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其實武功高強 曾是一名劍客
蘇軾的詞,開宋詞豪放派之宗,執(zhí)豪放詞之牛耳。與蘇詞并列于文學(xué)史的是南宋的辛棄疾詞,世稱“蘇辛詞”。說起詩人辛棄疾,他也有另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武功高強甚至有點心狠手辣的大劍客。吹噓“十五好劍術(shù)”的李白肯定不是他的對手。
辛棄疾在他的詞中說:“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這可不是書生的紙上談兵,而是一名劍客在撫劍感慨刀光劍影的往事。
辛棄疾出生在濟南府,少年時,濟南已淪入金國之手,他的祖父也在金朝為官。但辛棄疾要效忠的國家是大宋,不是大金。
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顏亮攻宋,后方中原故土的宋朝遺民趁機發(fā)動起義。二十二歲的辛棄疾也拉了一支二千余人的隊伍,加入耿京領(lǐng)導(dǎo)的山東義軍。與辛棄疾一塊加入耿京義軍的還有一名叫作義端的僧人,是辛棄疾的朋友。但這個義端突然叛變,“竊印以逃”,這事拖累了辛棄疾,耿京“大怒,欲殺棄疾”。辛棄疾淡定地說:“給我三天時間。”他料定義端必投奔金帥,“急追獲之”,一劍砍下義端的腦袋(可見辛棄疾武功與膽識都有過人之處),提回來見耿京,由此受到耿京的器重。
次年,即紹興三十二年,辛棄疾受耿京委派,潛回南方的宋朝,拜見宋高宗,“奉表歸宋”。高宗大喜,授予辛棄疾“承務(wù)郎、天平節(jié)度掌書記”之職,又封耿京為天平軍節(jié)度使,讓辛棄疾帶委任狀潛回金國,召耿京歸宋。但辛棄疾回到山東時,卻得悉一個晴天霹靂一般的消息:耿京已被叛將張安國殺害!張安國帶著耿京人頭投奔金營去了!
這這這,如何是好?辛棄疾對眾將說:“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復(fù)命?”竟率領(lǐng)五十名勇士,直闖敵營。其時張安國正在金營“與金將酣飲”,辛棄疾突然闖入,于混戰(zhàn)中生擒張安國,“縛之以歸,金將追之不及”。然后,辛棄疾押著張安國,一路闖關(guān)南下,抵達南宋杭州。時辛棄疾方二十三歲。
南宋人洪邁寫了一篇《稼軒記》,形容辛棄疾的神勇:“赤手領(lǐng)五十騎,縛取于五萬眾中,如挾狡兔。束馬銜枚,間關(guān)西走淮,至通晝夜不粒食。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标P(guān)羽之勇,也不外乎如此吧。
辛棄疾南歸之后,擔(dān)任過知府、提刑使、安撫使等職,他的施政風(fēng)格也帶有幾分劍客的尚俠任氣、心狠手辣,如他任湖北安撫使時,“得賊輒殺,不復(fù)窮究,奸盜屏跡”。也因此落下“好殺”之名,以致有臺諫官彈劾他“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辛棄疾少年成名,后來卻宦途多舛,也與其“好殺”的鐵腕備受爭議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