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是想篡位嗎 放太甲又推太甲
伊尹生于公元前1649年,名摯,“尹”是官職名,等同丞相,也就是他后來擔任的職位。伊尹是生于夏朝晚期,后輔佐商湯討伐夏朝,建立商朝,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據記載,伊尹在商朝為相長達五十余年,死時正好100歲高齡。
伊尹出生于有莘國,是一個奴隸。從小聰穎好學的他,一邊田間勞作,一邊學習堯舜的治國之道,是貴族子弟的老師。商湯聽說伊尹后,求賢若渴多次帶著厚禮前來聘請,可惜有莘王一直不答應。直到商湯娶了有莘王的女兒,伊尹才得以成為商湯的臣子。
伊尹來到商湯身邊后,成為了他的老師繼續(xù)著自己的教育事業(yè)。伊尹教商湯的主要就是堯舜之道,就是仁德的治國執(zhí)政理念,此外為他策劃了之后討伐夏朝拯救黎民百姓的戰(zhàn)略。等到夏桀的暴政使他眾叛親離成為獨夫后,伊尹便輔佐商湯開始伐夏,最后建立了商朝。伊尹建下大功,被封為尹,就是右丞相。從此以后,伊尹在商朝為相五十余年,經歷了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這五代君王,不但輔佐他們,也可以說是他們的老師。
伊尹在擔任商朝的尹的期間,他主張以“調和五味”等烹飪方面的方法來治國,把商朝治理得很好,經濟繁榮,政治清明,可謂國力強盛。因此,伊尹被后來的老子評價為“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賢相。伊尹100歲時逝世,被以天子之禮安葬在商湯的陵墓旁邊。
太甲殺伊尹
伊尹是一代賢相,不僅是因為他是商朝開國功臣,先后輔佐多位君王,更與他放逐太甲又重新扶立他為王的故事頗有關系。這個故事在《史記》、《孟子》等多部古代經典中都有相同的記載,但是在史書《竹書紀年》中最后卻發(fā)展成了太甲殺伊尹。
《竹書紀年》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創(chuàng)作的一部史書,記載的是夏朝到戰(zhàn)國的歷史,西晉時被盜墓者發(fā)現(xiàn)而出世。雖然該書對先秦歷史的記載,有許多地方與《史記》等正史的傳統(tǒng)記載有很大的出入甚至相悖,但它的有些記載因為與考古發(fā)現(xiàn)的甲骨文符合,所以被認為更加接近史實。伊尹放逐太甲的這段歷史就是它與傳統(tǒng)史書中的記載相互不符的一處。
傳統(tǒng)史書記載,伊尹放逐太甲于桐宮,期間自己代為執(zhí)政,三年后,伊尹把改過自新的太甲迎接回去并重新扶立為王?!吨駮o年》對這段故事的記載卻是,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為王,七年后,太甲逃出桐宮殺死伊尹,任用他的兒子。
兩種描述相差很多,太甲殺伊尹的版本不僅講伊尹的死提早了十幾年,還把他一直以來賢相的形象徹底顛覆。雖然這個版本看似更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但因為傳統(tǒng)版本有出土的甲骨文等文物的史料證據,相對而言更有可信度。而且假如認定傳統(tǒng)版本為假,則可以推測孔子、孟子、司馬遷等先賢當時不是作了假就是被蒙騙,影響極大。所以對這一歷史,史學界至今沒有確切的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