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時代的“異地高考”和“高考移民”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客籍人都不享有在當?shù)貐⒓涌婆e考試的權(quán)利。結(jié)果造成土客籍雙方在社會身份、晉升機會上的不平等,而且這種不平等代際遺傳。這種歧視政策也釀成了贛南的長期社會沖突。
近日,“異地高考”改革進入快車道。一方面這是為了解決城市新移民的子女升學(xué)障礙;另一方面,“異地高考”還指向高考錄取公平問題。一些“高考大省”的考生,對以京滬為代表的發(fā)達城市,以及邊疆教育落后地區(qū)的低分錄取,一直難以認同。
其實,這個問題不是突然間冒出來的;中國作為幅員遼闊、發(fā)展不均衡的大國,科舉歷史上一直有“異地高考”、“高考移民”等問題;科舉制度從來與戶籍、錄取名額地域分配、歧視反歧視聯(lián)系在一起。下面從國家考試-地方考試、地域公平-考試公平這兩組維度,來分析科舉考試的錄取名額的分配。
科舉制起于隋唐,以考試論英雄,取代被門閥貴族所壟斷的察舉制,給了平民更多上升的機會。在唐代,國家級考試不分地區(qū)錄??;地方考試按州的大小選拔考生,不過京兆府(長安)分配的名額遠超其他地區(qū);一般州的名額為兩三人,而長安每次都多達數(shù)十人,甚至有時超過百人。所以,柳宗元在《送辛生下第序略》中說:“京兆尹歲貢秀才,常與百郡相抗?!?/p>
這就有了第一個問題———首都錄取名額畸高。
宋代也有這個問題。通過地方考試選拔參加國家考試考生的名額,叫“解額”。以嘉祐五年(1060年)為例,首都開封府的解額是266人,而陜西只有123人,廣東只有84人;而且,國子監(jiān)108人的解額,并不算在開封府內(nèi)。國子監(jiān)加開封府的考生,在國考中登科的人數(shù),占到全部考生的一半左右。無怪司馬光稱:“蓋由每次科場及第進士,大率皆是國子監(jiān)、開封府解送之人?!?/p>
明代繪畫中所描繪的殿試
作者:沈彬
到清朝,順天府(北京)的舉人名額也一直是全國最高的,同治元年(1862年)順天府的名額是185人,文化大省浙江只有152人,廣東省為102人。
首都的錄取名額,超過任何一個大省,這種情況一直延續(xù)到科舉制終結(jié)。首先,這是因為首都是朝廷勛貴所在,高錄取名額是在照顧“官二代”,這是制度性的不公。此外,首都的確集中了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同時,京城的文化圈子,也方便考生了解考試動向。宋代司馬光所謂“非善為詩賦論策者,不得及第;非游學(xué)京師者,不善為詩賦論策”。這些共同造成了首都的“低分洼地”。
第二個是地域公平問題。唐朝后期開始,由于南方的經(jīng)濟地位崛起,考試內(nèi)容傾向文學(xué)詩賦等原因,北方士子競爭優(yōu)勢逐漸減弱,南方人后來居上。北宋可考的9630名進士中,居然只有4.8%是北方人。在1064年,代表南方利益的歐陽修,與代表北方利益的司馬光發(fā)生激烈辯論:前者主張“唯能是選”,起點公正,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后者主張“校正的正義”,要分地區(qū)錄取。很難說他們誰就是錯的;事實上,此后考試公平、地域公平成為中國教育決策的兩個基本維度。今日的“異地高考”問題就是這個問題的延續(xù)。
南北沖突的高潮,是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的“南北榜事件”。由于那一科會試錄取的52人都是南方人,引發(fā)北方舉子的強烈不滿,指責湖南籍的考官包庇“老鄉(xiāng)”。朱元璋出于籠絡(luò)北方人心的考慮,居然處死、發(fā)配了多名考官,并親自主考和閱卷,結(jié)果那次錄取的都是北方人。
之后為了緩解南北差異,明朝會試中按南北分別錄取,全國被分為南、北、中三部,按55:35:10的比例錄取進士。清代對會試名額的地區(qū)劃分越來越細,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實施“分省取中”,“按應(yīng)試人數(shù)多寡,欽定中額”,取代了南北卷制度。
第三,地域不均衡不僅反映在國考中,也體現(xiàn)在地方考試層面。宋代歐陽修稱:東南地區(qū)的“解額”是100:1;而西北地區(qū)卻是10:1,兩者相差10倍。
因為“老少邊窮”的考生考不過文化強勢地區(qū)考生,所以國家要對弱勢地區(qū)搞傾斜,多投錄取名額,降低“分數(shù)線”,從而縮小文化差距。這是國家正義,但對考生個人未必公平。有學(xué)者統(tǒng)計了乾隆年間的各地鄉(xiāng)試的錄取率:文化大省江蘇是5.5;落后地區(qū)云南是53.8,貴州是21(單位:百萬分之一)。落后地區(qū)的錄取率是發(fā)達地區(qū)的幾倍!
這種“高考洼地”,也引發(fā)了“高考移民”,古代稱之為“冒籍”、“冒貫”。高分地區(qū)考生,通過過繼、投親、買地、冒名、串通官員等五花八門的手段,到低分考區(qū)參加高考。比如,大詩人白居易在家鄉(xiāng)洛陽考取無望的情況下,投靠在宣州做官的叔父,在宣州冒籍考試。再比如,清代詩人、學(xué)者趙翼是江蘇常州人,如前所述,江蘇是科舉考試競爭最慘烈的地方。少年家境窘迫的趙翼時來運轉(zhuǎn),去投奔在京津做生意的外舅,以“商籍”先入縣學(xué),后參加順天(北京)的鄉(xiāng)試,一舉得中舉人,之后殿試得探花,徹底改變了命運。這種“南庠入北闈”就是冒籍,趙翼還寫詩為自己開脫:“士窮則躁進,此事古來有;要當期大節(jié),微眚豈足垢?”
在錄取名額給定不變的情況下,客籍人參與考試,就等于擠占了本地的人資源。所以,古人對于客籍人在當?shù)貐⒓涌婆e,是極敏感的,不肯輕易平權(quán)。
以明末從閩粵移民到贛南的客籍人為例,這些移民并不能輕易取得當?shù)卣降睦锛讘艏R锤接诋數(shù)厝说膽艏?,叫“民尾戶”,屬于臨時戶籍性質(zhì);要么寄于當?shù)厝说膽艏畠?nèi),叫“甲首之戶”,家族世世代代受操縱于寄籍的里長戶。而且,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客籍人都不享有在當?shù)貐⒓涌婆e考試的權(quán)利。結(jié)果造成土客籍雙方在社會身份、晉升機會上的不平等,而且這種不平等代際遺傳。這種歧視政策也釀成了贛南的長期社會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