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徐晃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徐晃是個怎樣的人

2016-12-29 18:44:26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徐晃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徐晃是個怎樣的人 三國是一個謀臣如雨,猛將如云的時代,劉備的五虎上將讓人心馳神往,而三國志中也將《張樂于張

徐晃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徐晃是個怎樣的人

三國是一個謀臣如雨,猛將如云的時代,劉備的五虎上將讓人心馳神往,而三國志中也將《張樂于張徐》列為一傳,并稱為曹操的五大良將,徐晃是一個很有能力也深得曹操器重的將領,但一個“徐晃應聲而出,戰(zhàn)二十余合,敗歸本陣”讓他已趨完美的形象蒙上了一層很難抹去的陰影。

三國演義中每當讀到關羽大意失荊州時,無不讓我振腕長嘆,劉備經營多年的夢想的也隨之破滅,同時也有一個疑問,為什么不讓同樣智勇雙全且小心謹慎的趙云鎮(zhèn)守荊州?于是我將目光轉向了三國志。結果讓我非常釋然,趙云是絕對不可能代替關羽的,而徐晃在其中的記載則讓我欣喜不已。在武將之中我未發(fā)現(xiàn)誰比徐晃的智謀記載更多。而徐晃最有爭議的恐怕要算他的武力了,演義里他既能跟許楮戰(zhàn)50合不分勝負,在樊城大戰(zhàn)受了箭傷已快痊愈的關羽80合還站了上風,然而他在顏良手下只走了20回合,這讓他似乎判若兩人。

三國志里的徐晃,自從投靠曹操后,履立戰(zhàn)功,以勇猛和治軍嚴厲著稱,在官渡之戰(zhàn)前從軍破顏良,率軍擊殺河北名將文丑。文丑在演義里不到十合就擊敗公孫攢,是三國里有數的猛將之一,就是他碰到的對手是智計過人的曹操,中計后被徐晃率部擊殺于亂軍之中。至于徐晃和顏良交手的情況,除了一句“從軍破顏良”以外并未發(fā)現(xiàn)更多的記載,當時顏良率領袁紹大軍數萬做先鋒,而徐晃也參加了白馬之戰(zhàn),徐晃和他對陣是很有可能的,顏良是河北名將,他打仗勇冠三軍,徐晃是不是被顏良擊敗并沒有明確的記載,可以肯定的是他協(xié)同關羽斬了顏良并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

當然武力是小說里用來吸引讀者興趣的,和正史關系不是很大,帶有一定的主觀成分,但就依據三國演義來看徐晃仍然是曹操陣營中最勇猛的將領之一。徐晃的出場是很有氣勢的:奉回顧陣中曰“公明何在?”一將手持大斧,飛驟驊騮,只一合,斬催勇于馬下;隨后的李樂同樣被一合斬于馬下。三國里被寫一合斬將的將領不多,除了趙云張飛以外就很少有這印象了,甚至包括呂布關羽在內,后來救駕天子又和曹操的虎將許諸戰(zhàn)50回合,看到這里當時我的心里就認為徐晃以后一定會戰(zhàn)無不勝,可是后來他在顏良手下20合就敗了,再后來看到趙云膽戰(zhàn)心驚,不敢迎敵,成了他武力上難以抹去的污點,直到解樊城之圍時作者終于為徐晃恢復了一流猛將的本色,和武圣關羽大戰(zhàn)80合。

再看看徐晃的對手,關羽,張飛,趙云,許諸,顏良,文丑,幾乎包含了大部分三國名將,交手名將之多僅次于許諸,而真正的敗仗也只有一次:“徐晃為什么會20合敗于顏良”?徐晃武力太弱,和顏良相差很遠?這明顯不成立,至少50合平許諸沒有幾個人能做到;而徐晃敗后的一句諸將栗然更否定了這一點,還有可能就是顏良很強,甚至比呂布還強,但是這種可能沒有機會證明了,顏良對關羽偷襲毫無防備,成全了三國里不可一世的武圣關羽。

演義里關羽是神話最大的人物,什么溫酒斬華雄,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魂追呂蒙等全是虛構的,為了反襯關羽簡直不遺余力。在那一戰(zhàn)里他幫曹操解白馬之圍,是鐵定的主角,這自然就需要陪襯的配角,而宋憲,魏續(xù)這倆個人明顯不夠分量,需要一位名將,很不幸作者選中了參加了那一戰(zhàn)的徐晃,那次許諸沒有出戰(zhàn)也是出于同一原因,對比一下許楮與顏良,我想很多人都不會認為顏良強過虎癡,畢竟許楮是他筆下的虎將,怎么也不能寫許諸敗于顏良吧,而徐晃曾經平過許楮,這自然就該關羽出場了,羅先生就為讓關羽出采,斬顏良,誅文丑,造就了他幾竟天下無敵的神話。三國演義里的大將的勇猛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作者的意思,他對徐晃的武力定位也許不在超一流之列,其實更大程度上是出于情節(jié)的發(fā)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讓徐晃敗。就這樣徐晃與武力超一流大將之間拉下了差距。

三國志里徐晃沒有象關,張,呂,馬那樣“雄烈過人,號為飛將”之類的評價,所以徐晃的武力在這些虎將之下是應該的,我一直都認為徐晃的武力在曹營中是僅次于典許龐,他的勇猛應該在張遼張合之上:他是演義里極少能一合斬將的人物,在大宴銅雀臺時表明他的箭法冠絕曹營時,作者對他武力的安排從曹營眾將出場的順序可以見到一點端倪,文聘,曹洪,張合,夏侯淵,然后是徐晃,最后許楮。其實作者讓徐晃陪襯的時候并不多,他沒有像同為魏之名將連諸葛亮都忌憚的張合那樣屢次被寫與張飛,趙云,馬超,黃忠等交手而幾乎成為參照。還有一次就是漢中之戰(zhàn)不敢迎敵趙云,讓趙云救出了黃忠?!皬埡闲旎文憫?zhàn)心驚,不敢迎敵”,這是突出趙云的最好表達,根本不能作為他們武力比較的根據。首先說說趙云,無疑作者是很喜歡趙云的,趙云已經成了筆下獨一無二的完美人物,就連被塑造為神的關羽也有缺點,而無論你在三國演義里怎么找,也很難找出趙云有什么缺點,他不但勇猛過人,而且小心謹慎,盡忠克守,而這樣的趙云也理所當然地成了我們最喜歡的人物之一。

有很多人抱怨趙云沒和超一流武將交手,殺的全是一些二流甚至三流武將,其實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趙云在長板身抱幼主7進7出,血染征袍,其實從側面已經表明趙云獨一無二,看一下三國第一勇將呂布,帶他女兒在曹軍中不敢沖突,而他的周圍還有高順張遼等猛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作者不寫趙云與其他虎將交手也正是出于這種考慮,假如寫趙云與許諸或者馬超交手幾百合不分勝負,這很大程度就降低了趙云的地位,如果是這樣的話,馬超許諸等照樣可以在百萬軍中往來沖突,就顯示不出趙云在三國武將的特定地位;如果寫趙云100合或者不到100合刺某某于馬下,這也是不可能的,那作者精心塑造的那些虎將完全失去了意義,更重要的是這樣明顯讓趙云凌駕于關羽張飛之上,有可能起不到預期的作用。所以救黃忠時讓張合徐晃逃跑是最好的表達方式,趙云在曹軍從圍中一槍刺他們于馬下?太夸張了也不符合實際,寫張合徐晃奮力死戰(zhàn)?張合一個人就可以死撐張飛50合不敗,加上徐晃那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大不用拿趙云嚇退張徐去降低徐晃的武力。至于漢中之戰(zhàn)徐晃不聽王平勸諫強渡漢水,這好象就沒有事實根據了,史實中只寫了趙云救出黃忠,沉著嚇退了曹操的先頭部隊,可沒有徐晃的記錄,更沒有渡水被擊敗的事情了,再說真正的趙云打仗能不能戰(zhàn)勝當時已身經百戰(zhàn)的徐晃?

徐晃河東楊人,為郡吏,從車騎將軍楊奉討賊有功,拜騎都尉,投降曹操后追隨曹操平定四方,智謀過人,戰(zhàn)功卓著,很快就成為曹操帳下名將。演義作者羅貫中在整個褒劉抑曹的思想下,對徐晃的描述除了那一次陪襯之外,對徐晃有作完整的表達是十分難得的。無論是在品德,智謀,情義,還是勇猛上羅貫中都有對徐晃的正面描寫,是三國演義里為數不多的人物之一。

徐晃的出場就很威風:奉回顧陣中曰“公明何在?”一將手持大斧,飛驟驊騮,只一合,斬催勇于馬下。滿寵招降他之前,寫他戰(zhàn)平虎癡,威風凜凜,曹操起了愛才之心;而滿寵到達楊奉帳時,晃正秉燭披甲而坐(委婉表明他勤奮好學,熟讀兵書;答應相叢曹操,與趙云類似,有良臣擇主而事之意,當叫他殺楊奉時的一翻話“以臣拭主,大不義也,此等之事,吾決不為”可以看出了他為人重情重義)一句“公之勇略,世所罕有”大約也表達了作者對他的評價。請注意是“勇略”,三國里徐晃用智的時候不少:李傕、郭汜之亂長安也,晃說奉,令與天子還洛陽,奉從其計。天子渡河至安邑,封晃都亭侯。及到洛陽,韓暹、董承日爭斗,晃說奉令歸太祖;奉欲從之,后悔。這可是一些戰(zhàn)略性的建議,表明了他高人一等的戰(zhàn)略眼光,他也看出跟隨楊奉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為,就建議投靠曹操,可惜楊奉并未聽從他的建議,后來在袁術手下不得重用,而他在曹操招降時毫不猶豫地投靠了心目中的明主。武將之中只有趙云有過類似的經歷和建議,這證明他有一定的政治能力。出征河北時,曹操攻鄴郡,破邯鄲,易陽令韓范偽以城降而拒守,曹操調徐晃進攻,他用攻心的策略,箭射招降書進城招降成功。當時曹操欲屠城,徐晃就進言曹操“二袁未破,諸城未下者傾耳而聽,今日滅易陽,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無定時也。愿公降易陽以示諸城,則莫不望風。太祖善之。潼關戰(zhàn)馬超時,曹操至潼關,恐不得渡,召問晃?;卧唬骸肮⒈诖耍\不復別守蒲阪,知其無謀也。今假臣精兵蒲渡坂津,為軍先置,以截其里,賊可擒也。太祖曰:“善?!笔够我圆津T四千人渡津。作塹柵未成,賊梁興夜將步騎五千余人攻晃,晃擊走之,太祖軍得渡。遂破超等。在陽平劉備遣陳式等十余營絕馬鳴閣道,晃別征破之,賊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聞,甚喜,假晃節(jié),令曰:此閣道,漢中之險要咽喉也。劉備欲斷絕外內,以取漢中,將軍一舉,克奪賊計,善之善者也。太祖遂自至陽平,引出漢中諸軍。隨后曹操調遣徐晃助曹仁征討關羽,屯兵于宛城。徐晃深通兵法,治軍嚴謹,智勇兼?zhèn)洌谌瞬艥鷿牟軤I中依然是出類拔萃的頂尖人物。

徐晃最閃光的一戰(zhàn),無疑是解樊城之危。

關羽擊敗于禁后,聲威大震,加上投降的七軍,估計荊州軍力大約有4到5萬左右,這無論對曹魏還是東吳都有足夠的威脅性,如果指揮得當,完全可以北征曹魏,固守荊州。諸葛亮的計劃就可以完成,但是他卻驕傲自得,強奪東吳軍糧,而后又不充分準備讓呂蒙襲了荊州。但是他的軍力強大是不爭的事實,曹仁只能固守,希望有援軍解圍,曹操幾欲遷都避其鋒芒。而徐晃當時屯于宛城,軍力不足,雖然曹操調了12營歸他調遣,也不過2萬余人,并且多為新兵,戰(zhàn)斗力不高。曹操都沒有料到他能解危,自己親統(tǒng)大軍在后,并調回了張遼等名將,說明了當時形勢關羽占有很大的優(yōu)勢,如果指揮得當還可以收復荊州??刹懿佘娺€未至,樊城之危就被徐晃解了?;螕P聲當攻圍頭屯,而密攻四冢。羽見四冢欲壞,自將步騎五千出戰(zhàn),晃擊之,退走,遂追陷與俱入圍,破之,或自投沔水死。這可是一場苦戰(zhàn),并不象演義里關羽受傷里他乘虛而入那么簡單,看看曹操的評價就知道了:“荊州兵圍嶄鹿角數重,徐公明深如其中,竟獲全功,孤用兵30余年,未嘗敢長驅竟如敵圍,公明真乃膽識兼優(yōu)者也”。演義里在對陣關羽時還有一大段對白,徐晃的話說得極為得當,先禮后兵而又公私分明;作者安排這段話既突出了關羽,也有對徐晃的點綴,那幾句話可不是誰誰誰便便就能說出來的,他包含了一個戎馬生涯的大將無限感觸。

俗話說物以類聚,徐晃與關羽是要好的朋友,關羽是演義里的最典型人物,從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對徐晃的認同。三國志里曹操如此評價:“賊圍塹鹿角十重,將軍致戰(zhàn)全勝,遂陷賊圍,多斬首虜。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也。且樊、襄陽之在圍,過于莒、即墨,將軍之功,逾孫武、穰苴。晃振旅還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會。太祖舉卮酒勸晃,且勞之曰:“全樊、襄陽,將軍之功也?!睍r諸軍皆集,太祖案行諸營,士卒咸離陳觀,而晃軍營整齊,將士駐陳不動。太祖嘆曰:“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這一仗讓曹操都如此嘆服,我們可以預見其過程的不易。關羽雖然指揮有誤,但他的布防幾乎是無懈可擊,軍中部將都如此自信:“兵塹鹿角數重,雖飛鳥亦不得入,何慮賊兵”??墒切旎螀s快速瓦解四冢,又擊敗關羽親率的救援步騎5000人,而后長驅直入,接連攻破營寨十余屯,打破了樊城的包圍圈,迫使關羽不得不退兵。

注意,他與關羽交戰(zhàn)后深入荊州兵的包圍之中,如果他敗了的話他不但解不了樊城之圍,他的生命還十分的危險,那是實實在在的“深入其中,竟獲全功”,這需要何等的勇氣,何等的膽識!之后曹操對徐晃大加贊賞:把他與孫武,穰苴,周亞夫等名將并論。當然曹操是在勝利之后言辭有點夸大,但這種贊美之辭出于曹操這位大軍事家之口已經足以表明徐晃的確是名副其實的良將。徐晃戰(zhàn)功無數,是曹操南征北戰(zhàn)的主力猛將,他無論是在漢中對峙劉備還是在助曹仁對付周瑜以及諸葛瑾都表現(xiàn)優(yōu)異,是曹營中也是三國里最為驍勇善戰(zhàn)的將領之一。

徐晃深得器重,功勞顯赫,然而他性格節(jié)儉謹慎,把為曹操效力作為自己的理想,常嘆曰:“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常以功自效,何用私譽為!”曹丕即王位,封晃為右將軍,進封逮鄉(xiāng)侯,及踐阼,進封楊侯,與夏侯尚討劉備于上庸,破之。以晃鎮(zhèn)陽平,徙封陽平侯。明帝即位,拒吳將諸葛瑾于襄陽。增邑二百,并前三千一百戶。病篤,遺令斂以時服。與演義不同的是徐晃后期鎮(zhèn)守陽平關對峙漢中的魏延,而后又拒東吳于襄陽,鎮(zhèn)守一方,是病逝而不是被孟達射死,作者出于情節(jié)的考慮,名將的死有一些他加上一些自己的安排,張遼,徐晃,張合,黃忠等都是如此,也許他認為將軍戰(zhàn)死沙場才是最好的歸屬吧?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