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行為藝術(shù) 伍子胥吹簫獲賞識
伍子胥一路上躲過楚平王層層追殺,終于來到吳國國都梅里。
如今的當(dāng)務(wù)之急就是要盡快與吳王僚搭上關(guān)系。但,境遇比乞丐好不了哪里去的他一無關(guān)系,二無門路,想要見到至高無上的吳王談何容易。
伍子胥苦思良久,想出了一個極有創(chuàng)意的辦法。
他換上襤褸破衫,披頭散發(fā),光著腳丫,拿了一管竹簫,來到梅里的鬧市,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去,一路走,一路吹簫,吹完簫就唱上一段。歌詞分為三段,可以稱之為“梅里三弄”。
第一疊云:伍子胥!伍子胥!跋涉宋鄭身無依,千辛萬苦凄復(fù)悲!父仇不報,何以生為?
第二疊云:伍子胥!伍子胥!昭關(guān)一度變須眉,千驚萬恐凄復(fù)悲!兄仇不報,何以生為?
第三疊云:伍子胥!伍子胥!蘆花渡口溧陽溪,千生萬死及吳陲,吹簫乞食凄復(fù)悲!身仇不報,何以生為?
伍子胥的這個做法就是“不情愿賣家策略”。所謂“不情愿賣家策略”,就是說賣家明明內(nèi)心里很想賣,卻偏偏擺出一副不想賣的架勢,誘引有意的買家前來高價求購。
可伍子胥一連“表演”了數(shù)日,雖然圍觀者甚眾,卻遲遲未能如愿。但幸好天無絕人之路。
吳國此刻是吳王僚當(dāng)政,他是前一任國君夷昧之子。夷昧的父親吳王壽夢有兒子四人,依次是諸樊、馀祭、夷昧、季札。壽夢本想把王位傳給小兒子季札,但與禮不合,只好讓諸樊繼位。壽夢的幾個兒子都很孝順,知道父親的真實想法。所以,諸樊死后將王位傳給二弟馀祭,馀祭又傳給三弟夷昧。這樣傳承的目的,就是想最終把王位傳給老四季札。但夷昧死后,季札竟然不愿繼承王位。夷昧之子公子僚抓住機會,搶先一步登上王位,成了吳王僚。而諸樊的兒子公子光就不服氣了。他認為這王位本該是他的,但吳王僚捷足先登后,他只能隱忍下來,致力于禮賢下士,搜羅人才,以圖奪回王位。
公子光為了尋訪人才,特意向吳王僚舉薦了精于看相的被離,專門在市面上巡視,其目的就是不放過任何一個人才。
這一天,伍子胥哀怨的簫聲終于被被離聽到了。被離走近一看,眼前之人,雖然狀若乞丐,面相卻貴不可言。再一細聽他的“梅里三弄”,當(dāng)即斷定眼前此人正是伍子胥。
被離當(dāng)即將伍子胥請入自己的辦公之地,且又請上座,然后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我聽說楚國殺了忠臣伍奢,他的兒子伍子胥出逃外國。您大概就是伍子胥吧?”
幸福來得太快,往往讓人不敢相信。伍子胥躊躇了一下,竟然沒有立即應(yīng)答。
被離微微一笑,說:“我不是要害你。我是看你狀貌非凡,是想幫你獲得一場大富貴?!北浑x把話挑破了,伍子胥這才承認自己就是伍子胥。
當(dāng)伍子胥在異國他鄉(xiāng)聽到被離對他的稱贊及預(yù)言后,他終于放下了擔(dān)負已久的重壓,深深覺得,云開霧散的這一天終于到來了。歷經(jīng)千辛萬苦的他一瞬間有了一種渾身放松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