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曾被譯為《報大仇韓利德殺叔》
莎士比亞進入國人的視野最早是以“沙士比阿”的譯名出現的,他的著作《哈姆雷特》曾被譯為《報大仇韓利德殺叔》《鬼詔》《天仇記》……昨天,“莎士比亞在中國”文獻展在上海圖書館揭幕,展出了晚清以來多個版本莎士比亞中文譯本、相關研究書籍以及莎劇在中國演出的歷史照片等。
這些文獻資料顯示:自19世紀30年代起,國內知識分子和外國傳教士便相繼在書刊中以“沙士比阿”“舌克斯畢”“沙斯皮耳”等譯名介紹莎士比亞,其筆下的人物和故事也逐步通過譯本、演出、研究等多種形式為國人所熟知。其中,有些莎士比亞作品的中文譯法在今天很少看見,頗具時代特色。
據史料記載,早在1839年,莎士比亞就以“沙士比阿”的譯名出現在林則徐編譯的《四洲志》中。此后,郭嵩燾、曾紀澤等出使英國的外交官員在日記中記錄了他們觀看莎劇和談論莎翁等相關細節(jié)。1902年,“莎士比亞”這個現今通用譯名出現在了梁啟超的《飲冰室詩話》中。
第一部問世的與莎士比亞故事相關的中文譯本是出版于1903年、由無名氏根據英人蘭姆姐弟的《莎士比亞故事集》翻譯的《澥外奇譚》。記者昨天在展覽現場看到,該書為文言文譯本,由上海達文社出版,共翻譯了10個莎劇故事。頗為有趣的,該書采取了中國古典章回體小說的標題模式,每個故事的名稱均與現代通行譯法不同。
比如,第二個故事名為《燕敦里借債約割肉》,即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威尼斯商人》。劇中的威尼斯商人,通行譯法為“安東尼奧”,而《澥外奇譚》的譯者卻把它譯為“燕敦里”,類似中國人的名字,和現代譯法中保存原文“洋味”的做法不一樣。而莎翁的另一個戲劇故事《第十二夜》在《澥外奇譚》中被譯成了《武厲維錯愛孿生女》。其中“武厲維”即劇中主要人物之一奧麗維婭,她愛上了女扮男裝的薇奧拉,而薇奧拉又有一個孿生哥哥,由此引發(fā)了許多喜劇性的場面。
就在《澥外奇譚》出版后的第二年,又一部《莎士比亞故事集》的中文譯本問世了,這就是林紓和魏易合作的文言譯本,題名為《英國詩人吟邊燕語》,簡稱《吟邊燕語》。記者發(fā)現,譯者在該書中對莎劇的譯名也采取了漢化的形式。所不同的只是,《吟邊燕語》中的標題比《澥外奇譚》中的更為簡約,都是由兩個字組成。例如:《鬼詔》(《哈姆雷特》)、《女變》(《李爾王》)、《黑瞀》(《奧賽羅》)等等,其風格近乎《聊齋》。
“這在當時并不奇怪。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雖已蓄勢待發(fā),但傳統(tǒng)文化畢竟還占有統(tǒng)治地位,人們對傳統(tǒng)的文學形式更樂于接受?!鄙勘葋喲芯繉<抑烀髦赋?,在舞臺上,莎劇的劇名與今天的譯法也相去甚遠。1913年7月,鄭正秋的新民社上演了《威尼斯商人》改編的文明戲《肉券》,首開中國人用漢語演出莎劇之先河。此外,該劇還有《女律師》《一磅肉》《借債割肉》等多個劇名。
業(yè)內人士認為,莎士比亞作品在不同時期的中文譯名,展現了國人在接受外來文化時文化認同的流變,對跨文化交流以及當時社會背景的研究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