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明末四大公子 陳貞慧方以智冒辟疆侯方域四人

2017-01-04 11:05:4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明末有四位復社骨干,均為風流名士,分別是:陳貞慧、方以智、冒辟疆、侯方域。其中,陳貞慧骨氣最高,與吳應箕一同起草聲討阮大鋮的《留都

明末有四位復社骨干,均為風流名士,分別是:陳貞慧、方以智、冒辟疆、侯方域。其中,陳貞慧骨氣最高,與吳應箕一同起草聲討阮大鋮的《留都防亂檄》,慷慨激昂,擲地有聲;方以智是學問家,也是遺民,最后自沉于惶恐灘,余英時有《方以智晚節(jié)考》,精致詳盡;冒辟疆是天生情種也是才子,著有《影梅庵憶語;侯方域年輕時寫給阮大鋮的信,《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犀利如干將莫邪,傳之后世。之后參加清朝科舉,被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扇了一耳光”,不過總的來說氣節(jié)還是保住了。

陳貞慧

陳貞慧,字定生,江蘇宜興人,明末清初散文家。明末諸生,又中鄉(xiāng)試副榜第二人。

陳貞慧書法

其父為左都御史、東林黨黨魁陳于廷。貞慧也是復社成員,文章風采,名震一時。曾與吳應箕、顧杲共議聲討阮大鋮,由吳起草《留都防亂檄》,揭貼于南京。南明弘光朝,阮大鋮當然不會放過他,一度將他投入獄。清朝建立后,他隱居家鄉(xiāng),十余年不入城市。此外,他的文章婉麗閑雅,兼擅駢散兩體,記載掌故及紀念明末“清流”和殉難人士的作品,多寄托故國之思。

著有《雪岑集》、《皇明語林》、《山陽錄》、《書事七則》、《秋園雜佩》等。

方以智

方以智,字密之,號曼公。其家族與東林黨有很深的關(guān)系,他自己在青年時,仰仗祖上的余蔭,尚能過著“衣紈縠,飾騶騎,鳴笳疊吹,閑雅甚都”的富貴文人的生活。也曾積極參加復社的政治活動,每與友人相聚,共憤國事,慷慨嗚咽,拔劍砍地。

方以智

清軍入關(guān)后,他從北京逃返南都,又經(jīng)浙江,福建到兩廣,十幾年的艱苦流亡,在他的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明亡后在梧州出家,潛心學術(shù),寫出了大量理論著作,但仍不忘救世,講學宏道,交朋納友,卻始終不與清廷合作??滴跏辏?671年),病歿于贛江上萬安城外的惶恐灘,時年六十一歲。

冒辟疆

因與秦淮名妓董小宛的愛情故事,冒辟疆被后人所熟知。冒辟疆,1611出生于江蘇如皋,名襄,號巢民。明末清初文學家、書法家。崇禎時期的貢生,史可法推薦他為監(jiān)軍,之后特授司理,不過都被他以孝養(yǎng)親人為由,拒絕了。

冒辟疆

大明自萬歷之后江河日下,太監(jiān)弄權(quán),朝綱傾頹。面對國家危亡之際,1639年由吳應箕起草、冒辟疆等復社一百四十多人署名的《留都防亂公揭》,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弄得阮大鋮之流如過街老鼠。

明亡后,他不仕清,在居處建造有樸巢、水繪園、深翠山房等名勝,池沼亭館,景致引人,交游四方名士。

其實,冒辟疆還能詩善文,一生著作繁富,編有《同人集》十二卷;他博學多才,有品茶、古玩、植花等科學雜著;他仗義疏財,捐錢施粥,贍養(yǎng)族內(nèi)眾多冒姓老人……即使晚年家道中落,仍堅持救濟災民。

因其在氣節(jié)和學術(shù)有一定的影響,董其昌曾將其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點綴盛明一代詩文之景運”。

侯方域

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著名散文家。少年時隨父進出京師,名動朝野;青年時赴金陵趕考,加入復社并成為首領,之后返鄉(xiāng)又組建雪苑社。再回南京時,開始抨擊閹黨,議論朝政,遍交江南名士,指評當世人物,風流倜儻。舍不得上前線,干脆就想將“身邊”的阮大鋮干掉,為躲避阮大鋮緝捕,漫游嘉興流散蘇州。

侯方域與李香君

甲申之變,李自成攻破商丘,候氏一族二十余人被誅殺。

不久,候方域再遭閹黨追捕,而不得不逃入揚州史可法軍中。史可法將他推薦給徐州高杰,任軍監(jiān)紀推官,之后隨高杰北上抗清。

清順治二年,二十八歲的侯方城回到老家,卻積極為清朝鎮(zhèn)壓農(nóng)民軍出謀,其中鎮(zhèn)壓最大的起義就有榆園軍起義。

當時清軍根據(jù)侯方域的計策,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張存仁精準地扒開荊隆口黃河大堤,將直隸、山東、河南許多地區(qū)化為無人區(qū),殺人以百萬計,一舉鎮(zhèn)壓了號稱有百萬之眾的榆園軍各部。之后,清廷知道此事不宜公開,就取消了對侯方域的嘉獎。

當時正逢亂世,人如草芥,時代風云激蕩,江山萬里尸骨,而候公子突然想起自己坎坷遭遇,事業(yè)無成,終于下定決心將自己的書房更名為“壯悔堂”。在這里,完成了他的兩部文集《壯悔堂文集》10卷、《四憶堂詩集》6卷。

清朝順治十一年(1655年)十二月十三日,侯方域不幸染病身亡,時年三十七歲。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