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董鄂妃和湯若望真有這樣的關系嗎?
清朝的第三位皇帝,同時也是清朝入關后的首位的皇帝——清世祖順治帝在清朝的皇帝中是比較重要的皇帝。雖然他僅僅活了短暫的二十三年突然離世,但是他在政治上和經(jīng)濟上都有突出的貢獻,為后來著名的盛世“康乾盛世”打下了重要的基礎。而關于順治帝的個人生活,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相傳他一生只對董鄂妃寵愛又加,而這個董鄂妃也是一個非常神秘的人物,在歷史上留下了很多謎團。
董鄂妃,歷史上稱為孝獻皇后,是清初時的將領鄂碩的女兒,也是大將軍費揚古的姐姐。在她十七歲的時候,她進入了皇宮,隨后便深受順治皇帝的寵愛。順治帝對于她有多喜歡?在董鄂妃入宮只有一個月的時候,順治帝就說她端莊賢惠遠超過其他人為理由,而冊封她為皇貴妃。在清朝鄂后宮等級中,一共分為了九個等級,而皇貴妃所處的等級是僅次于最高的皇后稱號的第二高的等級。要知道很多后宮女子,要升一級一級是很難的事情了,而董鄂妃只用了一個月就爬到了皇貴妃的等級,這在歷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
而說到董鄂妃的身世,那就要牽扯出另一個人了,這個人就是跟董鄂妃生活在同一年代,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傳教士湯若望。唐若望此人在中西方文化和科技交流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以自己淵博的知識和出色的才能贏得了順治和康熙兩位皇帝的信賴和器重。值得一提的是,他雖然跟董妃的身世有關系,但是湯若望和董鄂妃兩個人是沒有什么交集的,唯一把他們兩個聯(lián)系起來的是在史書《清史稿·湯若望傳》中提到的有關董鄂妃身世的記載:順治帝對于一位滿籍軍人的夫人異常喜愛,這件事被這位軍人知道后便訓斥了自己的夫人一番,結(jié)果這件事被皇帝知悉后竟然打了這個軍人一個耳光,這位軍人后來就因為積郁而死。于是皇帝便將這位夫人召進了宮中并被封為貴妃。至于這位軍人,通過查閱其他的史書進行比對之后,很有可能就是順治之弟。
這就是唯一能把兩個人聯(lián)系起來的地方,因此如果在影視劇中看到湯若望和董鄂妃有關系,那一定是電視劇的虛構(gòu)情節(jié)。
董鄂妃身世之謎
做為順治皇帝最鐘愛的女人,董鄂妃身世之謎可謂是撲朔迷離。野史上曾有這樣的記載,多爾袞奉旨南下,攻打江蘇,虜獲了名妓董小宛。多爾袞早就聽說過“秦淮河八大名妓”的美名,迫不及待想要將董小宛納入自己的帳中。多鐸攔住了多爾袞,計劃把美人送進宮去迷惑順治皇帝,然后找準時機謀朝篡位。
有關董鄂妃身世的另外一個版本這樣的,董鄂妃出自滿洲正白旗世家,是福臨皇弟博果爾的福晉。順治皇帝福晉到了大婚的年紀,皇宮上下朝野內(nèi)外便開始操心起皇帝該娶誰當皇后的問題。話說皇帝掌管天下,但婚姻大事卻由不得他做主?;屎竽锬锬竷x天下,是天下女人的表率,可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當?shù)?。其實可供皇帝選擇的面兒非常狹窄,除了出身高貴是王公大臣外戚貴族家的女兒之外,娘家手中還必須握有實際權(quán)力有助于皇帝加強中央集權(quán)才可以。所以,順治皇帝成年前一年,自覺有希望的王宮貴胄們都把女兒送進宮來請安。
博果爾與順治皇帝年齡相仿,福臨正式親政之前兩個人成天在一起玩耍。鄂碩將女兒送進宮來請安的時候偶遇了這兄弟倆,不想這兩個人同時都看上了鄂碩之女?;侍笏尖庠偃?,決定將鄂碩之女指婚給博果爾,以穩(wěn)固博果爾母家的人心。但是福臨對這個女人一直念念不忘,所以在不久博果爾死后就將這位福晉請進了宮里來。為了蒙混世人的眼睛,順治皇帝只得是為這個女人編造了一個身世。英雄難過美人關,這就造成了董鄂妃身世之謎。
湯若望 農(nóng)歷
在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我們勤勞勇敢的祖先們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令人驚嘆的事物。不提“四大發(fā)明”這種改變了歷史的進程的東西,像絲綢,陶瓷等物品和長城,兵馬俑等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都是我們的先民鮮血和智慧的結(jié)晶。但是最近出現(xiàn)了一種讓人感到困惑的說法:我們現(xiàn)在仍然在使用的農(nóng)歷其實并不是我們的祖先幾千年傳承下來的,而是由以湯若望為首的西方傳教士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說法,我們來探究一下這個說法的真實性有多少。
湯若望是來自德國的一名傳教士,他由于受到以利瑪竇為首的傳教士在中國傳播基督教義的偉大事跡所影響,從而踏上了前往中國傳教的旅途。他來到中國的時候正是明朝末年崇禎皇帝執(zhí)政時期,當時中國的歷法已經(jīng)了很多的弊端和缺陷,而對于像中國這樣的農(nóng)耕大國來說,歷法的錯誤所帶來的影響是是非常巨大的。而湯若望則因為有良好的天文,數(shù)學和地理知識。而被崇禎皇帝任命為修改歷法的官員。湯若望根據(jù)當時的《崇禎歷書》,經(jīng)過自己的修改之后,編成新的歷法。但是還來不及交給崇禎皇帝,明朝就滅亡了。他只得進呈給了剛建立不久的清政府。而清廷把它改名為《西洋歷法新書》之后依據(jù)此書制訂了歷法,就是著名的時憲歷。雖然說湯若望編纂的歷法已經(jīng)跟現(xiàn)在科學的歷法非常相近了,但這并不是由他一人所創(chuàng)造的。他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修改才編成的歷法。因此不能說現(xiàn)我們現(xiàn)在用的歷法是他創(chuàng)造的,應該說是由他進行修訂的比較科學。
湯若望的出生地
在中國近代史上,由于資本主義快速擴張的需要和科學技術的進一步提高,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漸漸地在增多。而相互交流和溝通的途徑除了一般的商貿(mào)往來之外,大批西方傳教士出于傳播基督教教義和思想的目的而來到中國,他們在傳教的同時,也把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帶到了古老的中國,對于加速中國近現(xiàn)代化的歷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這些傳教士中,來自德國的湯若望就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位。
湯若望的原名叫約翰·亞當·沙爾·馮·白爾,1592年出生在德國西部萊茵河畔的著名城市科隆,同時也是德國僅次于首都柏林,漢堡和慕尼黑的第四大城市。出生在只有一個歷史悠久和知名的大城市對于湯若望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接受良好的基督教文化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湯若望的家族是當?shù)胤浅S忻募易澹梢哉f全家都是非常虔誠的天主教信徒。在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下,湯若望自小便對天主教產(chǎn)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到了他上學的年紀,他選擇的學校就是天主教各團體中最大的修會耶穌會創(chuàng)辦的三王冕中學。在這所知名的學府中,湯若望認真刻苦地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和天主教思想,成績自然名列前茅。
等到他十五歲的時候,由于當時的科隆發(fā)生了瘟疫,湯若望所就讀的學校也只能無奈關閉。但是湯若望的學習并沒有就此終止,他因為出眾的成績而被耶穌會推薦到羅馬的德意志學院進行下一步的學習。正是因為他這種異常努力的態(tài)度對于他今后開展傳教方面的目的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縱觀湯若望的學習生涯,他在他的故鄉(xiāng)科隆所受到的熏陶和學習是他日后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傳教士的重要因素和文化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