,每一件事情都做的有條有理,宮中大多物件的存放位置、禮儀、法度,李蓮英基本上爛熟于心,宮中其他人有什么不明白的,都會來詢問他,當然宮中的管理工作他也做的相當出色。而且李蓮英由于深知慈禧太后的喜好,所以宮中的喜事都由他來操辦,甚至有些王公大臣家中的喜事都會請他來指點一二,這樣可以討得慈禧太后的歡心。
李蓮英在宮中有著一個“佛見喜”的外號,原本這是一種水果的名字,這種梨外表不招人喜歡,但是吃起來十分香甜,正如李蓮英一般,雖然他外表丑陋但是深受慈禧太后喜愛。他做起事來滴水不漏,老佛爺十分舒心,也就信得過他,當然李蓮英做事也很踏實,每天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得照顧著慈禧太后,每天忙忙碌碌卻有條不紊,很多事情不經(jīng)過他的鋪排,很難讓慈禧太后開心。
其實,李蓮英并不是一開始就這么得寵的,他剛進宮之時,太監(jiān)安德海深受慈禧太后喜愛,當時他處處受到排擠,等到安德海死后他才漸漸得到慈禧太后的寵信。說起安德海,此人可以用狂妄來形容,由于在“辛酉政變”之中立下功勞,成為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之后,就變得張揚跋扈,由于囂張最終害死了自己。
有一次安德海想出宮風光一下,于是慈禧太后派他去出宮為皇帝置辦衣物,可誰曾想到他這一路賄賂地方官員、招搖過市,最后被丁葆楨抓住,以“太監(jiān)不允許出宮”為由殺死了。
相對安德海來說,李蓮英做事就很穩(wěn)重,很少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這也是他的聰明之處。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洋務運動的興起,北洋水師逐漸成形,在閱兵之前,李鴻章上書請朝廷的大臣們前來參觀,于是慈禧太后派出了醇親王奕澴,可是醇親王覺得自己是光緒皇帝的父親,獨自前去閱兵恐怕會引起太后的猜疑,這可能是慈禧給自己下的套,醇親王就請求慈禧太后派李蓮英隨同自己出行,來證明自己沒有其他心思。
慈禧太后想著這樣可以讓李蓮英出去風光一下,就答應了下來,命令醇親王為朝廷的正使,李蓮英為其副使,前去審閱初建的北洋水師。太監(jiān)可以作為朝廷的特使外出視察,這在清朝的歷史上根本沒有前例,這次出訪也可以讓李蓮英名聲大噪。
如果要是安德海遇上此等好事,早不知道囂張氣焰燒的多高了,李蓮英卻不以為然,安分守己,為人還十分低調(diào)。最特別的是,根據(jù)當時的規(guī)矩,太監(jiān)不能獲得四品以上的頂戴,可是慈禧太后偏偏賞賜給李蓮英二品頂戴,他為了不讓別人說閑話,穿戴著四品頂戴跟隨醇親王出訪。
同時,在出訪的路上,李蓮英沒有擺出任何架子,以一個下人的身份服侍著醇親王奕澴,如同醇親王的貼身仆侍一般,嘴上還說著自己從前沒有機會服侍王爺,現(xiàn)在有機會了肯定不敢怠慢,這就讓醇親王十分感動,回京之后在慈禧太后面前好好的夸獎了他一番。
在沿途的路上,李蓮英沒有像安德海那樣到處賄賂官員、收受別人的好處,李蓮英每到一處只是待在屋內(nèi),基本不出門,這樣想來溜須拍馬的人完全沒有機會下手。據(jù)說,在檢閱北洋水師的時候,李蓮英刻意的與醇親王、李鴻章等大臣保持距離,像個下人一樣站在他們的身后,手中拿著醇親王的煙袋,低下頭默默服侍著。經(jīng)過這個出訪,李蓮英為慈禧太后掙足了顏面,大臣們也無話可說,之后也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嘉獎。
事情也不可能一直發(fā)展的很順利,皇宮之中的明爭暗斗時刻都在發(fā)生著,李蓮英也不是一直都受到慈禧太后的寵愛。隨著時間的推移,光緒皇帝也長大成人了,慈禧太后也不可能一直掌控著國事,皇帝和太后的摩擦不斷地升級,李蓮英在兩人之間也很難處事。他想著光緒皇帝遲早會重掌大權,然而慈禧太后之前對自己寵愛有加,得罪了任何一方都有可能惹上殺身之禍,李蓮英的搖擺不定最終被慈禧太后發(fā)現(xiàn)。
直到戊戌政變發(fā)生之后,李蓮英慢慢失去了慈禧太后的寵信,此時另一個太監(jiān)崔玉貴開始得勢,他所做的一些事情深受慈禧太后賞識,譬如監(jiān)視光緒皇帝等到,于是開始得寵,李蓮英便漸漸淡出了宮中的舞臺。
善良、做事認真只是李蓮英面向世人的一面,心機極重也是他的一大特點。李蓮英是憑借著慈禧太后的寵信才開始得勢,慈禧太后對他的恩情無人能比,可是慈禧太后終究是一個年歲已高的老人,光緒皇帝還處在壯年之時,如果有一天慈禧太后去世了,自己一直與光緒皇帝作對,最終只能是死路一條。
權衡這些利弊之后,李蓮英覺得要開始討好光緒皇帝,為了自己的性命也要拉近自己和皇帝之間的距離。拆臺與補臺是李蓮英聰明的表現(xiàn),在這期間,他也得到了很多的好處,許多人對他感恩戴德,同時也獲得了大量的財物,即使失去了慈禧太后的寵信,自己還是很風光的,仍然享受著榮華富貴。
李蓮英不但能干也算有著長遠的眼光,我們不能一味地認為他只是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認為不論什么事情他都偏向慈禧太后,事事與光緒皇帝唱反調(diào),其實他和光緒皇帝之間存在著某種微妙的關系,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著,正因為這種奇妙的關系,他和光緒皇帝才能平安無事,不受到慈禧太后的陷害,事實上他們是一種相互照應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