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明相寇準從奢靡中突然醒悟只因月娘一句話
若論中秋的熱鬧,大概無人能比北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大宋宰相寇準家的中秋節(jié)。
這人在今天大大的有名:忠誠剛直的錚臣。他是挺身抗擊遼國侵略,最終促成澶淵之盟,為大宋換來百年和平的卓越政治家。他還是長篇評書《楊家將》里為楊家忠良平冤的“寇青天”。無論正史野史,對寇準都是好評一籮筐。唯獨有瑕疵的,就是宋史里對他“好奢靡”的評語。不過這在當時,倒也不算啥大錯。北宋恩養(yǎng)士大夫,“炫富”是北宋官員的風氣。官做到寇準這個級別的,年薪換算成人民幣也要上百萬,在今天也算超級金領。奢靡一把,也是正常的。那年正是寇準仕途如日中天之際,又恰逢中秋。是日,寇家大排宴席,門前車水馬龍,府內(nèi)高朋滿座,按照寇準自己的話講,是“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
首先,請了開封城最知名的歌姬助興。其次,吃的是極品山珍海味,比如著名的“雞舌湯”,一小盆湯,全用雞舌頭熬成,殺上百只雞,才能做出一份湯。連府里的蠟燭,都要用當時的精品巨燭,半人高的上好蠟燭,連庭院里都擺滿??芨舷乱绨讜?。亮堂如此,奢華如此,倒也符合寇大人的身份地位。
然而志得意滿的寇準,觥籌交錯間,卻突然皺起了眉頭。因為他發(fā)現(xiàn),一個原本應該出席的人,座位上卻是空的。這人不是什么高官顯貴皇親國戚,卻是寇準人生里極其重要的人,寇家的養(yǎng)娘月娘。
說到月娘,那就話長??軠噬贂r命運多艱,自幼父親亡故,然后家道中落,生活貧寒,月娘,正是母親嫁到寇府時的陪嫁丫頭,按現(xiàn)在的話說,是抱著寇準長大的。后來寇母亡前,曾千叮嚀萬囑咐,命寇準把月娘當親娘侍奉。多年以來,寇準事月娘極孝,不但錦衣玉食,逢寇家重大活動,更為月娘安排首座??艽笕说摹叭市ⅰ敝?,長年來都是京城美談。但春風得意的寇準,卻沒有想到,月娘正變得越發(fā)的不快樂,山珍海味吃著無味,綾羅綢緞放著不穿,還成天里愁容滿面。而這些,是正風光無限的寇大人不在意的。直到這一天。
見月娘不在,寇準連忙差人去問,得到回復:月娘在后院里哭呢。七十多的老太太,正在后花園里哭得稀里嘩啦??軠蚀鬄椴豢欤筮^節(jié)的搞哪出???也顧不上席前高朋了,怒氣沖沖地起身離席,到了后花園亮如白晝的燈火下,一個佝僂身影的老人,正在輕輕啜泣。探過身去,不滿地責備幾句,卻只見月娘止住哭泣,長嘆一聲,輕輕地回了一句話:“大人,您還記得下邽茅屋里的油燈嗎?”只這一句話,原本一臉怒氣的寇宰相,居然一下子呆住了。呆完了后回到席間,卻再不見剛才的志得意滿。那日之后,大家驚地發(fā)現(xiàn)寇大人變了,原本的夜夜笙歌,變成了閉門謝客,原來的山珍海味,變成了粗茶淡飯,咸菜米粥。就連遍布寇府上下的紅蠟巨燭,也統(tǒng)統(tǒng)折價賣了,換成銀錢捐了。坊間議論紛紛,下邽茅屋里的油燈,是什么?
答案只有寇準知道。下邽,今天陜西渭南,是他的家鄉(xiāng),求學生涯開始的地方,那艱辛童年的每個夜晚,母親靠替人縫補供他讀書,他在油燈下勤奮苦學,為他掌燈的正是月娘。伴他度過寒窗歲月的,正是那一盞昏黃的燈火。那是在經(jīng)歷了多年宦海沉浮,見過太多爾虞我詐后,寇大人心靈深處一段最溫暖的記憶。在那個特殊的中秋夜,月娘的一聲提問,足令浮華泡影散盡,寇大人的心,重新找回那個原點。寇準七歲時,其父大宴賓客,飲酒正酣,客人請小寇準以附近華山為題,作《詠華山》詩,寇準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隨口吟出一首五言絕句:“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