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包公與海瑞有哪些不同

2016-12-11 16:28:0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包公與海瑞有哪些不同 歷史上,大家都喜歡把包拯海瑞放在一起比較,因為包拯和海瑞都是為官清廉的好官,一生光明磊落,大公無私,一心只為

包公與海瑞有哪些不同

歷史上,大家都喜歡把包拯海瑞放在一起比較,因為包拯和海瑞都是為官清廉的好官,一生光明磊落,大公無私,一心只為百姓。但是兩者一定會有不一樣的地方:包拯正直不阿,但是懂得情溶于法度;海瑞剛直不阿,但是做事有些極端。所謂“南海瑞,北包拯”,這就是清官的代名詞。

海瑞

包拯出生在一個宋朝的官僚家庭。祖父是平民,父親是進士,在朝做刑部侍郎,與文彥博的父親是世交關系。因為有父親這一層世交關系,所以包拯與文彥博后來親上加親,結為親家。他28歲考取了進士,考取進士便要進朝做官,但是包拯是出了名的孝子。他考取進士后,考慮到父母親年事已高,于是辭官回家照顧他們。直到他們逝世后,他繼續(xù)守孝三年才去做官。他一生光明磊落,兩袖清風,他說做為百姓父母官,要挺身而出,為百姓盡心盡力。

海瑞出生在明朝,為官清廉,一生經歷了四個朝代。海瑞參加過兩次會試,但是都沒有考中,于是他堅決放棄科考。同年,海南政使司指派海瑞到福建做教師。后來,海瑞被任命為淳安的知縣大人,那時候的淳安案件特別多,但是海瑞一人便把這些難斷的案子一舉攻破,從此深得民心。海瑞平時的生活也是非常節(jié)儉的,他穿著布衣,吃粗茶淡飯,還命令家里人種菜自給自足。晚年的明世宗不理朝政,只知身居內宮,祭祀求福。海瑞上奏批評明世宗迷信巫術,不理朝政,于是大怒的明世宗便命人把海瑞抓緊監(jiān)獄。直到明世宗駕崩后,海瑞才被赦免。

關于包拯的詩詞有哪些

包拯,后世稱之為包青天,只因他在做官時剛正不阿,清廉為民的事跡而被當時和后世所稱頌。他出生于官僚家族,做官時不貪污腐敗,也不避親屬,在他心中只有法這個字,民間也有信仰,說包公在陰間也是審判官。關于包拯自己寫過的詩詞并不多,但是后世人為包拯寫過的詩詞卻不在少數。

包拯在世時寫過一首詩:“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先哲有遺訓,毋貽來者羞。”整首詩的意思大概是說:清心是治理自己的根治所在,正直不阿是為人處世的要訣。弱小筆直的樹干以后一定長成國家的棟梁,千錘百煉的鋼鐵一定不能做成彎鉤。倉庫里要是堆滿了糧食,老鼠和麻雀一定會喜歡,田里要是一根草也不生長,兔子和狐貍也會憂愁自己沒有糧食吃。史書上會記載著古人很多名言詩詞,做官的話就要做好官,千萬不要留下不好的方面,被世人唾棄。這也是包拯為官的座右銘。他寫的這首詩不僅勸告為官之人要清廉,也勉勵自己要做一個名垂千古的好官。顯然,看后世對包拯的稱贊就足以證明包拯做到了。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