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為何要火燒紫禁城 撤退時不能丟了面子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孫武在兵書的開篇就寫下這句話,真是絕頂的聰明人,打仗不是小孩子過家家,想打就打,打輸了,從頭再來,打仗對于國家來說,是一個大事,做大事,就得花費大心思。
山海關之戰(zhàn)后,吳清聯(lián)軍大獲全勝,多爾袞撥給吳三桂一萬兵馬,讓他充當先鋒,追擊李自成,而且,多爾袞還發(fā)布將令:此次出師,除暴安民,滅流賊以安天下也!
李自成此時則只有逃跑的份,他跑到河北盧龍的時候,被吳三桂的追兵趕上了,結果,剛一交火,立馬被吳三桂擊敗,因為李自成的將士,只顧逃命,根本就沒有打仗的心思。
盧龍戰(zhàn)敗后,李自成行至盧龍西20里的范家店,把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剁了,把吳襄的頭用竹竿子挑著示眾,無情的事實告訴吳三桂,李自成不是西楚霸王,他是實打實的流寇。
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回到北京,他馬上找到牛金星,發(fā)出了如是感慨:滿洲兵勢大力強,北京之地,豈可久留?不若舍去,退回西安,憑險可守!
牛金星同志其實早就害怕了,他留在北京管理軍國大事的時候,閉門不出,他知道,此戰(zhàn)李自成必敗無疑,聽李自成說要逃,牛金星道:跑,可以,但是還需做一件事兒。
當年西楚霸王入咸陽,離開的時候,火燒阿房宮,綿延三百里,何其壯哉?大王不如效法西楚霸王,也燒掉紫禁城,一則樓臺亭閣不會遺留于人;二則不失霸王風范。
牛金星同志提出的真是一個遭雷劈的壞主意,朱棣先生修建紫禁城,準備材料用了十年,修建用了三年,經過明朝歷代修補,牛金星同志居然不知愛惜,要付之一炬。
可恨的是李自成,他竟然同意了牛金星的主意,據《李朝實錄》載:“宮殿悉皆燒盡,惟武英殿巋然獨存,內外禁川石橋亦宛然無缺。燒屋之燕,蔽天而飛?!?/p>
到過故宮的人一定知道,故宮的黃昏,烏鴉群起,它昭示著:大順不順,永昌未昌。
李自成最恨的人是吳三桂,他下令,砍了吳三桂全家,共34口,尸體拋棄在王府二胡同。吳三桂全家,除了吳三桂李自成逮不到,還有吳三桂的哥哥吳三鳳逃掉以外,全部被剁。
忙完這些事兒以后,吳三桂率領的吳清聯(lián)軍已經打到了北京城外,吳三桂發(fā)布命令,要求大明遺民,反正自贖,李自成派劉宗敏、李過、李巖,聯(lián)營十八座,結果與聯(lián)軍一觸即潰。
李自成是窮途末路了,他匆忙在武英殿即位,四月三十日大清早,李自成帶領明朝太子、二王從容出齊化門,劉宗敏殿后,李自成結束了在北京41天的歷史。
李自成走了,吳三桂準備進北京城,可是,他突然接到多爾袞的命令,不許進,繼續(xù)對農民軍窮追猛打,至于北京城,留給我多爾袞先進。吳三桂請求進京看一下家,不許!
吳三桂只有馬不停蹄,繼續(xù)追擊農民軍。多爾袞不讓吳三桂進北京城,是有原因的,吳三桂是故明大臣,倘若讓這仁兄進北京城,與故明大臣勛戚會面,可能造反。
故明大臣勛舊這時候也忙活,他們一則忙著迎接吳三桂進城,二則忙著改換門庭,三則忙活抓大順未來得及逃跑的農民軍,抓到一個,便活活整死,比比餉那時候農民軍對待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切都忙完,故明大臣勛戚跑到朝陽門,他們想迎接他們的大英雄吳三桂,可是,當他們跪在朝陽門的時候,他們才知道,他們迎接到的,是多爾袞,是日為1644年五月初二。
多爾袞進了北京,按照一般人來看,他應該笑,而且大笑不止。
但是,事實告訴多爾袞,面對北京城的嚴峻形勢,他真的想大哭一場。李自成征用軍糧,北京城的糧食很少留下;更為嚴重的是,李自成的農民騎兵,踩踏莊稼,加之當年干旱,估計這年的糧食顆粒無收,北京城下,老百姓相聚為盜;八旗官兵,也只能以陳年舊米充饑。
環(huán)境是無法改變的,能改變的,是人,是人的行為。故而,善于改變人之人,方為善于改變環(huán)境者,善于改變環(huán)境者,便為可成大事之人。
多爾袞下令,八旗官兵進駐城外(將士皆乘城),不許進入老百姓家里(毋入民舍),更為英明的是,多爾袞為崇禎皇帝大辦喪事,整整三日(發(fā)喪三日,具帝禮葬之)。
至于老祖宗定下來的規(guī)矩,投降者,必先剃發(fā)。多爾袞開始下令官民全部剃發(fā)(初令官民皆薙發(fā)),后來聽說老百姓都反對(繼聞拂民原),諭令緩一緩(諭緩之)。
搞政治,有時候就是要緩,事緩則圓,方可成大事,而急,則只能壞大事。后來的事實證明,多爾袞緩一緩的政策,是極為英明的。最后,漢族人,頭發(fā)也剃了,八旗兵,也進城了。
因時而異,是為政之人必須記得的重要道理。
與此同時,一則小道消息在北京城內開始流傳了。
此小道消息為:滿洲兵將于八月在北京城屠城(八月屠民),把老壯之人全部剁了(盡殺老壯),僅僅留下小孩(止存孩赤),然后搶劫一空(東兵肆掠),退回關外。
這則消息給多爾袞帶來很大的麻煩,普天之下,何人想死?反正是死,不如反他娘地,造反祖師爺陳勝、吳廣早就提出了精辟的造反理論: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其實,有這個消息,不足為怪,人都有一種思維的慣性,我們在小時候,就聽說過狼來了的故事,滿洲兵曾經多次進入中原,充當強盜,燒殺搶掠,哪個能保證,這次就不同呢?
三人成虎。謠言,時常是政治與經濟的大敵,不破謠言,其后果不堪設想。
在謠言傳播的時候,多爾袞就發(fā)布諭令:民為國之本,大家誠心歸順,豈有殺戮之理?
我們費了如此大的勁,舉國入北京,何故?為統(tǒng)一天下也!
統(tǒng)一天下,靠的是以德服人,殺人者,不仁之至,何以一統(tǒng)天下?
盡管多爾袞苦口婆心地說,但是,人心隔肚皮,誰又肯輕易相信呢?我以前聽說過,要整理好一片荒地,你就在上面種上莊稼,而要破除謠言,就要按照謠言相反的方向去做。
為此,多爾袞下達了一個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命令——遷都!
遷都,就意味著皇帝全家也搬到北京來,與大家同甘苦、共享樂。
如果順治皇帝全家搬過來,那么,北京城就成了大清國的政治中心,對于政治中心之人民,豈有殺戮之理,有了這個驚人的舉動,上述小道消息不攻自破。
滿洲人,從赫圖阿拉起家,后遷都薩爾滸,遷都遼陽,遷都沈陽,現在,順治皇帝要帶領全家,遷都北京,一個新的異族王朝,即將統(tǒng)治中國這個泱泱大國,直到封建社會的終結。
公元1644年十月初一,清順治皇帝正式在北京舉行登基大典,小福臨親臨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是為清朝入主中原第一帝,年僅7歲。
順治皇帝即位北京后,要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徹底搞定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